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人體育競技綜藝在今年的存在感很強。
上半年時,有《體能之巔》和《海妖的呼喚》率先在國內社交媒體上引起熱議。下半年時,芒果、騰訊和愛奇藝等流媒體平臺,也相繼推出了《哎呀!好身材》、《我可以47》和《勢不可擋》等同類型綜藝。
《體能之巔》
看起來,有不少觀眾愿意在今年,代入末日背景下身體競技設定的想象,而且樂此不疲。
本期播客從素人體能競技綜藝熱潮說起,以兩位女性的健身經驗為基礎,我們嘗試從女性視角討論這些問題:當一個女性決定走進健身房,這通常意味著什么?運動會如何改變女性和自己身體的關系?女性如何從功能性的角度認識自己的身體?這些想法又會如何影響我們的日常生活?
(以下為播客內容部分文字節選,完整版內容請移步相關平臺收聽,或點擊文末鏈接跳轉)
雅婷:我有簡單想過為什么今年關于素人體能競技綜藝這么火的問題,學者汪民安在《身體、空間與后現代性》書里,提到過傳染病隔離對身體感受的影響對我很有啟發,大意是在傳染病的危機中,人會從日常生活的軌道中被甩出,相比溫暖夢幻的神話,家庭空間變成了身體保護墻,階級差異、貧富差異、文化差異、全力差異會讓位于身體差異,人的身體也只會被分成兩種,攜帶病毒的身體和沒攜帶病毒的身體。
無論主動還是被動,我的身體在這幾年變成一個特別前置的存在,原來身體在場是這么一件完全不可被別的事取代的事情。今年年初時,受《體能之巔》這樣節目的影響,以及我個人想改善精神狀態和減肥的需求,我接觸到了一個叫CrossFit的運動項目。當我有了一個(相對)長期的運動習慣后,我從個人經驗再回頭看,會發現我對(女性)運動和身體的很多看法都改變了。
《體能之巔》
雨珂:可能不是所有朋友都知道CrossFit,簡單一點說這個運動項目的話,它就是一個綜合體能訓練,相比更大維度的肌肉,它更注重身體狀態和運動表現,舉重、體操和心肺運動項目都會涉及,內容都比較豐富。和其他傳統健身相比,CrossFit不要求你某個動作重復做很多組,你需要不停變換動作,運動的時候既要動身體也要動腦子。另一個不同是,這個運動可能會比較注重社群性。
《麥克法蘭》
雅婷:我開始運動后,會發現自己的精神狀態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堅持到現在也會覺得運動健身和我初有的既定印象很不相同。我和身邊很多朋友分享自己運動經歷時,也有人會覺得驚訝,因為我以前看起來完全不“像”是會熱愛運動的人。
我經常說自己是“小鎮做題家”,是那種典型的喜歡讀“閑”書的文科女,內向又敏感。體育運動在我很長的生命經驗里主要就是為了考試,而且體育成績一直也不好。我也會學習騎車和游泳,但主要是為了“豐富”課余生活,并沒有很具體的運動鍛煉目標,運動或者體育這個事,帶給我的負面或者受挫體驗偏多。
《海妖的呼喚》
長大后會關注身材開始去健身房,但都會有很明確的減脂需求,進去主要就是覺得自己太胖了,因為過于關注那個結果,無氧有氧都好痛苦,體重數字沒有變化的時候又更痛苦。可當我不沒有減脂需求后我好像也沒有了目標和方向,接觸更多的是商業健身房的團課,好像就是為了出出汗熱鬧一下,很長一段時間都沒有找到持續運動的快樂。再加上自己也受到社交媒體和營銷話術的影響,會忍不住去想如果我不是為了追求“完美身材”,不是為了瘦,為了有所謂蜜桃臀和筷子腿,我為什么要進健身房呢?
雨珂:其實我也是!只是小時候我當過體育科代表,主要是體現在運動會的時候會積極一點,學習任務越重,體育越只能起到調劑作用。直到上大學后,因為身邊女孩開始關注身材,我才會覺得需要去接觸運動,但我也有你說的那種不想運動還是要逼自己去運動的過程。
現在很多健身房的商業營銷就是這樣,可能出發點是好的吧,就是希望大家動起來,但宣傳方式就來源于對女性身材很一致,甚至是很苛求的標準,海報上也都是“S型的曲線”和很瘦長的腿,來吸引眼球,要你把這一套標準內化成自己的運動動力。
《性別之戰》
自己反思起來也會覺得特別奇怪,因為這一套的出發點在于要否定自己的負面情緒。好像就是你要先否認自己不好,為了更好的自己,你才要去做一些運動,但并不是說你現在不好才可以去運動的。我也追求過特別瘦的身材,靠頻繁去運動健身和控制飲食達到了很瘦的狀態,但我和那些纖細漂亮女孩還是不一樣,我那時候就意識到我本來就和她們不一樣,我為什么非要朝著他們的標準來練我自己?
