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寫字,不僅僅是書寫能力的表現,更是培養孩子的專注、耐心和持之以恒的習慣。當一個人專注于一件事情,他就會在這件事情上很投入,并且能夠將一件事情做好。寫好字不僅是為了應付考試,更是為以后的學習和工作打下基礎。
2021年3月30日,教育部印發了《關于大力推進幼兒園與小學科學銜接的指導意見》,明確要求“在幼兒園生活中要重視培養幼兒的學習興趣和習慣。其中強調:”要引導幼兒在小學階段養成良好的寫字習慣,掌握基本的執筆姿勢和寫字姿勢。同時加強寫字教育,使幼兒掌握基本的漢字書寫技能和漢字文化知識,促進幼兒身心全面健康發展。
為什么要寫字?
中國的漢字文化博大精深,其傳承發展與中華民族的發展史同中求變,在不斷地演變過程中,衍生出了許多的字體,這些字體既是漢字演變的結果,又是中華民族對漢字進行創造的結晶。
“寫字”在古人看來是“識字”的方法,古人將書寫文字與識字教育密切結合,使“識字”和“寫字”成為一件事。
《尚書·洪范》中記載:“五福:一曰壽,二曰富,三曰康寧,四曰攸好德,五曰考終命。其中就包括了漢字的書寫教育。
因此我們可以說,漢字是人類文明的標志之一。而要學好漢字,就必須學會正確的寫字方法。因此寫字教育是一種很好的基礎教學和素質教育。
如何幫助孩子寫好字?
1、寫好字,從孩子抓起。在日常生活中,家長要有意識地培養孩子良好的寫字習慣,比如孩子握筆姿勢不正確時,家長要及時糾正,為孩子樹立榜樣;
2、讓孩子認識到寫字的重要性。家長可以經常給孩子講一些關于寫字的小故事,還可以帶著孩子一起去參觀博物館、美術館等地方,讓他們在這些地方看到漢字的演變過程,從而讓他們對漢字產生興趣;
3、培養良好的書寫習慣。在日常生活中家長要引導孩子寫好每一個字,養成良好的書寫習慣。
寫字可以提高孩子的專注力
有些家長總抱怨自己的孩子坐不住,做什么事情都不能集中注意力,上課小動作不斷。其實,這就是專注力不夠的表現。孩子寫字時,需要手、眼、腦的高度集中,同時要注意觀察字的間架結構和筆畫順序,不斷提高自己的專注力。
寫字是一個人的魅力體現
俗話說,字如其人。寫得一手好字,會給人一種舒服的感覺,更是一個人的個人魅力體現。很多人都說“字如其人”,從一個人的字上就能看出他是一個怎樣的人。如果孩子從小就能養成寫字工整規范的習慣,那么他也會變成一個細心認真的孩子,對任何事情都很認真,不馬虎。這樣長大后不管是工作還是生活中都會給身邊的人留下好印象。反之如果孩子從小就不重視寫字,到了初中高中以后才開始慢慢練練字,那么孩子的性格也會變得更加內向。
學習書法,受益終身
《中國書法教育指導綱要》中明確指出:“書法教育是民族素質提高的基礎工程,是國家文化軟實力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中華民族文化傳統和民族精神的具體體現。要把書法教育作為中小學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將書法藝術作為中小學必修課。”小學階段正是培養孩子良好學習習慣和學習興趣的最佳時期,如果孩子能在這段時間里打下扎實的基礎,以后就不會因為各種原因而影響孩子的學習。
“得其法者得天下”,想讓孩子在未來的人生中立于不敗之地,必須從小培養孩子對寫字的興趣,只有這樣才能讓他們受益終身。
(圖文源于網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