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小編的朋友CC很沮喪地向我吐槽:今年的秋招太難了,好多企業都卡第一學歷,原以為考研之后會更好找工作,結果求職時因為本科雙非被拒。
本碩都比較好的同學已經碩果累累了,而自己現在手上還是0 offer,馬上就十二月了,現在變得越來越焦慮。
CC說:以前想著自己的本科不好,想通過考研上岸支撐起自己的大廠夢,結果現在還是找不到心儀的工作,第一學歷不好,就要一直因此碰壁嗎?
# 一、學歷不好,是繞不過的彎嗎?
前段時間,一則#985名校碩士因本科普通被多家企業婉拒#的話題沖上熱搜,該求職者不禁感慨“我的自尊心被按在地上摩擦,第一學歷似乎成了我的污點”。
不少網友紛紛表示“第一學歷含金量更高”,更有多位求職者吐槽“第一學歷不好就像坐了牢”。
教育部在答復網友相關留言時稱:學歷是指人們在教育機構中接受科學文化教育和技能訓練的學習經歷,國家教育行政部門相關政策及文件中并沒有使用“第一學歷”這個概念。
對用人單位而言,“第一學歷”指的是高考畢業后接受的第一份高等教育學歷,這個學歷可能是??苹虮究?、全日制或非全日制、985、211高?;蚱胀ū究圃盒?。
對于初入職場的應屆生來說,因為不好評估職場經驗的綜合素質,用人單位以“第一學歷”選人,是為了提升招聘效率。
企業招聘時間有限,面試的簡歷很多,但是不能挨個面試,最簡單的方式就是設置學歷門檻。
這樣的篩選形式,并不是代表學歷最重要,而是一種更易于篩選的方式,在后續的面試中,還會再通過其他形式進行篩選和考察。
# 二、學歷是門檻,能力才是通行證
進入職場,好的“第一學歷”肯定是加分項,但并不是必要條件,招聘最為看重的是人崗匹配,能力才是職場的通行證。
做HR的朋友說:對于目前處于買方市場的環境來說,企業收到的簡歷越多,為了優中選優,確實會看第一學歷。但是第一學歷并不是招人的“黃金法則”,人崗匹配才最為重要。
對于沒有工作經驗的應屆畢業生來說,如果實習較多,擁有幾段較好的實習經歷,也是作為簡歷篩選的重要考量因素。
對于有工作經驗的職場人來說,在次求職時,企業更看重的是你的工作經歷、工作成果以及業績。
通過幾年的工作歷練,掌握豐富的工作經驗,再加上自身的快速學習、持續學習能力,學歷將不再成為人才選拔中的重點考察項。
# 三、轉換求職思維,擺脫求職困境
面臨求職過程中“第一學歷”成為評判標準的困境,在無法改變客觀事實的情況下,我們不妨轉換自己的求職思路,選擇更多元的方式求職。
在求職的過程中,不要僅僅局限于一種求職方式,可以采用線下招聘會+線上招聘會組合的方式進行求職,同時也可以關注行業動態,更好地了解職業發展趨勢。
此外,可以綜合自己的興趣愛好和市場需求、發展前景,拓寬自己的職業選擇,選擇自己喜歡的發展渠道。
求職本身也是雙向選擇的過程,對于部分人才評價體系單一、人才包容性差的企業,即使入職了,也可能出現文化不適配的情況,可能不利于后期的職業發展。
在求職過程中,拓寬信息收集渠道、明確個人職業規劃、塑造個人簡歷優勢、培養職場思維習慣,可以讓我們在職場中取得更好地發展。
在職場中,學歷是敲門磚,但是能力才是決定你的職場天花板的因素。不斷提升自己的能力,養成良好的思維習慣、拓寬自己的眼界,才是職業發展的最佳方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