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東阿,你會想到什么?
阿膠、喜鵲、雜技......因此,東阿也被稱為中國阿膠之鄉、中國喜鵲之鄉、中國雜技藝術之鄉......一方水土養育一方人,除了這些,東阿縣在2015年被評為國家園林縣城。
循著東阿王曹植的名篇《洛神賦》神話傳說般的美麗故事,帶領學生來到這段微視頻的取景地:東阿洛神湖。一段視頻,一個家鄉故事,讓學生在身臨其境中感悟園林的美好......
園林,集中華哲學、歷史、人文習俗于一體的古建筑形式,“雖由人作,宛自天開”,庭下芝蘭秀,壺中日月長。園林在中國人心中,是看得見的“桃花源”。那我們身邊的桃花源在哪里?
| 東阿洛神湖景色
教師是學校課程的直接執行者,在美術課程開發全過程發揮著關鍵作用,是課程開發質量的重要保障。本次課程以京杭大運河畔最富有詩意的園林古城——蘇州,走進有園林之母之稱的“蘇州拙政園”,欣賞園林的美景,感悟中國古典園林造園藝術的神奇。
蘇州園林獨一無二的氛圍感是一種獨特的存在,但由于蘇州園林離學生比較遙遠,從學生的角度對于園林的認知僅僅來源于初三語文葉圣陶先生的《蘇州園林》,而且時間間隔較長,學生記憶模糊。一片園林便是一段歷史,以山水寄情懷,以花木托本心,美術組便結構資源為學生營造一個充滿園林氛圍的教室,蘇州園林那返璞歸真的詩意環境是教室的那一方美好天地,讓學生放松下來,在這樣的氛圍里去感受園林文化意境之美,身先進,話未言,情已到。
2023
活動一:
造園要素
拙政園不僅屬于蘇州四大名園,也是全國四大名園之一,有“天下園林之母”的美譽,25年前就已經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 拙政園俯瞰圖
中國古典園林的造園材料不外乎"山、水、建筑、植物",形成了中國古典園林本于自然、高于自然,建筑美與自然美相融糅的造園特色。人類自古喜歡擇水而居,宋代郭熙也說:“山以水為血脈。”水賦園林于生機。中西方園林由于造園理念的不同,西方美學中認為自然美是有缺陷的,強調對自然的改造,突出人工之美。而中國的園林注重道法自然,達到的是“雖有人作、宛自天開”的境界。
拙政園的面積是有限的,但是它布局合理,鋪排得當,葉圣陶先生也在其《蘇州園林》中提到:在各個蘇州園林的不同之中,似乎設計者和匠師們一致追求的是:務必使游覽者站在哪個點上,眼前總是一幅完美的圖畫,想要達到這樣的效果,造園者在其中隱藏了很多精巧設計。
課程涵養人生
教育向美而行
NANHU
2023
活動二:
造園技巧
園林常見的有亭、榭、廊、閣、軒、樓、臺、舫、廳堂等建筑物。主要起到園林里造景,觀景和休息的場所。
石頭是中國古典園林中最基本的造園要素之一,它既是古典園林的工程建筑材料,也是重要的造景材料、裝飾材料。
園林中小、中型庭院的水體布局通常采用以水池為中心的布局形式,特點是水池為整個園林的中心,邊界為由自然山石圍合的不規則駁岸,水面平靜開闊,建筑環繞分布于四周,形成內聚向心的格局。
園林中植物眾多,高山栽松、岸邊植柳、山中掛藤、水上放蓮、修竹千竿、雙桐相映等等,是我國古典園林植物配植的常用手法,饒有審美趣味。
在我國古代的詠物詩文和文人字畫中,常借梅、蘭、竹、菊四君子來借物喻志。拙政園中以竹命名的“梧竹幽居”亭名字來源于吳語諧音“吾足安居”,人們認為“鳳凰非梧桐不棲,非竹實不食。”竹與山石、亭臺、水體、園路等相互搭配,營造出竹徑通幽、粉墻竹影、移竹當窗的奇妙景觀,特別是將竹配置于園林的白粉墻前,猶如一幅以墻為紙、竹影為繪的墨竹圖。
| 拙政園的竹
古人說,“大隱隱于市”,而王獻臣恰恰做到了這一點, 不過,他隱進的不僅是城市,而是人居環境的理想境界——城市山林。
2023
活動三:
融合創新
盧浮宮金字塔的設計者貝聿銘曾說,“我深愛中國優美的詩詞、繪畫、園林,那是我設計靈感的源泉。”貝聿銘先生在博物館一角以石作畫,重現了以墻為紙的米芾山水,完成了蘇州博物館新館園中的山水意境,新館與拙政園相互借景、相互輝映,它是一代名園拙政園的現代化延續,構成傳統和現代完美結合的“蘇而新”山水畫。
| 蘇州博物館一角
蘇州博物館如同一個窗口讓我們看到現代建筑可以從傳統園林建筑汲取靈感,讓中國園林文化深扎根,萌新芽。
|蘇州博物館新館
五彩繽紛的美術課程令同學們在校園中多維度快樂學習,豐富充實的課程給予他們追逐夢想的方向。
南湖行知學校在美育方面也下足功夫,一直注重“審美感知、藝術表現、創意實踐、文化理解”四大美育核心素養的培養,全方位培養學生感知美、創造美的能力。讓美育成為一束光,富足學生精神,增強學生素養,點亮學生未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