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制造產業“西進北移”的遷徙洪流勢不可擋,自古得中原者得天下,河南以其四通八達獨有的地理優勢以及人力資源優勢迎來了制造產業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河南省人民政府印發《河南省建設制造強省三年行動計劃(2023—2025年)》,清晰的描繪了未來三年先進制造產業的藍圖:從2023年到2025年,河南省將打造1—2個世界級、7個萬億級先進制造業集群和28個千億級現代化產業鏈。
劃重點:
發展目標。到2025年,初步建成以“能級高、結構優、創新強、融合深、韌性好”為鮮明標識的先進制造業強省。
到2025年,基本形成現代化制造業體系,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占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重超過30%,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占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重超過15%,形成1—2個世界級、7個萬億級先進制造業集群和28個千億級現代化產業鏈。
到2025年,力爭30%的傳統企業轉型為戰略性新興企業。培育壯大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新材料、現代醫藥等新興產業,到2025年,力爭產業規模達到2.6萬億元,實現“五年倍增”。
到2025年,力爭建成5G基站25萬個。
加強新型數據中心和邊緣數據中心建設,支持數據中心創建國家新型數據中心典型案例。
積極創建中部地區數據中心,推動鄭州數據交易中心升格為國家級數據交易場所。
到2025年,力爭培育省級及以上綠色工廠500家,綠色供應鏈管理企業50家,建成數字化能碳管理中心100家。
統籌推進省級碳達峰試點建設,示范引領制造業綠色低碳發展。
鼓勵在重點產業鏈建設碳排放公共服務平臺,為重點產業實現“雙碳”目標提供服務支撐。
到2025年,努力建成先進超硬材料、新能源汽車等28個千億級重點產業鏈。
強化以商招商、資本招商、群鏈招商、央企招商等,力爭每年簽約重點產業項目1萬億元左右。
突出鄭州國家中心城市與洛陽、南陽省域副中心城市的引領帶動作用,培育全省制造業核心增長極。
建設沿黃流域、沿京廣鐵路兩大制造業發展帶,支撐全省制造業高質量發展。
以洛陽市為中心,帶動三門峽市、濟源示范區,建設豫西轉型創新發展示范區。
以南陽市為中心,與信陽、駐馬店市對接淮河、漢江經濟帶,打造豫南高效生態經濟示范區。
以商丘、周口等市為主,建設東部承接產業轉移示范區;推進安陽、鶴壁、濮陽市一體化發展,打造豫北跨區域協同發展示范區。
據河南日報客戶端消息:在河南省工業和信息化廳指導下,截止2023年11月3日下午,河南省電子信息產業聯盟、河南省現代醫藥產業聯盟、河南省新材料產業聯盟、河南省新能源汽車產業聯盟、河南省現代食品產業聯盟、河南省先進裝備產業聯盟、河南省現代輕紡產業聯盟、相繼成立,我省圍繞培育壯大28條重點產業鏈組建的7大萬億產業聯盟全部揭牌,這對于為先進制造業提供潔凈技術支持的潔凈行業無疑是個天大的喜訊,我們相信未來三年內,河南潔凈行業必將大有作為(初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