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氣體的凈化
1.可燃性氣體純度的檢驗
任何可燃性氣體在點燃前一定要進行驗純操作。
操作方法:收集一試管可燃性氣體,用堵住試管口,靠近火焰,移開拇指點火。如果聽到響聲很小,表明氣體已純凈;如果聽到尖銳的爆鳴聲,表明氫氣不純,需要更換試管再做實驗,直到純凈為止。
2.氣體的凈化
氣體除雜的一般思路:氣體的除雜,首先要判斷氣體中的雜質,然后再根據雜質的性質選擇合適的試劑及裝置。
⑴ 雜質產生原因:
① 反應過程中有揮發性物質,如用鹽酸制取的氣體中一般有HCl;從溶液中冒出的氣體中含有水氣。
② 副反應或雜質參加反應引起,如制乙烯時含SO2;乙炔中的H2S等。
⑵ 判斷氣體中的雜質四看:
① 看反應物的性質,如用鹽酸制取的氣體中應含有HCl氣體雜質;
② 看氣體是否完全反應,如用CO2與Na2O2反應制取的氧氣中應含有CO2雜質;
③ 看反應實質,如C和濃硫酸加熱制取的SO2中一定含有CO2;
④ 看是否有副反應發生等。
⑶ 氣體的凈化劑的選擇
選用凈化劑的原則:只能吸收氣體中的雜質,而不能與被提純的氣體反應。
① 不損失主體氣體;
② 不引入新的雜質氣體;
③ 在密閉裝置內進行;
④ 先除易除的氣體。
選擇氣體凈化劑的依據:
氣體的性質和雜質的性質的差異。主要考慮的是吸收效果,而不是現象。選擇一種與雜質反應快而且反應完全的除雜劑。一般情況下:
① 易溶于水的氣體雜質可用水來吸收;
② 酸性雜質可用堿性物質吸收;
③ 堿性雜質可用酸性物質吸收;
④ 水分可用干燥劑來吸收;
⑤ 能與雜質反應生成沉淀(或可溶物)的物質也可作為吸收劑。
⑷ 常見氣體的凈化方法:
氣體的凈化可分為物理方法和化學方法。
① 物理方法
a.液化法:利用沸點不同從空氣中分離出N2和O2。
b.水洗法:利用溶解度不同從N2和NH3的混合氣體中除去NH3。
② 化學方法
a.氧化還原法:通過灼熱的銅絲網除去混合氣體中的O2;通過灼熱的CuO除去H2、CO等。
b.酸堿法:將NH3和CO2的混合氣體通過堿石灰除去CO2。
c.沉淀法:除去CO2中的H2S可利用CuSO4溶液,
H2S+CuSO4===CuS↓+H2SO4
⑸ 除雜試劑:
常見氣體的除雜方法如下:
除H2、CO2中的HCl氣體應用NaOH溶液/水,飽和的NaHCO3溶液;
除去Cl2中的HCl,可用飽和食鹽水;
除去HCl中的Cl2,只能用苯等非極性有機溶劑;
除去CO2中的SO2,可用飽和的NaHCO3溶液或酸性高錳酸鉀溶液;
除去CO中的CO2,可用NaOH溶液。
除去C2H4、C2H2:可用溴水。
二、氣體的干燥
1.干燥裝置:
一般用洗氣瓶、U形管或干燥管(盛裝固體藥品)。根據除雜試劑的狀態決定。用液體除雜,使用的裝置是洗氣瓶。用固體除雜,使用的裝置可以是干燥管、U型管或玻璃管(可加熱)。
⑴ 洗氣瓶一般盛液體試劑,用于洗氣。
盛裝液態干燥劑,用于干燥氣體;也可以盛裝其他液體試劑,用來對酸性或中性氣體進行除雜。洗氣瓶應“長進短出”
⑵ 干燥管為加熱固態試劑以除去氣體中雜質的裝置,為防止固體“流動”,兩端用石棉或玻璃棉堵住,但要使氣流通暢。
盛裝堿石灰和CaCl2等固體干燥劑,干燥管應“粗進細出”
⑶ U形管一般盛固體試劑,用于氣體除雜和定量計算。
甲裝置可以盛裝液體干燥劑或固體干燥劑,乙和丙裝置只能盛裝固體干燥劑
2.干燥劑的選擇:
⑴ 選擇干燥劑的原則:
① 不減原則:即通過干燥操作之后,目標氣體的量不能減少;
②不反應原則:干燥劑不能與目標氣體反應。
