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姜天涯 顧 箏
獨立咖啡館占上海咖啡館總數的64%,它們以高度集中的形式分布在上海市區。 但即便是全球咖啡館最多的城市,上海依舊有很多“咖啡荒漠”區。倒也不是沒有咖啡館,而是多為連鎖店。 隨著市區咖啡館密度的進一步上升,有一些咖啡館逆向選擇了離開市中心。 “小伴”和“不右”就是這樣的咖啡館,在往外搬的過程里,客戶群變了,老板的狀態也變了。
01
如果每天換一家店喝一杯咖啡,你差不多一個月都走不出1公里多的南昌路。
處在上海咖啡館密度最高的區域之一——瑞金二路街道,南昌路上的咖啡館之卷,肖恩親身體驗過。
肖恩在2020年手繪的南昌路周邊咖啡館地圖
畫完三天后,又增加了三家
這不是他的真名,他叫謝宇欣,但在咖啡界,“肖恩”這個名字很有名氣。
他獲得過咖啡大賽獎項,曾在咖啡企業工作過,了解從豆子烘焙到咖啡研發的一系列流程,也有一定的粉絲基礎。
“那時還沒有抖音,我在美拍上發拉花或探店視頻,很多人點贊,有十幾萬粉絲呢。”
所以當他和朋友一起盤下3萬塊錢房租的門面,開出以各自名字首字母開頭的G.X Coffee時,充滿憧憬。
2019年3月23日
G.X Coffee開業
“咖啡師的夢想就是開一家咖啡館。”
咖啡館有30多平方米,是他理想中咖啡館的樣子——“咖啡師可以和客人交流,而不是像外賣店那樣流水線工作”。
咖啡館生意很火爆
開業時行業內知名的咖啡師都來了,生意紅火。店里連肖恩共有5名咖啡師,每個月的人力和房租成本是6萬元,但是小店照樣能盈利。
第二年就在東昌路開上了分店。
東昌路的店面開始裝修
肖恩往返于輪渡上班
但是……
“換到朱家角這邊來,是因為……你明顯感覺到你的業績在下滑。”
南昌路上的店面換來換去,最后大多以咖啡館的面目出現。
在2021年發布的《上海咖啡消費指數》中,南昌路以每100米有1.79家咖啡館的數量,位居上海咖啡館密度最高街道第七名。
激烈的競爭分流了客戶。
“新店開張時,都會辦些優惠活動,客人會去薅羊毛。薅完一家,又一家新店開了,又可以薅。雖然到最后,老客人會再回來,說喝完一圈還是你家好,但已經掉了一波銷量了。”
新店開張
總要搞些優惠活動
肖恩非常理解客人們的這種操作。
以一杯咖啡25元來算,如果一天喝兩杯,那么加上租房吃飯社交等其他成本,需要比較高的收入才能來支撐。
“那就盡量喝便宜點的吧。對市中心的白領來說,不是追求品質,而是上班太困了,需要咖啡因來提神。”
而東昌路的分店,看上去更是一次錯誤的決定。
雖然位處地鐵口,有足夠多的人流,但在肖恩看來,“那邊的氛圍和浦西不一樣。沒有人有空坐下來喝,都是外賣。金融行業外賣招待客戶,總還是愛點大品牌的咖啡,至少不會出錯。”
每個月的營業額堪堪能維持成本,但不賺錢就是虧錢,因為機器損耗折舊都是費用。后來他們決定把店關了。
裝修時信心滿滿的分店
沒多久就關了
南昌路的店面恰好有人愿意收購,他們就趁此機會把店轉讓。那個店面后來開了家早C晚A的店,但沒多久,也關了,應該沒有賺錢。
咖啡館不好做,是大家都有的共識。但關了店做什么,肖恩有這樣的想法:“手上如果有錢,可能會二次創業或者等待時機。”
開咖啡館是很多咖啡師的夢想
