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身材矮小,卻成就非凡。
他彎腰駝背,卻受人尊敬。
同行談起他時,無不稱贊。影迷看到他時,滿是欽佩。
他就是泰迪羅賓,一個身殘志堅的男人,一個被稱為“香港娛樂圈巨人”的男人。
人人都在談論他的才華是多么多么出眾,但從來沒有人說起過他的自卑。
相比于他的才華和成就,他真正厲害的其實是在與自卑共生并從中走出來的心路歷程。
1.
1945年,泰迪羅賓在廣西桂林出生,父親給他取名叫關維鵬,后改名叫泰迪羅賓。
泰迪羅賓出生時身體很健康,并沒有任何缺陷。而且當時泰迪羅賓的家里也很有錢,衣食住行一律用的都是好的,生活整體也很幸福。
但世事難料!
本該順利成長的泰迪羅賓卻突然因一場很小的意外摔斷了脊椎。
當時的泰迪羅賓只有兩歲,勉強學會走路。有一天,泰迪羅賓在院中玩耍,從平地爬上了一個臺階。剛上臺階后,泰迪羅賓就忽然發現腳下有些不穩,沒等他反應過來,他就從臺階上摔了下來,一下子摔斷了脊椎。
后來,成年后的泰迪羅賓回憶起這場意外時,有些傷感的表示這就是一個人的命,天生就注定好了的,不然,他實在想不通,那么矮的一個臺階,居然會讓他的人生發生如此大的轉變。
不過,真正讓泰迪羅賓的身體留下缺陷的是后來的一場手術。
由于當時正值戰亂,醫療條件不成熟,家人帶著泰迪羅賓只做了一番簡單的治療。但沒想到的是,治療過后沒多久,泰迪羅賓的病情出現了惡化,引起了身體的其他一些疾病,使得原先的病情轉移成了骨癆。
這讓泰迪羅賓的家人一時間焦急萬分。左思右想之下,一家人便帶著泰迪羅賓跑到香港醫治。
在香港醫院做了一番檢查后,主治醫生告訴泰迪羅賓的家人,要徹底治療該病的話,必須要做一個抽骨髓的手術。但手術風險很大,成功率不到三成,可如果不做手術的話,那泰迪羅賓幾乎沒有活下去的希望。
為了一絲活著的希望,泰迪羅賓的家人同意了手術。
手術開始后,醫生給泰迪羅賓穿上了一件石膏背心,打了局部麻醉,之后才開刀抽骨髓。
做手術的過程中承受的痛苦,別人無法感受到。但泰迪羅賓后來在接受一檔節目采訪時,被問及當時他年齡怎么小,怎么會那么清楚的記得那個階段發生的事情呢?泰迪羅賓的回答只有一句:因為太痛了。
最后,手術很成功。泰迪羅賓擺脫了病魔的困擾,但同時,手術也給他留下了后遺癥,讓年紀輕輕的他成了駝背,后來,泰迪羅賓身高也永遠停留在了一米五。
也因為泰迪羅賓的病情需要定期治療和復查,泰迪羅賓的家人也隨即在香港定居。
2.
在香港定居后,泰迪羅賓也再次面臨了和當初手術一樣的痛苦,甚至比手術時還要痛上幾分。
但不同的是,手術的痛苦來自身體,而這次的痛苦卻來自心靈。
當時,泰迪羅賓的身體已無大礙。于是,家人便將他送進學校讀書。可在讀書的期間,同學都將泰迪羅賓當成另類,不僅一起默契的排擠他、嫌棄他,還動不動就會拿他的身體開玩笑。
這種隨時可聞,隨時可見的嘲笑,讓泰迪羅賓的性格自卑到了極點。很長時間內,泰迪羅賓都像個剛出生的小貓一樣,活得小心翼翼。后來,家人感覺到了泰迪羅賓的性格變化,為了不讓泰迪羅賓一直處在悲觀的狀態中,泰迪羅賓的父親便慢慢以“天降大任于斯人也....”這段話來鼓勵他,安慰他。
父親長久的鼓勵給了泰迪羅賓不少希望。但隨即,這種希望又被現實澆滅。
這次是因為一場足球賽。為了鍛煉身體,保持開朗、陽光的心態,泰迪羅賓經常會和同學一起去草場踢球。踢了一段時間后,同學們組織了一場足球賽,泰迪羅賓被安排上了場。但由于雙方實力懸殊,泰迪羅賓所在的球隊輸了比賽。可事后,所有同學都將失敗的原因歸咎在 了泰迪羅賓的身上,僅僅只是因為他不受人待見。
這一次的泰迪羅賓真正的感受到了孤獨和黑暗。但同時,他也想發泄一下長久以來,心中積攢的那些怨氣和煩惱。恰好也在這時,泰迪羅賓第一次接觸到了樂器。
樂器發出來的聲音是那么美妙,能讓一顆千瘡百孔的心得到不少安慰。而且最重要的是,樂器還能表達出一個人內心的話語和態度,是一個孤獨的人最好的玩伴。
于是,從這時起,泰迪羅賓就開始自學樂器,并且和一些同樣熱愛音樂的同學組起了臨時樂隊,開始玩起了音樂。
3.