③ 用作干燥劑的物質須具備兩個條件:一是本身要具有很強的吸水性;二是不能與被干燥的氣體發生反應。
⑵ 常見的干燥劑按酸堿性可分為:
① 酸性干燥劑:如濃硫酸、五氧化二磷、硅膠。
酸性干燥劑能夠干燥顯酸性或中性的氣體,如CO2、SO2、NO2、HCI、H2、Cl2、O2、N2、CH4等氣體。不能用來干燥溶于水顯堿性的氣體。
② 堿性干燥劑:如生石灰、堿石灰(NaOH與CaO的混合物)、固體NaOH。
堿性干燥劑可以用來干燥顯堿性或中性的氣體,如NH3、H2、O2、N2、CH4等氣體。不能用來干燥溶于水顯酸性的氣體(CO2、Cl2、SO2等)。
③ 中性干燥劑:如無水氯化鈣等。
可以干燥中性、酸性氣體,如O2、H2、N2、CH4、HCl和H2S等。但不能干燥NH3,因CaCl2能與NH3反應生成CaCl2·8NH3。
④ 濃硫酸具有酸性、強氧化性、吸水性。
可干燥SO2、CO2、Cl2、H2、O2、CO等氣體,但不能干燥堿性氣體NH3及強還原性氣體HBr、HI、H2S等
在選用干燥劑時,能與氣體反應的物質不能選作干燥劑,顯堿性的氣體不能選用酸性干燥劑,顯酸性的氣體不能選用堿性干燥劑。有還原性的氣體不能選用有氧化性的干燥劑。
3.氣體凈化與干燥的先后順序:
⑴ 若采用溶液除雜,應該是除雜在前,干燥在后。其原因是:氣體除雜過程中會從溶液中帶入水蒸氣,干燥劑可除去水蒸氣。
如實驗室中利用大理石與稀鹽酸反應制備CO2,欲制得干燥、純凈的CO2,可先將產生的氣體通過飽和NaHCO3溶液,除去混入其中的HCl氣體,再通過濃硫酸除去水蒸氣。
⑵ 若采用加熱除雜,則應先干燥后加熱。如N2中混有O2、CO2、H2O(g),可先將混合氣體通過堿石灰,除去CO2和H2O(g),再將從干燥管中導出的氣體通過裝有灼熱銅網的硬質玻璃管,除去O2,即可得到干燥、純凈的N2。若將混合氣體先通過灼熱的銅網,因氣體中混有水蒸氣,易使硬質玻璃管炸裂。
4.凈化和干燥氣體時氣體的流動方向:
在干燥管中應大口進氣,小口出氣;用廣口瓶作洗氣瓶或干燥瓶是應長導管進氣,短導管出氣;用廣口瓶作排水集氣瓶應短導管進氣,長導管排水。
⒌“萬能瓶”的四種用途:
廣口瓶與導氣管連接后可有多種用途(裝置如圖):
① 洗氣瓶:a進b出,如用飽和NaHCO3溶液除去CO2氣體中的HCl氣體。
② 貯氣瓶:廣口瓶中盛滿液體,b進a出,如Cl2可用排飽和食鹽水貯存。
③ 集氣瓶:若a進b出,可收集密度比空氣大的氣體,如CO2;若b進a出,可收集密度比空氣小的氣體,如H2。
④ 安全瓶:在氣體的制取與性質驗證實驗中連接該裝置(瓶中不盛放任何試劑),可有效地防止倒吸,起到安全瓶的作用(此時廣口瓶中a管長度同b管)。
集氣瓶除用于收集氣體外,還可用于測量氣體體積等。
三、尾氣處理
有毒有害及易燃的氣體要進行尾氣的處理。如:HX、NH3、SO2、H2S、Cl2、NOx(NO2和NO)、CO、CH4等。
⒈ 方法:
尾氣處理要考慮氣體的性質。
方法有:直接排放、直接吸收、防倒吸吸收、燃燒處理
⑴ 直接排入空氣中:
主要是針對無毒、無害氣體的處理。如N2、O2、CO2等。
⑵ 轉化處理:
對于有毒、有害的氣體,尾氣必須用適當的溶液加以吸收(或點燃),使它們變為無毒、無害、無污染的物質,再排放到空氣中。如:
NO2、Cl2、SO2、NOx(NO2和NO)、H2S、Br2(蒸氣)等酸性有毒氣體常用NaOH等堿性溶液吸收;
NH3等堿性氣體可以用酸性溶液吸收;
HCl、NH3等易溶于水的氣體用水吸收;用倒置漏斗。
CO、H2、CH4等可燃性氣體常用點燃法或收集法處理;
SO2還可用溴水或酸性高錳酸鉀溶液吸收,尾氣H2S可用CuSO4或NaOH溶液吸收;Cl2、SO2等還能用裝有堿石灰的干燥管吸收。
