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會預告
Reading Club Preview
版本信息
- 英文版
費孝通先生于1936年赴英,入倫敦經濟政治學院學習社會人類學,1938年獲博士學位。本書是費先生的博士論文,他依據在江蘇省吳江縣開弦弓村(今屬蘇州市吳江區七都鎮)的實地調查撰寫而成,系統研究了中國農民的消費、生產、分配和交易體系。
1939年,由作者的導師“民族志之父”馬林諾夫斯基(Bronislaw Kaspar Malinowski)作序,英國倫敦勞特利奇出版社(Routledge & Kegan Paul, London)首次公開出版該書,書名為Peasant Life in China,并于1962年、1980年發行再版。
此外,本書在世界人類學領域與田野調查研究中具有重要地位,因此還存有其他出版社依據1939年原稿內容進行再版的諸多版本,內容基本一致,故不再贅述。
- 中文版
本書于80 年代始有中譯本,但由于作者事務繁忙,不能親筆撰稿,故委托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學研究所戴可景代為翻譯。中文初版由江蘇人民出版社于1986年發行,譯名沿用原書扉頁《江村經濟》中文書名,并在1939 年英文版本基礎上有所增補,將作者此后數次回訪江村調查所撰《重訪江村》及《三訪江村》兩篇文章附于原稿之后。商務印書館于2001年以1986年江蘇人民出版社版本為基礎再版(本次讀書會閱讀版本即為該版)。
作者簡介:
費孝通(1910年11月2日—2005年4月24日)。我國著名社會學家、人類學家、民族學家、社會活動家。所著《江村經濟》,被馬林諾夫斯基譽為是“人類學實地調查和理論工作發展中的一個里程碑”。從江村調查開始,費先生著眼于農村發展研究,將實現“志在富民”作為自己一生追求的目標。其著作包括《生育制度》、《鄉土中國》以及與吳晗、胡慶鈞等人合著的《皇權與紳權》等。晚年在學術工作的總結中提出并闡述了“文化自覺”的重大命題,被譽為中國社會學和人類學的奠基人之一。
時 間:
2023年12月7日(周四)19:30-22:00
騰訊會議ID:610 374 127
主持人:
林立強(福建師范大學社會歷史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討論主題:
企業史研究方法論之“人類學”
與談人(按姓氏筆畫排列):
史 駿(攀枝花市委黨校)
吳 軒(中央財經大學)
張玉蓮(井岡山大學)
張靜宜(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
鄭 超(遼寧省委黨校)
郭愛民(南京師范大學)
曹 寧(福建師范大學)
程 誠(南京大學)
常駐嘉賓:
高超群(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
蘭日旭(中央財經大學經濟學院經濟史學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導師)
李 玉(南京大學新中國史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中國經濟史研究》編輯部
福建師范大學社會歷史學院
中央財經大學經濟學院經濟史學系
南京大學新中國史研究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