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首發挑戰賽#
上個世紀90年代,周星馳出演過一部叫《九品芝麻官》的喜劇電影。
《九品芝麻官》
在電影里,周星馳飾演的包龍星是一個九品芝麻官——候補知縣。他為了給戚秦氏翻案,深夜潛入現場驗尸,不料反而落入常氏父子陷阱,被判死刑。就在這時,包龍星家人給他請了一個名叫如花的女子,希望能在監獄之中給包家留下后代。
看到這里,許多觀眾都會因如花的面容而開懷大笑。其實,在死囚行刑前一晚,允許妻子入獄同住,在古代是真實存在的,甚至還形成了一個憫囚的制度,叫“聽妻入獄”。
如花
“聽妻入獄”的形成,還得追溯到東漢時期。
在漢順帝時期,山東安丘有一個叫毋丘長的青年男子,與母親前往集市途中,遇到了一名醉漢。醉漢趁著酒意,對毋丘長母親進行調戲、羞辱。毋丘長極為憤怒,揮拳將醉漢打死。出了人命,讓他很驚慌,趕緊逃走。但是,在逃到膠東時,被官府抓住。
膠東相吳佑是舉孝廉步入仕途的,為政仁愛簡易,以身作則,很欣賞孝順父母之人。他在審案時對毋丘長說:“你母親遭到醉漢羞辱,任何人都會感到憤怒的,何況是你這樣的孝子?然而,作為孝子,你尤其應該考慮到做事的后果,會不會因此連累到父母親?現在,你在光天化日之下公然打死醉漢,按照法律是要判處死刑的。你清楚嗎?”
毋丘長
“我很清楚。”毋丘長回答。
“很好,很好。”吳佑說,“既然你是通情達理的,我該做些什么事情,來對你進行彌補呢?”
吳佑詳細詢問毋丘長,得知他已經婚配,卻尚無子女時,心里有了主意。過了幾天,吳佑派人將毋丘長妻子帶來官府,送進毋丘長住進的死囚房間。再過一段時間,毋丘長妻子有了身孕。
到冬末行刑前,毋丘長哭著對母親說:“孩兒辜負了母親,罪該萬死,然而應該怎樣報答吳君呢?”他咬了一個指頭吞吃了,含血發誓說:“妻子如果生下兒子,取名叫‘吳生’,囑咐他長大后報答吳君。”接著,他自縊而死。
毋丘長死后,吳佑將他妻子放了回去。
毋丘長“聽妻入獄”案件的出現,是歷史發展的必然。
聽妻入獄
在秦朝時期,朝廷采取“嚴刑茍法”的策略,刑罰非常嚴重,腰斬、五馬分尸、斬首等比比皆是,讓人觸目驚心。漢朝建立后,統治者考慮到長治久安的需要,逐漸降低懲罰的力度。特別是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以來,儒家提倡的“恤刑慎殺,先教后刑”理念,成為了刑罰的核心思想。“恤刑慎殺,先教后刑”理念結合儒家“以孝治天下”理念,于是便出現了毋丘長“聽妻入獄”案件,
漢朝以后,隨著歷朝歷代的發展,“恤刑慎殺,先教后刑”理念深入人心,毋丘長“聽妻入獄”案件也廣為人知,在統治者的恩準下,逐漸形成了“聽妻入獄”制度。這種制度規定,如果死囚尚未生育子女,可以允許妻子在行刑前到牢房居住一晚,以便懷孕、生育。不得不說,“聽妻入獄”體現了一定的人道主義關懷。
古代監獄
“聽妻入獄”制度的形成,主要有三點原因。
一是符合廣大民眾延續香火、專宗接代的現實需求。在人口死亡率極高和預期壽命極短,古代,人們普遍有“不孝有三,無后為大”的普遍焦慮。男性承擔著為家庭、家族養育子嗣的重要職責和使命。就算是即將被正法的死囚,照樣希望通過“聽妻入獄”制度,來為家庭、家族履行男人的義務。
二是滿足統治者擴大人口、發展生產的需要。在生產力水平極為低下、機器生產還只是停留在傳說階段的古代,人口數量的多少,往往意味著生產力水平的高低,意味著經濟發展的快滿。幾乎每一位統治者,都要想方設法促進人口數量的增加。
以唐朝為例,朝廷采取了很多辦法刺激人口增長,李世民把女性結婚年齡降低到15歲,釋放宮女回家嫁人,設立專門的機構撫養被遺棄的嬰幼兒,這些辦法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人口數量,促成了“貞觀之治”盛世的到來。
貞觀之治
三是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糾正冤假錯案。古代法制體系還不健全,犯罪嫌疑人的合法權利很容易遭到漠視和踐踏,導致冤假錯案屢見不鮮。按照“聽妻入獄”制度安排,妻子進入監獄后,能夠了解到真實案情,爭取了糾正冤假錯案的最后機會——雖然這種機會也極為渺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