氧化性氣體可以用還原性溶液吸收;
還原性氣體可以用氧化性溶液吸收。
還可以將尾氣收集到氣囊中。
㈡ 常見尾氣處理裝置-安全裝置及方法
常見的尾氣處理方法有溶液吸收法與點燃法。吸收裝置有:
①吸收型:
裝置A適用于吸收溶解度小的氣體,如Cl2、CO2等;裝置B、C可吸收溶解度大的氣體,如HCl、HBr、NH3等
②燃燒型:
適用于吸收可燃性的氣體,如CH4、CH2=CH2、H2、CO等
③貯存型:
適用于吸收有毒的氣體,如CO、NH3、H2S等
1.直接吸收
溶液吸收法與除雜原理相似,根據具體情況選擇吸收溶液,其一般思路如下:
① 酸性氣體可用堿性溶液吸收;
② 堿性氣體可用酸性溶液吸收;
③ 氧化性氣體可用還原性溶液吸收;
④ 還原性氣體可用氧化性溶液吸收;
⑤ 極易溶于水的物質可以用水吸收。
此外,在用溶液吸收法時要注意防止倒吸。
2.防止倒吸裝置的設計
在某些實驗中,由于吸收液的倒吸,會對實驗產生不良的影響,如玻璃儀器的炸裂,反應試劑的污染等,因此,在有關實驗中必須采取一定的措施防止吸收液的倒吸。
防止倒吸一般采用下列措施:
⑴ 切斷裝置:將有可能產生液體倒吸的密閉裝置系統切斷,以防止液體倒吸,如實驗室中制取氧氣、甲烷時,通常用排水法收集氣體,當實驗結束時,必須先從水槽中將導管拿出來,然后熄滅酒精燈。
⑵ 設置防護裝置:
① 倒立漏斗式:如上圖Ⅲ。這種裝置可以增大氣體與吸收液的接觸面積,有利于吸收液對氣體的吸收。當易溶性氣體被吸收液吸收時,導管內壓強減小,吸收液上升到漏斗中,由于漏斗容積較大,導致燒杯中液面下降,使漏斗口脫離液面,漏斗中的吸收液受自重力的作用又流回燒瓶內,從而防止吸收液的倒吸。對于易溶于水難溶于有機溶劑的氣體,氣體在有機溶劑不會倒吸。
② 肚容式:如上圖Ⅳ。當易溶于吸收液的氣體由干燥管末端進入吸收液被吸收后,導氣管內壓強減少,使吸收液倒吸進入干燥管的吸收液本身質量大于干燥管內外壓強差,吸收液受自身重量的作用又流回燒杯內,從而防止吸收液的倒吸。這種裝置與倒置漏斗很類似。
③ 蓄液式:如上圖Ⅴ。當吸收液發生倒吸時,倒吸進來的吸收液被預先設置的蓄液裝置貯存起來,以防止吸收液進入受熱儀器或反應容器。這種裝置又稱安全瓶。
④ 平衡壓強式:如上圖Ⅵ。為防止分液漏斗中的液體不能順利流出,用橡皮管連接成連通裝置;
⑤ 防堵塞安全裝置式:為防止反應體系中壓強減少,引起吸收液的倒吸,可以在密閉裝置系統中連接一個能與外界相通的裝置,起著自動調節系統內外壓強差的作用,防止溶液的倒吸。
⑥ 為防止粉末或糊狀物堵塞導氣管,可將棉花團置于導管口處。
⑦ 液封裝置:為防止氣體從長頸漏斗中逸出,可在發生裝置中的漏斗末端套住一只小試管
3.防污染安全裝置:
① 有毒、污染環境的氣體不能直接排放。
② 尾氣吸收要選擇合適的吸收劑和吸收裝置。
直接吸收:Cl2、H2S、NO2,裝置Ⅱ;
防倒吸:HCl、NH3、SO2,裝置Ⅳ;
常用吸收劑:水,NaOH溶液,硫酸銅溶液
③ 可燃性氣體且難用吸收劑吸收:燃燒處理或袋裝。如CO,裝置Ⅴ。
四、氣體制備實驗中應注意的安全問題
⑴ 爆炸:可燃性氣體的點燃、不純氣體受熱、氣體導管堵塞導致;
⑵ 炸裂:玻璃儀器的驟冷驟熱、受熱不均等導致;
⑶ 暴沸:大火加熱液體、受熱液體沸點低等導致;
⑷ 倒吸:氣體在用液體吸收或與液態試劑反應時,由于極易溶解或反應導致;
⑸ 堵塞:生成的蒸氣易凝結、生成氣體的同時產生粉塵等導致;
⑹ 空氣污染:生成的氣體有毒,缺少尾氣處理措施或措施不當導致。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