撰文@房小密
今年聽到最多的一句話就是,錢不好掙了。
后疫情時代,不管是打工的,請人打工的,還是給自己打工的,對于經濟大環境的變化,很多人都開始感到“切膚之痛”。
加上房地產市場低迷、股市動蕩、實體經濟飄搖、存款利率降低的“夾擊”,本以為投資已經是“夕陽”話題了,但最近接觸到一些喜好投資的圈子,發現并不是這樣。
恰恰是在這樣的背景下,對于擁有資產凈值的人群來說,手里的錢急需找到更好的“出路”。
我們也很久沒有站在投資的角度聊聊房地產,今天借著一位朋友關于買鋪的想法,重新談一談。
“投”等大事
還是選擇買商鋪?
在主流的投資方式里,相比股票、基金等,房地產擁有特殊的實體屬性,一直都很“吃香”。
但看看現在的房地產市場,再說投資,你是不是會打上大大的問號?
畢竟樓市都這樣了,還能指望一夜暴富?
當然不能。
但不代表房地產的投資屬性及投資需求完全消失,除了住宅以外,房地產還包括商鋪、公寓、寫字樓等商業產品。
住宅和商業,是不同的邏輯。
成為地產自媒體之前,我們在商業地產有過一些從業經歷,所以朋友偶爾有些關于商業投資的想法,依然會交流一些意見。
一位朋友提起有些“閑錢”,但不想放著,于是開始考慮起買商鋪。
原因很簡單,現在的經濟環境下,與其追求“暴富”,不如首選穩定。
從市中心到城東城西,從綜合體到社區,甚至是一些專業市場,轉了不少地方的鋪面,目前更意向城東,最好是現鋪。
澤森·壹品江山也是我們很熟悉的一個樓盤了,但它的商鋪,倒還是頭一回分析。
朋友給出的理由是,現鋪,不僅小區有居民,周邊也有學校,有單位,有寫字樓,人群穩定且有消費力。
那么基于他的考慮,我們來聊兩個問題:
現在投資還可以買鋪嗎?買什么樣的鋪?
房地產+投資
商鋪還行不行?
先說買鋪投資的可行性。
近年來賀州商業的選擇很多,幾個商業綜合體的開發,新建小區的底商,還有商業街、寫字樓等等,商業體量的增長速度不輸住宅。
但有一個明顯的趨勢,從以前的西約街、向陽路、靈峰南路,到現在幾個在建商業綜合體項目,商業重心一直在東移。
主要原因是,人口在遷移。
比如朋友意向的城東新區,近幾年樓盤接連交付,加上公園、學校等配套的不斷完善,區域的居住人口基數和密度都呈現持續上升的態勢,商業價值也隨之快速崛起。
現在逛一圈下來,幾乎沒有哪條街是空著的。尤其是入住率較高或者戶數較多的小區,店鋪甚至已經開得密密麻麻。
經驗業態上,以餐飲、小吃、商超、便利店、母嬰、美容美發、家電家居等為主。
尤其在“懶人經濟”的催化下,例如便利店、快遞驛站、小型特色餐飲等“小而美”“小而快”的剛需業態發展最快,哪里有交付入住,就開到哪里。
越來越多的網紅店、品牌店,也應勢選擇在城東開設新店、分店。
有人的地方,就有生意,就需要做生意的空間。
在這其中,無論是業主還是店主,往往更偏好于緊鄰居住區的臨街商鋪。
主要還是在于一個“穩”字。
從投資角度看,小區的臨街商鋪一般不會產生高回報,但因為貼近居住區,有著天然的固定客群,基礎的商業價值是“可數”的。
從經營角度看,“最后一公里”的優勢,是其難以被取代的核心競爭力,經過數輪電商浪潮的沖擊,小區臨街商鋪的“地位”得到了反復驗證。
一“鋪”致勝?
選擇比實力更重要
既然城東的商鋪仍具備一定的投資前景,那么下一個問題就是,買什么樣的鋪?
一鋪養三代,三代養一鋪,結果可以天差地別,關鍵就是這個“鋪”。
商鋪價值的高低,地段是基礎,人流是核心。
小區的臨街商鋪,人流量可以分為兩個梯隊:
第一梯隊來自小區自身的居民,小區的規模大小,住戶多少,有著重要的支撐作用,這是商鋪的基礎價值。
第二梯隊來自周邊約1.5公里的人群,小區所在的地段及未來的人口動向,在一定程度上決定著商鋪價值是否有更大的空間,這是潛在價值。
那么朋友看中的澤森·壹品江山如何?
澤森·壹品江山小區自身以及附近500米的成熟小區,初步估算,有著將近2000戶居民。
除此之外,小區周邊還有政企學校環繞。
東側是南苑路,與5A甲級寫字樓相鄰;
南側是太興街,正對賀州市幼兒園以及單位小區;
西側賀州大道,緊鄰八步區移動公司;
北側是小區主出入口,門口就是北部灣銀行和平安保險等企業機構。
比起一般單純的小區商鋪,這里的客群結構更多樣化、消費力更強、重復消費率更高,適合多種商業業態經營,顯然有著更多的潛在價值空間。
澤森·壹品江山還有一大優勢在于,它是現鋪,買了可以馬上裝修或出租,對于投資來說,可以減少資金占用成本,直接影響收益及周轉。
從銷售資料上看,澤森·壹品江山的商鋪總建筑面積約1.2萬㎡,與小區住戶數相比,體量適中。
鋪鋪臨街,地面停車位也比較充足,方便內外客流。
除了二層一間600多㎡的大開間鋪外,幾乎全是首層商鋪,不拖二樓甚至三樓出售。
通俗來說,花買瘦肉的錢,不搭肥肉賣。
商鋪建筑面積約28-84㎡,5.1米的層高,格局也比較方正明亮,可以靈活的容納多種業態。
比如餐飲小吃、便利店、美容美發等,喜歡租用這樣中小面積,有層高空間的小區臨街商鋪,也樂于成為第一批進駐者。
初步了解了一下周邊在營店鋪,目前租金水平約60元/㎡/月。
從客觀條件上看,面積段適中,層高有租金溢價能力,周邊租金水平與市場持平,沒有明顯的投資短板。
最后回到朋友關注的問題,的商鋪值不值得買?
還需考量以下幾個問題:
1、確定業態,尤其是對環境有特殊要求的業態,比如是否可做餐飲。
2、總價多少?全款還是貸款?
3、打算自用還是出租?
4、租多少錢?目的是保值還是賺錢?
給自己算好這筆賬,結論就不難得出。
最后說幾句:
關于買鋪,現在我們依然會肯定的給出答案,商鋪能買,但不能隨便買。
買鋪的門檻已經越來越高,不一定是資金的門檻,而是認知的門檻。
在現有的經濟環境及趨勢下,看看銀行存款利率,看看匯率,投資的目的依序應該是少貶值,到保值,最后才是升值。
買鋪作為一種投資渠道,仍是資產配置的一種重要手段。
當然,如何選鋪,那就需要考驗一個人的眼光和膽識了。
今天先這樣。
補充說明:1/本文為原創內容或原創編輯整理,歡迎轉發,但轉載須要申請;2/內容或觀點僅供參考和交流,不構成直接投資建議;若有意購買請自行了解項目,自行權衡利弊得失,簽署各類法律文件時仔細閱讀相關條款;3/任何投資行為均有不同程度風險性,投資需理性。4/若有疑問,歡迎添加微信HFWL_fangxiaomi跟房小密交流,或拉你進購房者交流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