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2023年結束已不到五十天,從秦淮區前三季度的各領域表現折射出這座中心城區的活力與韌勁:共計落地項目253個,完成1.8萬平方米載體入駐,已對接新興產業優質項目40余個,接待客商100余批。
作為南京的主城區之一,秦淮區是南京城市形象的窗口,也是城市文旅發展的代表性區域。文旅復蘇恰恰能夠折射經濟的澎湃動能,“特而精 最南京”的秦淮經歷了文旅市場“井噴式”增長,如何盤活“存量”、尋求“增量”,顯然,秦淮區已經找到了路徑。
發力招商 勢頭強勁
11月13日,南京召開了經濟形勢分析調度會議。市長陳之常在會上強調,要加大招商推介力度,加快突破大體量招商項目。
距年終不到五十天,一年的經濟工作進入收官沖刺階段。從成果來看,今年前三季度,秦淮區共計落地項目253個,完成1.8萬平方米載體入駐,已對接新興產業優質項目40余個,接待客商100余批。
“秦淮區因水而名、因水而興,擁有‘最文化’的資源、‘最南京’的名片、‘最創意’的地標、‘最傳統’的技藝,產業升級與城市更新共生共榮,”區長李江新曾在7月的秦淮區文旅產業上海招商推介會上向企業家們發出誠摯邀請,期望各位嘉賓選擇秦淮、融入秦淮,做秦淮發展的“最佳合伙人”。
今年年初,秦淮區定下了全年目標:2023年確保完成實際投資總額120億元,簽約項目投資總額580億元,引進總投資額億元以上項目80個,50億級以上項目1個。
馬不停蹄,爭分奪秒,可以用來形容秦淮的招商推介速度。今年2月,秦淮區將推介會開到了香江邊;6月,秦淮又赴歐洲招商;11月進博會期間,秦淮又在現場推介了全區建設服務業擴大開放創新示范區方案,聚焦“國際消費”“科技創新”“現代金融”“數字經濟”等9個擴大開放重點領域和4大重點板塊拓展貿易投資新空間,強化國際化服務水平。
從香江之濱到黃埔江畔,隨著秦淮在服務能級上的不斷提升,越來越多國際知名企業選擇落子秦淮。今年初春,世界500強企業希爾頓大中華區財務共享中心項目落戶秦淮,攜手續寫“秦淮故事”。作為希爾頓集團在華投資的又一重要獨立核算子公司,財務共享中心未來將通過數字化賦能大中華區所有希爾頓門店,并可能逐步覆蓋日本及澳洲等亞太區酒店。
美團區域總部項目落地是秦淮區今年招引精準發力的又一縮影,三年的時間,跨越1300公里,秦淮區通過“走出去”叩門招商,高效對接落地,也為區域經濟發展注入了活力。
值得注意的是,在最新發布的“五拼五比曬五榜”前三季度榜單中,秦淮區上榜兩個榜單,分別為拼經濟比貢獻“爭先榜”和拼項目比進度“龍虎榜”。
金秋九月,招商盛會在秦淮精彩上演。金洽會期間,秦淮區共簽約了45個項目,投資總額共計246.6億元。南部新城項目、研發總部項目、文旅總部項目、區域總部項目、商務商貿項目、載體平臺項目等 6 批次企業完成簽約。南部新城 2023G41 項目,新東方文旅區域總部項目,怡亞通江蘇總部項目,皮爺咖啡江蘇總部項目,鳳凰臺、門西數字生活街區項目等一批優質項目落戶秦淮,助力區域產業升級。
“十里秦淮”有多火
今年以來,隨著“總要來一趟南京吧”話題熱度居高不下,國內外游客紛至沓來,人潮帶動了旅游市場的復蘇,也令南京在“流量”的加持下拼出更大“留量”。前三季度南京共接待游客1.46億人次,同比增長72.6%,比2019年增長48%;實現旅游總收入近2600億元,同比增長63.5%,比2019年增長34.1%。
文旅復蘇恰恰能夠折射經濟的澎湃動能。說到文旅,“特而精,最南京”的秦淮更是很多人心中不容錯過的存在。今年中秋國慶“超級黃金周”,秦淮文旅火爆出圈,文旅數據更是捷報頻傳。
厚重的歷史積淀和人文底蘊推動秦淮區不斷發揮“金字招牌”的帶動作用,一個個文化消費新地標的誕生見證著經濟效益的不斷攀升。
轄區內包含夫子廟、大報恩寺、朝天宮、老門東在內的六大景區,光是中秋國慶雙節,游客接待量達372.86萬人,同比增長100.46%,營業收入5722.41萬元,同比增長131.64%。其中,夫子廟-秦淮風光帶景區客流量位居全國第二、全省第一。游客總體滿意率超過92%。
“槳聲燈影里的秦淮河”,秦淮區歷史文化特色資源集聚。秦淮正在尋求文化“變現”,激發文旅消費的活力與潛能。
今年3月,秦淮特色文化產業園榮獲“國家級文化產業示范園區”,以此為新起點,秦淮提出,要發揮“金字招牌”的帶動作用,培育引進一批高潛力、高價值的文化企業。
近年來,秦淮區不斷加大對文旅產業的投資力度,積極打造古城風貌,推進文化旅游與商業街區融合與拓展,發展國際文化體育旅游、會展旅游、特色購物、住宿、餐飲、演藝等新業態。
“吃住行游購娛”,消費者越來越愿意為高品質的“體驗型產品”買單。商旅文深度融合的當下,無論小狀元文創、夜泊秦淮文化主題酒店“新銳網紅”的強勢出圈,還是心印中華門、《金陵·王府往事》沉浸式演出點亮金陵夜經濟,帶來的“流量”都是秦淮不斷探索引領消費新風尚的最好注腳。
各類文旅新業態迭代升級,秦淮立足“特而精”“最南京”的定位,做有溫度的城市更新,在城市更新中留住文化記憶,現有3個國家級、7個省級、10個市級更新項目試點,數量位居全市第一。
當到夫子廟、老門東的游客開始用鏡頭捕捉小西湖、三七八巷的十二時辰,去總統府的同時順路去科巷找尋煙火氣,從CityWalk頻繁出圈重新審視街區價值,城市更新無疑是繞不開的話題。
街區是城市的血脈,通過對這些街區的改造,城市能夠重新煥發生機,亦能賦能文旅市場。大板巷作為老城有機更新的代表,已經成為了新消費空間或藝展空間,集戲曲表演、大師工作室、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老字號”品牌、特色餐飲、文創零售于一體。如今,這一老街區更是收獲了新流量。
今年,南京以城市魅力成為旅游熱點。秦淮區通過“招大引強”、促進文旅產業提質增效、文旅業態強鏈補鏈,進一步用好轄區資源。2023年即將迎來收官之戰,相信“特而精 最南京”的秦淮會在這最后一考中交上滿意答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