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考熱連年升溫,大學生就業,人們篤信,宇宙的盡頭是編制。現在,只要談起大學生就業,人們首先要說考公務員。在人們的心目中,沒當公務員的大學畢業生,就是因為沒考到公務員。
公務員成為大學生向往的目標,以至于今年的國考,報名人數突破300萬人,平均一個崗位有77人競爭。考公務員競爭激烈,考上者彈冠相慶,似乎將來的人生,就是前程錦繡。
考上公務員,是否就意味著奔上一條榮華富貴的康莊大道,難說。很多人,喜歡將考公務員與古代的科舉考試相提并論。需要注意的是,古代的科舉考試,真正是考官。但是,古代的官衙里,還有另外一個龐大而被人忽略的群體,就是吏。官與吏,身份地位相差懸殊。
古代的小吏,是不通過科舉考試來選拔的。官衙小吏,小說里的典型,就是宋江。宋江在上梁山造反前,就是一個小吏,宋江自己認為很風光嗎?顯然不是。小吏的現實群體,就是始于明盛于清的紹興師爺。紹興師爺,雖然也是一個謀生的飯碗,但是,師爺是不是一個很榮耀的職業?顯然不是。
現在,考上公務員,是不是就意味著踏上仕途?不好說。因為,現在的公務員體系中,是官吏不分,統稱為公務員。當然,考上公務員,有一部分人可以仕途通暢,以后一路高升。但是,對于大部分人來說,考上公務員,以后終其一生,都是充當古代吏的角色。因此,考上公務員之后,以后的人生發展是,有緣則為官,無緣則為吏。
考上公務員,為官為吏,還在兩可之間,又豈可輕言踏上仕途?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