歲月輾轉成歌,時光流逝如花。轉眼,我們又站在時光交替的新起點上。回首過去,展望未來,讓我們一起回顧那些泛著星光的美好時刻。
對外開放與接待工作
深圳望野博物館2023年全年開放時間為311天,開放時間為周二至周日9:00~21:00,是市內首家夜間開放的博物館;深圳望野博物館2023年度免費接待參觀10680人次(其中青少年2306人次,境外觀眾58人次);輸出異地外展觀眾433367 人次。并多次接待來自全國各地和海外專程到訪的專家、學者、友人。
學術研究
2023年,望野博物館圍繞館藏文物和考古發掘,時刻關注學術前沿,積極開展各類相關學術研究,取得良好成績。
2023年《文物天地》總第382期 4月輯發表文章
2023年8月由文物出版社出版專著《》。
2023年《絲綢之路研究集刊(第九輯):粟特研究專號》,第105—126頁發表論文《》。
2023年10月19至20日,在國家文物局指導下,“瓷器起源、傳播與全球化”學術研討會在江西景德鎮御窯博物館舉行,來自22個國家和地區的世界知名文博機構、科研院所專家學者齊聚一堂,圍繞“歷史與考古”“交流與傳播”“收藏與展示”“科技與大數據”等四大主題展開深入交流研討。本館閻焰先生受邀參加會議,并發表學術演講《履道里白居易舊宅考古所獲窯器的域外交流溯源》。
2023年12月2日至3日,本館閻焰先生受邀參加霍州窯址考古與規劃專家座談會,就做好霍州窯考古研究、規劃保護工作進行交流。本次會議由山西省文物局指導,山西省考古研究院、中共霍州市委、霍州市人民政府主辦,霍州市文旅局和白龍鎮共同承辦。在霍州窯遺址發掘現場,專家們圍繞霍州窯燒制歷史、工藝技術、生產規模、遺址保護等工作進行推敲考究,對霍州窯細白瓷制品的薄俏造型和精湛工藝表示贊賞。
學術交流
2023年8月9日在日本東京后樂園,館長閻焰同日中友好會館中方代表理事黃星原先生會面,交流中國文化在日本的有效傳播和展覽呈現。
2023年8月16日在日本東京“靜嘉堂文庫美術館”,館長閻焰同靜嘉堂文庫美術館主任學藝員長谷川祥子女士會面,進行館藏品展覽使用和學術交流。
2023年8月17日在日本東京,館長閻焰同日本黃山美術社陳建中社長會面,洽談雙方中日聯合辦展事宜。
2023年8月18日在日本東京明治大學,館長閻焰同日本明治大學東亞石刻研究所所長氣賀澤保規先生會見,交流雙方合作研究課題的進度和研究論文集日本出版事宜。
展覽陳列
館內基本陳列為《枕中秘—中國古代枕具展》《握劍——血氣千年》古代劍器特展,滿足市民觀眾參觀需求。
2023年是癸卯兔年,新春來臨之際,由望野博物館主辦的 “癸卯兔精月華靈”——新歲吉喜展于2023年1月18日在深圳望野博物館開幕。展覽遴選了12件(組)館藏東漢至魏晉、唐、宋、金等時期的陶器、玉器、瓷器、蚌器、銅器、鏡子等多介質形態上的"兔文物",來呈現古代文物中蘊含的靈美“兔”形象。
為宣傳深圳“文化軟實力”及各省市文化交流,助力粵港澳大灣區文化建設,我館2023年度參與及策劃了六場外展:
1、2023年1月8日,由望野博物館主辦的“在松山湖望野博物館三樓展廳開幕,展出唐代宋代等各色茶具共84件(套)。展覽分為“素瓷雪色縹沫香—唐人吃茶”和“金渠體凈,只輪慢碾—宋人點茶”兩個單元。
2、2023年度“5·18國際博物館日”來臨之際,松山湖望野博物館聯合深圳望野博物館特籌備策劃推出《》。本次展覽共遴選61件硯器。展品時間從漢唐迄明清,硯質包括石、陶、磁、澄泥、青銅、銀等。尤其鄴城磚、中原泥磚、虢州澄泥、澤州澄泥、魯地柘溝、當陽峪絞胎等陶硯極具特色,對深刻理解舊磚干做,濕泥塑型有了科學的比排根據。其他產地石硯、青銅硯、咸通銀硯、窯器磁硯等,一并展現了硯器發展在各個歷史階段,工匠們獨特藝術審美和高超硯器制作成就。