《奈德》
雅婷:和社會文化、性教育還有主流審美標準都有關系,我感覺自己從青春期開始想“我是不是太胖了”之后,我和自己的身體關系就一直很緊張。我能感到我不夠喜歡自己,不夠接納自己的身體,但我會覺得這是應該的。因為我照鏡子,就是會潛意識否定自己,總覺得如果我不長這樣,我的臉小了,腰和腿細了,我就會喜歡自己了,但根本不是這樣的。
我因為看到《海妖的呼喚》,或者像你們“練”得好的女孩,我又深刻意識到這個事情。這本來是很直觀的——如果你上肢力量好能拉引體向上,你的胳膊和背就不會很瘦弱的,你想拉起更大的重量,你的腿就是不應該細的,你想核心好,能走得穩路能在對抗中站穩,你的腰也不會細的。
當我從身體的功能性出發看待自己后,我和身體的關系就再也不會回到之前那種緊張了,而且我剛意識到這個的時候我甚至很想哭,因為我感到我一直是在用很惡意的標準和眼光對待自己,社會文化也不應該把女孩弱柳扶風,瘦弱和單薄當成對女孩的褒獎。
雨珂:纖細柔美的標準不一定適合每一個人,而且你身體的變化,真的會受到飲食生活各個方面的影響。你還是要找到讓自己快樂的方式,全方面認可和了解自己,你的很多行為其實是因為你身體需要,你想多吃一點多睡一會都很正常,不要因為不了解就產生否定自己的罪惡感。
其實像我媽媽也會開玩笑說,我因為這一身腱子肉就不會有男生敢接近我了,但我也覺得不是所有男生都只喜歡一種類型吧。我也特別討厭別人用他的標準來要求我,來PUA我,我又PUA自己。但我最近發現是沒有人能PUA得動我了,因為我完全了解控制自己身體體型的過程了。
《飛鷹艾迪》
雅婷:在看完那么多針對女性的社會暴力新聞后,我現在覺得,“因為你不夠柔弱,所以不想接近你”這種表達,其實也是一種祝福了。為什么會認為女生“柔弱”才好接近?有這種想法的人想干什么?又在自卑什么?(笑)
堅持運動后我發現自己對日常生活也更有控制感,生活態度也更積極了,我在想運動會帶給你特別具體的感受。這幾年很多年輕人的經驗可能是受挫的,或者未來不明朗,充滿不確定性的。但運動會給你制造具體的目標,而且還有教練夸你做得不錯,給你進步的方向感。你也能通過現實自己的小目標,建立對長期主義的信任,認識到其實失敗也是很有意義的,有這樣的感受以后,真的會特別大緩解我在這兩年感受到的焦慮。
在運動的過程里,你也會認識自己,了解自己肩、后背或者髖在哪,它們會給你什么程度的支撐,讓你學會信任自己的身體。這樣一來,我發現自己精神內耗真的小了好多,很多事情行不行的,我先試了才知道,“行就是行,不行就算了,沒準下一把又行了”,這是今年來身體和我說的最多的話。
《海妖的呼喚》
雨珂:對,運動會讓每一次失敗都有意義。你嘗試新的重量和新的動作,當下可能會失敗,可能會沒有昨天做得好,可無論如何你的目標就在那里,你只要動起來了,時間會讓它變成一個螺旋上升的事情。有個理論是,人都有安全區、學習去和恐慌區。CrossFit就是這樣,你沒接觸的時候你會覺得強度好大,是不是在自己的恐慌區,但你實際上還是能完成的對不對,有的時候你去做了,你才會發現那不是我的恐慌區,是我的學習區。
《我,花樣女王》
本期主播:雅婷
本期嘉賓:雨珂
ShowNotes :
00:10錄制背景:受今年《體能之巔》和《海妖的呼喚》等節目啟發,再加上我個人對改善精神狀態和減肥的需求,我從四月份起接觸到了CrossFit的運動項目,長期運動到現在,我發現自己對女性運動和身體的關系完全變了。
04:20雨珂是我在運動時認識的,練得特別好的女孩,只是看她訓練,我好像也受到了很大的鼓舞。
06:00簡單介紹一下CrossFit
10:27雅婷是一個很典型的小鎮文科女,從小到大體育活動都是考試或者調節心情,很少在運動里收獲積極經驗。
14:00長大后的問題是,如果不是為了變瘦,變“漂亮”,變得擁有“完美身材”,我為什么要進健身房呢?
15:30商業健身房和社交媒體上很多針對女性運動的宣傳話術,都是希望女性先否定自己,要去做“更好”的自己。但為什么一定要因為自己“不好”才去運動呢?
19:30運動也改善了雨珂的精神狀態,人生就是個“耗散”的過程,你越往后走越需要能給自己積累能量的來源。
21:35不再強求自己一定要有特別細的胳膊和腿,因為真的沒什么“用”。
23:00從青春期開始就不喜歡自己的身體,從身體的功能性看待自己后,就和自己和解了。
28:00很多針對女孩的無意識審美標準,其實是有很大的惡意的。
30:00通過運動和飲食更了解自己以后,其實也會更認可自己,很少產生否認自己的罪惡感了。
35:00“因為你很強健,所以才不敢接近你”其實也像是一種祝福。
39:40控制糖分攝入,就會瘦得很快。但甜品和高糖零食的營銷話術會和女性需求直接掛鉤。
43:44和當下這個快節奏講效率的社會不同,運動會制造具體的目標和自己對長期主義的信心。
片尾音樂:I Got You- Bebe Rexha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