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3年,30歲的陸小曼在徐志摩的墓前淚流滿面,一聲平靜的話突然響起:“天色已晚,陸小姐節哀。”回頭一看,她發現張幼儀和她的兒子阿歡正站在那里。
墓碑下葬的是陸小曼的丈夫徐志摩,也是張幼儀的前夫和阿歡的父親。
徐志摩,這位民國才子曾將陸小曼寵若珍寶。
陸小曼出生在一個富有的家庭,從小生活在無憂無慮的環境中,她對金錢幾乎沒有任何概念,隨心所欲地享受生活。
每個月她大約會揮霍500到600大洋,換算成現在的人民幣,大約相當于25000到30000元。
她的衣櫥里堆滿了奢華的服飾,她還經常舉行豪華的宴會,參與各種昂貴的休閑活動,這些都是她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徐志摩將她迎入家門后,為了滿足陸小曼,徐志摩不得不更加努力賺錢。
在上海,陸小曼住進了一幢三層洋房,而徐志摩因工作需要,經常往返于多地。擔心陸小曼生活無人照料,他便雇傭了幾位仆人。
據說陸小曼非常挑剔,一年內就換了18位傭人。此外,她還擁有私人司機和家庭醫生,還租了一輛汽車。
為了維持這種高成本的生活方式,徐志摩在五所大學執教,并且還要管理副業,包括寫稿、開書店、買賣古董和從事房地產中介工作。
即使身心俱疲,徐志摩也總是盡全力滿足陸小曼的需求,不論多忙,總會為她購買最新款的鞋子。
后來陸小曼的大煙嗜好和不檢點行為,引起了許多流言蜚語,但徐志摩仍然力挺她的清白。
然而在1931年11月的一天,為了省錢徐志摩登上了免費的郵政貨運飛機,前往北京。途中飛機在濟南撞擊山峰,機毀人亡,徐志摩也在這次事故中不幸遇難。
然而,更令人想不到的是,陸小曼收到丈夫去世的消息后,拒絕收尸,直接把送信人趕走。后面是徐志摩的前妻張幼儀和兒子去領回操辦喪事。
而在徐志摩死后,陸小曼痛不欲生,幡然醒悟,卻已經無法挽回。
兩年后陸小曼在徐志摩的墓前,她痛苦地呼喊:“你為什么這么溺愛我,不像我父親那樣給我一個教訓?”她不甘心,可一切都無濟于事。
恰巧張幼儀帶著兒子阿歡來到徐志摩的墳前,不料遇見了正沉浸在哀傷中的陸小曼。張幼儀見狀,不禁輕聲提醒她。
陸小曼見張幼儀,努力站起身。接著,她從衣服里拿出一支金色鋼筆,遞給阿歡說道:“這是你父親極其珍愛的物件,他曾用它書寫許多美麗的詩句和文章。
我一直小心地保管著它,原本打算作為永久的紀念,現在,這支筆歸給你,一定要好好珍惜。”
這一天,陸小曼還帶來了新修訂的《志摩全集》,這是她對徐志摩的思念和追悔。
在徐志摩去世后,她開始努力整理他的遺稿,以往這是她從未有過的行為。
張幼儀也曾受到徐志摩的傷害,卻仍然保持著對他的尊重。
張幼儀此時看著她心軟,提出讓陸小曼回家,但陸小曼拒絕了。對著徐志摩老家方向磕頭致敬,然后轉身離開。
陸小曼的行為,雖然晚了,但這是她對過去任性的一種補償。
徐志摩去世后,陸小曼一直受到徐家的供養,這是徐家對她的寬容。
張幼儀接替了這個責任,直到她離開大陸。
這種寬容和責任感,是陸小曼從未真正意識到的。
陸小曼的是被寵愛著,卻未能珍惜。當她終于意識到自己的錯誤,但為時已晚。
在徐志摩的墓前的那一刻,陸小曼的痛苦和張幼儀的寬容形成了鮮明對比。
對此您怎么看?歡迎關注+評論區留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