3、2023年5月18日,展在鹽城市博物館開展。
此次展覽由中國文物交流中心、鹽城市文化廣電和旅游局、鹽城市燕舞集團有限公司指導;鹽城市博物館、鹽城市文化旅游投資發展有限公司主辦;河北博物院、山東博物館、定州博物館、深圳望野博物館、東莞市松山湖望野博物館支持,鹽城翰墨丹青文化發展有限公司承辦。展覽共計展出45件(套)深圳望野博物館藏精美宋代文物,向觀眾展示宋人的精致和風雅。自開展以來展覽受到鹽城本土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總觀展客流達296906人次。
4、2023年7月20日,由陽江市文化廣電旅游體育局指導,深圳望野博物館主辦,陽江市博物館、東莞松山湖望野博物館承辦的《》在陽江市博物館順利開展。展覽共展出70件(套)從先秦至明清的各色古代印章圖記。
5、深圳望野博物館館藏秦代青銅戈(銘文:十三年 蜀守顛造 西工昌丞)受邀參加2023年9月16日在中國國際設計博物館舉行2023漢字藝術三年展“東望西張”。本次展覽由中國藝術科技研究所指導,中國美術學院主辦,中國國際設計博物館與中國美術學院創新設計學院漢字設計創新研究所共同承辦,國家社科藝術學重大項目《漢字傳承與創新設計研究》課題組協辦。
6、2023年10月16日,《》展在松山湖望野博物館二樓展廳正式開展。展覽由東莞市松山湖望野博物館、東莞市可園博物館,深圳望野博物館主辦。展覽共遴選館藏日本著名畫家“月岡耕漁”于明治時代創作的20幅“能劇故事”系列作品出陳。這些作品靈感盡來自日本古典能樂劇的故事。
青少年活動與社會教育
深圳望野博物館聯合社會機構在龍華書城合作設立文博社教活動基地,每周日推出各種社教活動,豐富周邊社區兒童課余生活,共計舉辦活動19場。2023年,深圳望野博物館共策劃舉辦兩場深圳文化遺產風匯集市,總共展現了21項非遺文化和優秀傳統文化。2023年12月9日至12月31日,由深圳市龍華區文化廣電旅游體育局指導,聯合社會機構舉辦龍華區第十九屆創意十二月專項活動“先賢的智慧——中國古代設計”系列文創活動。
2023年1月18日至2月5日,我館與深圳市龍華區婦女兒童工作委員會合作舉辦“親子樂新春,瑞兔隨我行”新春兒童友好基地打卡行。
2023年3月20日,深圳望野博物館館長閻焰做客西安建筑科技大學雁塔校區建筑學院,以《張九齡家族墓和奈良正倉院所存同型大唐陶硯》為主題進行精彩演講。
2023年5月26日,深圳望野博物館館長閻焰做客覔書店東莞國貿店中心,講述并分享了自己從互聯網領域進入到文博領域工作二十余年來的心路歷程。他表示,大灣區這片沃土,讓望野博物館小木成林。
2023年3月5日,深圳望野博物館館長閻焰受邀做客“尚書吧”。以南山博物館展覽《浮槎萬里——中國古代陶瓷海上貿易展》為緣起,陪伴朋友們從波光粼粼的陶瓷海貿帆影中步入歷史煙云。
2023年6月10日,深圳望野博物館館長閻焰受邀做客“尚書吧”。以南山博物館展覽《晉國六百年——山西文物精華展》為緣起。回望2000余年至3000年前,河東大地,成王“桐葉封弟”,叔虞主唐,燮父改“晉”,其后霸業宏圖,至三家分晉的精彩故事。
2023年6月20日,深圳望野博物館館長閻焰受邀做客深圳·紅立方龍崗區青少年宮,開展講座:“美談——城市美育講堂”2023年首講《時間縫隙中的精靈—敬觀深圳文物之美》,帶領大家走入時空,回望過去,撥開厚重歷史帷幔,從縫隙中敬觀文物之美。
2023年9月10日,深圳望野博物館位于龍華書城的文博社教活動基地舉辦小小考古家活動——。
