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以沖突發生以來,一直有一種觀點,那就是巴以之間是文明與野蠻的對抗。
當然這個文明指向的是以色列,至于巴勒斯坦人或者巴勒斯坦哈馬斯,那就是一群野蠻人。
把巴以雙方劃拉到極端對立的兩邊,這當然得有一個標準才行。
在做這種劃分的人眼里,所謂文明人,行為上必須是溫文爾雅、溫和友善的,思想上必須是積極進取、勇于開拓的。
野蠻人嘛,那就是好逸惡勞、蠻不講理。不思進取、自甘墮落。
這么個標準顯然就比較虛,落實到實際衡量中,往往都奔著肉眼可見的主觀判斷,具體說就是誰的生活水平高、言談舉止聽著更順耳,誰就是文明人。那么由這群人組成的國家,那就是文明國家。
反之,破衣爛衫,粗喉嚨大嗓門,生活水平低下,往往被視為野蠻人。由這些人組成的國家,只能是野蠻國家。
其實以財富多寡和經濟發展水平衡量一個人或一個國家是否文明也并非毫無道理。畢竟勤勞且有思想內涵的人或者國家想富起來不難,要一直窮下去那得有多逆天。
不過這種衡量標準存在一個重大問題,那就是影響財富和經濟發展水平的因素太多。
比如中東一系列產油國,基于天然的地理條件和資源優勢,讓這些飄在油田上的國家擁有數不盡的財富,經濟發展水平看上去也相當不錯。但又有多少人認為他們是文明國家呢,“豪”前面加“土”,至少在咱們這兒不會把這種人當成如假包換的文明人。
至于咱們,不提更久遠的歷史,畢竟那時候還沒有什么全球化的概念,至少從近代以來,在西方人眼里,咱們是被劃到野蠻人那撥的。是咱們不夠勤勞還是思想文化落后?顯然都不是,而是更早進入工業化的富裕的西方以他的標準來衡量積貧積弱的咱們。用歧視性眼光和歧視性行為刻意貶低咱們的結果。
從傅滿洲到瞇瞇眼,充滿了丑陋邪惡野蠻的元素。即使如今咱們有排名第二的經濟體量,在西方標準下,咱們與文明國家不但不沾邊,還忍不住要將咱們記到他那邪惡國家的名單里。
由這兒再看所謂的文明與野蠻,那就是西方標準和話語權體系下的產物。中東“土豪”們富有,他們就搬出思想文化,現代科技做尺子。咱們勤勞了,致富了,文化也源遠流長,他們就以咱們搶了他們的飯碗為借口,時不時找茬給咱們安上個小偷的標簽。
確實,在他們的視角里,作為強盜的他們,曾經做和正在做的事兒那就高端多了,畢竟強盜更善于殺人滅口,沒有了受害者,踩著別人的尸體,自己的形象怎么能不高大。
回到巴以沖突,以色列又干了一件看似很文明的事兒,那就是同意停火4天和哈馬斯交換人質。
你看這多文明,而且第一天以色列換回的有不少是非以色列國籍的人質。這多么具有國際主義精神。
但有些人好像都忘了,就在不久前,聯合國還降了次半旗,事由是以色列在巴以沖突中炸死了上百名聯合國工作人員。至于在這次沖突中被以軍炮火殺死的一萬多巴勒斯坦人,是連旗子都沒地方升的,又有誰會為他們降。
貧窮并不是巴勒斯坦人的原罪,也不是將他們視為野蠻人的理由。作為曾經燦爛過的阿拉伯文明的一部分,在現代文明這件事兒上確實是掉隊了,但西方沒有人給他們機會。
有人說二戰后的國際援助,巴勒斯坦人是得到的最多的,他們至今還如此落后,那是他們活該。
得承認這有巴勒斯坦人自己的問題,但即使巴勒斯坦得到的國際援助最多這事兒是真的,是不是也要問一下西方通過所謂的援助從巴勒斯坦甚至整個中東拿走了多少東西?他們的援助又包不包括他們所壟斷的知識和技術?
作為一場秀,西方只會告訴外界我們給了巴勒斯坦多少東西,但從來不會讓外界知道他們劫掠了什么。做完秀,他們就會拉上幕布,明目張膽地繼續搶。
這不昨天以色列國防軍發言人哈加里就表示,交換人質期間以軍只是暫停軍事行動。但之后不會停止對哈馬斯的軍事打擊,直到把哈馬斯徹底消滅,確保哈馬斯或者其他巴勒斯坦武裝沒有能力發動對以色列的襲擊。而且以軍行動針對的是哈馬斯而不是加沙地帶平民。
后面補充的這點就有意思了,不是針對加沙地帶平民?以色列自己都表示無法分辨誰是平民誰是哈馬斯,又怎么保證能不針對平民呢!以此來標榜自己很文明,這恐怕除了糊弄鬼,連以色列自己都不相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