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以沖突已經過去了70天,雙方都沒有停手的意思,大有不死不休和對方干到底的意思。
據(jù)卡塔爾半島電視臺的消息,巴勒斯坦哈馬斯前兩天發(fā)了個七點聲明,聲明內容還是強調他們絕不會投降,除非以色列和美國為屠殺巴勒斯坦人付出代價,一個首都建立在耶路撒冷的獨立的巴勒斯坦國成立并得到國際承認。
從巴勒斯坦人目前的生存狀態(tài)來看,他們如果妥協(xié)投降,那是肯定完蛋了,唯一的懸念是何時完蛋。
約旦河西岸法塔赫控制區(qū)的巴勒斯坦人就是如此,就那么大一片區(qū)域,這么些年已經被以色列定居點滲透的和篩子一樣,某種意義上說,約旦河西岸的巴勒斯坦人事實上被以色列定居點基本完成了戰(zhàn)略分割,今后要想重新糅合在一起很難。
基于這種現(xiàn)實情況,說巴勒斯坦人沒有反抗情緒那不可能。可以這么說,人類目前的各個種族之所以還存在,就是因為都具有反抗精神,畢竟沒有反抗精神的民族早就消失了。
當然反抗精神也有很多種,未必就一定是暴力的。比如印度這種狂生孩子不合作的,通過增加侵略者成本消極反抗的。
但是這建立在侵略者小日子過得挺滋潤,有你沒你都不事關生死的基礎上。
以色列作為事實上的后來者,也是事實上的入侵者,他們和當年大英帝國的處境不一樣,如果他們縮回去,那就不是什么失去王冠上的明珠那么簡單了,而是腦袋都得掉下來。所以他們不得不盡最大可能為自己拓展生存空間,否則就永遠沒有安全感。
對以色列來說,要拓展生存空間,他可選擇的方向非常有限。北邊的黎巴嫩,那是法國在中東的基本盤,搞搞摩擦挑點事兒也就罷了,真想拿下黎巴嫩,來自法國的壓力太大。
西邊的埃及雖然看上去很弱,也是以色列的手下敗將,可人家好歹也是做過阿拉伯世界扛把子的,何況還掌握著蘇伊士運河,所以即使埃及輸了,以色列也不敢再進一步,那樣可就動了五常的蛋糕,所謂中東小霸王,別說五常一起上,就英法單拎出來,以色列就得卷鋪蓋從中東滾出去。所謂的土地換和平,將西奈半島還給埃及,那是站在以色列角度比較好聽體面的說法,無法真正控制西奈半島才是真的。
至于東邊的敘利亞和約旦,以色列同樣不敢手伸得太長,敘利亞雖然內部矛盾重重,但是一旦以色列摻和進來,那無異于將敘利亞的2200萬人口擰到一起,夠以色列喝一壺的。約旦雖然曾經和巴勒斯坦人鬧掰過,可人家同文同種,真惹急了,約旦就是巴勒斯坦人的大后方,以色列同樣不敢輕舉妄動。
再往南邊走,與以色列沒有陸地接壤的沙特就更是他不能動的主。美國的錢袋子豈是以色列想碰就能碰的。
所以算來算去,以色列能招惹的就只剩下巴勒斯坦人。
說巴勒斯坦人好惹,也不全是巴勒斯坦人在一眾中東阿拉伯人中實力最弱且并非一個獨立的國家,而是就巴勒斯坦人而言,他們在這塊兒地方的角色本來就是人人都覬覦的一塊兒肉。以色列想吃,其他與其相臨的阿拉伯國家又何嘗不想,爹不疼娘不愛那是真的。
巴勒斯坦人所處的地緣環(huán)境就是這樣,同處阿拉伯世界,只能說其他阿拉伯國家多少還要點臉,不好直接去搶巴勒斯坦人的地盤,從以色列手里搶那才名正言順,前四次中東戰(zhàn)爭多少都與此有關。
不過經過這幾仗,這些阿拉伯國家開始面對現(xiàn)實,打不過是真打不過,但肯定不甘心輕易便宜了以色列。
在沒有任何一個靠譜的外部力量能真正幫助到巴勒斯坦的情況下,再軟弱下去,巴勒斯坦肯定會成為歷史,而且是一筆帶過的那種。
所謂自助者天助,這種樸素的哲理全球皆準。前面說了,印度模式是肯定不行,那就只剩下和以色列暴力對抗了。也只有巴勒斯坦人表現(xiàn)得越強硬,才越有可能得到外部阿拉伯世界的支持。畢竟生而為人,得不到現(xiàn)實利益,有那么點贏的希望,讓阿拉伯國家有點念想,就也會有人下注。
巴勒斯坦和以色列一個是奔著希望去的,一個是要把這希望掐滅,這就是個誰退誰死的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