2023年9月17日,深圳望野博物館位于龍華書城的文博社教活動基地舉辦。
2023年9月24日,深圳望野博物館位于龍華書城的文博社教活動基地舉辦“小小藝術家活動——”。
2023年9月30日,深圳望野博物館位于龍華書城的文博社教活動基地舉辦“中秋特別活動——”。
2023年10月15日,深圳望野博物館位于龍華書城的文博社教活動基地舉辦“”集市活動。
2023年10月15日,深圳望野博物館位于龍華書城的文博社教活動基地舉辦“”活動體驗。
2023年10月22日,深圳望野博物館位于龍華書城的文博社教活動基地舉辦“”。
2023年10月29日,深圳望野博物館位于龍華書城的文博社教活動基地舉辦“”活動體驗。
2023年11月5日,深圳望野博物館位于龍華書城的文博社教活動基地舉辦“國畫扇面體驗”活動。
2023年11月19日,深圳望野博物館位于龍華書城的文博社教活動基地舉辦“”活動。
2023年11月26日,我館與龍華星河COCO City、昭月明文化投資咨詢(深圳)有限公司共同舉辦“。
2023年12月9日至12月31日,由深圳市龍華區文化廣電旅游體育局指導,博物館和社會機構聯合共同舉辦龍華區第十九屆創意十二月專項活動“”系列文創活動。
2023年12月,深圳望野博物館獲評2023年度“深圳十佳共享藝文空間”。
媒體報道
2023年1月13日,《晶報》發布報道:“望野十年是最美好的研習光陰之旅”。
2023年1月16日深圳商報發布報道:南書房夜話第十季第十八期活動舉行剖析“令人驚艷的金銀錯”。
2023年2月3日寶安日報發布報道:“穿越時空 與兔相遇”。
2023年3月8日《晶報》報道深圳望野博物館一級文物——紅綠彩鳳冠圣母像:耀世的容顏。
2023年3月9日《晶報》報道深圳望野博物館一級文物——紅綠彩托珠武士俑:奢華,或者質樸。
2023年3月9日《晶報》報道:文物非唯一文化物質 但它代表著城市形象。
2023年3月10日《晶報》報道深圳望野博物館一級文物——黑釉瀝線起筋蓋盒:不止于精致。
2023年3月13日《晶報》報道深圳望野博物館一級文物——紅綠彩財神像:恭喜發財。
2023年3月16日《晶報》報道深圳望野博物館一級文物——白瓷胡人控象燭臺:一個王朝的文化IP。
2023年3月17日《晶報》報道深圳望野博物館一級文物——紅綠彩呂洞賓像:像他一樣跨界。
2023年3月20日《晶報》報道深圳望野博物館一級文物——紅綠彩釋迦牟尼像:在人間。
2023年3月21日《晶報》報道深圳望野博物館一級文物:定窯刻詩文八方枕:用詩占領睡眠。
2023年3月22日《晶報》報道深圳望野博物館一級文物:紅綠彩文昌君像:手握書卷的神祇。
2023年3月23日《晶報》報道深圳望野博物館一級文物——白瓷兔耳蓋罐:喧賓奪主的兔子。
2023年3月24日《晶報》報道深圳望野博物館一級文物——紅綠彩貴婦像:時尚女子看過來。
2023年3月27日《晶報》報道深圳望野博物館一級文物——紅綠彩寒山拾得像:順著張繼的詩句上溯。
2023年3月29日《晶報》報道深圳望野博物館一級文物——夔鳳紋“風”形陶硯:階層的躍遷。
2023年3月30日《晶報》報道深圳望野博物館一級文物——紅綠彩漢鐘離像:點化年輕人。
2023年3月31日《晶報》報道深圳望野博物館一級文物——耀州窯素燒模印刻花碗:樸素的心。
2023年4月3日《晶報》報道深圳望野博物館一級文物——漢白玉彩繪貼金思惟菩薩像:有故事。
2023年4月4日《晶報》報道深圳望野博物館一級文物——紅綠彩手指白云彌勒佛像:包容與豁達。
2023年4月6日《晶報》報道深圳望野博物館一級文物——邢窯“盈”字款蓋罐:對一個漢字的想象。