對他來說,有個他人不太能復制的時機是當時老婆懷孕了,而且老婆正好是朱家角人,在當地工作。“丈母娘希望我過來開店,陪在老婆身邊。”
“開這家店我糾結了很久,因為朱家角是旅游區,(周)一到(周)五人流不行的。我一開始是想著要不去青浦城區開個店,店面都找好了。”
后來朋友給他介紹了現在這個門面,說有個小院子不錯,再加上房東給了疫情價,是之前店面的三分之一都不到。
肖恩算了算,每個月做300杯,就能把房租賺出來,于是大膽地租了下來。
朱家角的店面開始裝修
這里確實不是開咖啡館的良地。店面在古鎮之外,來旅游的人會目不斜視,朝著放生橋的目標走去。所以這一排的商業都不旺,之前隔壁開的便利店也因做不下去而關門。
而以分布密度來看,朱家角乃至青浦都妥妥在上海咖啡館荒漠的地帶,這里還沒有形成咖啡文化。
游客會朝著放生橋的方向走去
但……(又是一個轉折)
小店的生意比肖恩預想的好了太多。
這里雖然只有幾家連鎖咖啡館,是獨立咖啡館荒漠,但卻有愛喝咖啡的人。
旁邊有三家銀行,工作人員會約著中午來喝一杯,用一次性杯子,午休時間過了還沒喝完,就帶著咖啡“續”下午的命。
周邊居民也有慢慢變成老客人的人。現在最讓肖恩困擾的就是,他臉盲,記不住那么多臉,只能用熱情的態度來回應,以表示自己知道他們是老客人。
小店積累了不少老客人
到了周末,就是游客的天下,來騎行的,來旅行的,忙起來會把店內塞滿,門口可以曬到太陽的戶外椅上也坐滿了人。
“這就是生活。”肖恩感慨說,“到了這里,我很放松,不會擔心這一天營業額做不出來,也不會擔心旁邊的咖啡店影響我。”
周末,騎行、旅游的人會塞滿咖啡店
他朝九晚五開店,之前開店時間是9點半,現在因為要送女兒去托班,就提早到8點半開門了。
“在市區開店會早得多,6點半就上班了。上班族坐地鐵前要買咖啡,得抓住這一波早高峰。不這么早的話,就做不出一天的業績。你不做,自然有別人會做,那他家的生意肯定比你好。這個苦你不吃,人家吃了嘛。”
肖恩之前的工作狀態
肖恩現在的節奏比在市區慢得多,以前店里生意好的時候一天兩三百杯,咖啡師幾乎站在操作臺前不能停下。
現在的工作日,即使有老客人,生意也沒有那么忙,他沒有請員工,還能時不時坐下來自己喝咖啡。
“在我的想象中,咖啡館就是這樣。”
02
搬到大華路之前,“不右咖啡”在長樂路開了四年。
2019年,老板王小海在上海當了6年咖啡師后,準備開出自己的店。
選址在長樂路,是因為王小海對這一帶比較熟悉。當咖啡師的時候,她工作的咖啡館也都在靜安、徐匯。
她來的時候,長樂路已有魚眼、tutu coffee、Common Ground等咖啡館,有了一定的咖啡氣氛。但附近延慶路和富民路的咖啡館還不多。
4年里,“巨富長”(巨鹿路、富民路、長樂路)已經成為了網紅街區,但“不右”曾在的那一段長樂路,算是長樂路非常生活化的區域。一邊是面館,一邊是買手店,市井和新潮并存。
原先不右咖啡所在的長樂路段
不右咖啡館原來的位置
現在變成了一家黑膠潮牌店
今年9月,“不右”搬到大華虎城的對面,這里也是一個生活區,但只有市井,沒有新潮。
“不右”的背后是大華二村,左邊是千里香餛飩和紅燒牛肉面,右邊是駕校。
大華路上的不右咖啡
大華是一個典型的咖啡荒漠區。從地鐵大華三路下來,一路看不到什么高樓。早上的時候,迎面走來的是拿著大餅豆漿邊吃邊走的上班族,和出來買小菜的老年人,生活氣息十足。