1960年中期,因披頭士樂隊的出現,正上大學的泰迪羅賓受了啟發,于是便聯合吉他手鄭東漢(鄭中基的父親)一起,組建了一個名叫“花花公子”的樂隊。
這是香港第一個樂隊。樂隊成立后,去各處表演時引起了一番不小的轟動,之后又得唱片公司大佬力捧,接連發行了數十張音樂專輯,短短幾年,泰迪羅賓幾人便火遍全港。
也就是因為泰迪羅賓樂隊的成功,在之后一段時間內,許冠英的蓮花樂隊和譚詠麟的溫拿樂隊相繼誕生。
隨著音樂才華被越來越多人認可,泰迪羅賓的自卑也逐漸減少。
尤其是到了1970年的時候,邵氏公司負責人親自找上了泰迪羅賓,表示想為他量身打造一部電影。
這件事帶給泰迪羅賓的鼓勵是非常大的。一直以來,讓他自卑的都是來自于身體、形象。但現在,他沒想到,他的音樂才華居然能讓人佩服的為他定制一部電影。
于是,在同年的時候,泰迪羅賓主演了人生第一部電影《愛情的代價》,正式進入影視圈。
4.
1970年,主演完自己人生中的第一部電影后,泰迪羅賓忽然陷入了一種很空虛的狀態。他無法確定,他是否真像別人說的那么有才華!也無法確定,如果他真有這種才華,那么過段時間,這種才華會不會被他用盡?
在這種憂慮困擾了泰迪羅賓一段時間后,他決定先遠赴加大拿,看看是否能找到答案。
于是,在1973年,泰迪羅賓獨自一人坐上了去往加拿大的飛機。
到達加拿大后,泰迪羅賓背著自己的吉他開啟了旅行。在這期間,泰迪羅賓遇見了許多流浪樂隊。每次碰到后,泰迪羅賓便主動請求加入,然后跟著這些流浪樂隊去各地彈唱巡演。
跟著流浪樂隊四處跑的時候,泰迪羅賓認識了自己的妻子,并且不久后兩人便一起步入了婚姻的殿堂。
1979年,在加拿大流浪了4年半之后,泰迪羅賓回到了香港。
此時,當年擔任花花樂隊的吉他手鄭東漢,已經是寶麗金唱片公司的總裁。而曾是泰迪羅賓小迷妹的鄧麗君,也已經紅遍了整個亞洲。
但做為元老級的音樂大哥,泰迪羅賓回港后并沒有再觸碰流行樂,而是轉身當起了電影監制兼配樂、演員。
在電影方面,泰迪羅賓最讓人津津樂道的就是他與麥嘉、黃百鳴、曾志偉、施南生、徐克、石天六人一起合伙創辦了香港舉足輕重的電影公司新藝城。
除此之外,還有就是泰迪羅賓在新藝城的時候,提攜了當時剛從無線演員培訓班出來的劉德華,讓他主演了電影《彩云曲》,憑此成功出道。
而有趣的是,在很多年后,兩人身份互換,劉德華擔任老板,拍攝了電影《打擂臺》。泰迪羅賓參演該片,并憑借該片拿下了人生中唯一一個金像獎最佳配角獎和最佳配樂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