在點評上,“不右”被人稱為“大華真正意義上的第一家獨立咖啡店”。
也有人做出了評價:“沒有了時髦街區的加持,卻依舊能顯露出這家咖啡獨有的特質,安靜、親和,很驚喜,很有煙火氣息。”
大華不是沒有咖啡館。不右的對面,從大華路到真華路的街區里有10來家咖啡館,星巴克、瑞幸、Tims、庫迪……都是連鎖店。
標紅點的位置是不右咖啡
它背后是大華二村
前面是大華虎城
對王小海來說,搬離長樂路的很大原因,是房租以及疲憊感。
2019年開店時房租2.5萬,2021年漲到2.8萬。等2023年再簽的時候,房租到了3萬檔。而大華的房租只有四分之一。
雖然店從原先的16平方米縮減了一半,但她不在意。“小對我來說無所謂,因為我沒有期待很多人過來坐。”事實上,她在大華開店是想做更多外賣的生意,因為想要休息一陣。
在長樂路的最后一年,她辭去了2個兼職,一個人看店,異常忙碌。
“最后一年我考慮關店的時候,就自己一個人做,我想好好守住最后一段時間。周末爆滿也是一個人扛過來。(那段時間)每天回家哭,因為太累了,太累了又不賺錢。”
在長樂路的時候,她一周7天開店,沒有店休。“以前不敢休,一睜眼1000多沒了。”
到了大華之后,房租壓力小了,現在她固定周一店休。
對她來說,雖然工作還是做咖啡,但人的狀態變了。以前太忙,靜不下心來,現在可以好好研發特調咖啡,也更換了部分供應商。
“因為房租便宜,我來這里之后換了一些更好的奶和豆子。搬來這里之后,我會更有心境去找一些我想換掉的原材料。”
王小海在吧臺前忙
店里還留著原先長樂路的路牌
是之前長樂路外立面改造時拆下的
生活也變得輕松了一些。
她把自己住的房子也租到了大華,就在店后面的大華二村,每天通勤幾分鐘。
以前她都吃外賣,現在她中午吃隔壁涼皮店的工作餐。
長樂路的店,做咖啡的位置對著墻壁,現在店鋪對面是5棵樹。她可以看到深秋來臨,銀杏樹一天天變成金黃。“這就是生活。”
咖啡機正對著銀杏樹
是一個可以看到風景的位置
雖然王小海沒有預期,但令她沒想到的是,一部分長樂路的熟客還是跟了過來。
11月30日周四上午,一位住在陸家浜路的客人走進店里,她從地鐵站走了近20分鐘到達后,第一句話就是“好遠”。
來一次比以前花的時間成本更高,她一次要喝好幾杯。“都想喝。奶茶想帶走,要么先喝個熱美式,等會兒喝個咖啡凍。”
4年里積攢的熟客,不管是在楊浦、虹口、徐匯、浦東,甚至奉賢都還有人跟著來。區別只是以前一周來一次,現在可能一個月來一次。
不右咖啡館內
《當喜歡的咖啡館搬到家附近》,這是一位老熟客在自己的公眾號的文章標題,她寫道:“我開上小電驢,轉三四個彎就能到達。在大眾點評上刷到的時候,簡直不能相信自己的眼睛……陸續來的有老人,有年輕情侶,也有和我一樣帶娃的媽媽,理想中的15分鐘生活圈。”
新的熟客正在培養中,有在附近上班的,也有大華的居民。
對于一家認真做咖啡而非環境的店來說,其實開在哪里都一樣。
重要的是,“你要培養自己的客戶群”。
更多上海故事,點擊下方
寫稿子:姜天涯 顧 箏/
編稿子:小泥巴/
拍照片:姜天涯 顧 箏/
畫圖做圖:二 黑/
寫毛筆:楊 卓/
版權所有,未經允許請勿轉載
請給我們留言,獲取內容授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