2023年4月7日《晶報》報道深圳望野博物館一級文物——紅綠彩戲鳥童子像:自然教育。
2023年4月10日《晶報》報道深圳望野博物館一級文物——紅綠彩開光花卉紋長頸瓶:花朵與歷史。
2023年4月11日《晶報》報道深圳望野博物館一級文物——湖田窯青白瓷包銀扣四系罐:生活美學。
2023年4月12日《晶報》報道深圳望野博物館一級文物——紅綠彩童子讀書坐俑:兒童閱讀推廣人。
2023年4月13日《晶報》報道深圳望野博物館一級文物——雙語墓志銘:歷史的語言。
2023年4月19日《晶報》報道深圳望野博物館一級文物——紅綠彩舞蹈像:似乎有背景音樂傳來。
2023年4月20日《晶報》報道深圳望野博物館一級文物——白陶蓮花蓋辟雍硯:倒映古典中國。
2023年4月21日《晶報》報道深圳望野博物館一級文物——紅綠彩弈棋仕女像:美的段位。
2023年4月23日《晶報》報道深圳望野博物館一級文物——白瓷倉:盛世的證明。
2023年4月25日《晶報》報道深圳望野博物館一級文物——紅綠彩捕雀童子像:一個巨大的U盤。
2023年5月5日《晶報》報道深圳望野博物館一級文物——邢窯蓋壺:文化遠征的星辰大海。
2023年5月17日央視網報道江蘇:鹽城市博物館“518國際博物館日”雙展同開。
2023年5月17日東莞陽光新聞網報道:“相約5·18,博物館見”。
2023年5月17日鹽城新聞網報道:中西精品文物匯聚鹽城 共繪“文明互鑒”絢麗畫卷。
2023年5月18日《鹽城晚報》報道“中西精品文物匯聚鹽城共繪“文明互鑒”絢麗畫卷”。
2023年5月19日《深圳晚報》:“5·18”國際博物館日巡逛龍華博物館多個各具特色的主題博物館讓您過足癮。
2023年5月19日《深圳特區報》報道:當歷史文脈碰上“青春深圳”。
2023年5月19日龍華新聞在線報道:速來圍觀!龍華最新博物館清單及看展指南上新啦!
2023年5月20日《讀創》報道:走出灣區展示新時代文化擔當!深圳望野博物館參與舉辦“宋人的生活雅趣”展。
2023年5月24日鹽阜大眾報:報道浪漫大鹽城 文旅盛宴多——2023中國·鹽城丹頂鶴國際濕地生態旅游節系列活動精彩紛呈。
2023年5月24日鹽城晚報:浪漫大鹽城真的非常“嗨”。
2023年5月27日鹽城晚報:觀展覽 學彩繪 收獲知識和快樂。
2023年5月29日晶報報道“深圳之夜”第二場東莞站落幕 大灣區、大閱讀、大連接!故事繼續精彩。
2023年6月7日鹽城晚報: 鹽城的周末好戲連臺。
2023年6月18日讀創:龍崗區“美談—城市美育講堂”年度首場活動即將啟幕。
2023年6月21日南方+:觀深圳文物之美,龍崗“城市美育講堂”今年首講。
2023 年6月22日鹽城新聞網:鹽博復刻宋朝端午風韻 帶你“穿越”時空感受傳統文化魅力。
2023年6月25日鹽城晚報報道: 鹽博復刻宋朝端午風韻。
2023年6月26日鹽阜大眾報報道: 鹽城文旅“景”上添花。
2023年6月27日鹽阜大眾報報道賡續歷史文脈 書寫文博華章。
2023年7月8日博物館頭條發布廣東熱門博物館100強首次發布。
2023年7月20日陽江新聞NEWS:“印何累累” 70件先秦至明清的古代各色印章亮相我市。
2023年7月20日直播陽江: “印何累累” 70件先秦至明清的古代各色印章亮相我市。
2023年7月21日人民網:早安,陽江 | 又有新展!70余件印信帶你穿越回古代。
2023年7月22日陽江日報: 70余件古印章亮相市博物館。
2023年8月10日鹽阜大眾報:中國海鹽博物館開展暑期研學特色活動在“博物館一日學”里開眼界、長見識"。
2023年8月19日江蘇微旅游發布:博物知旅 | 十大熱搜展覽推薦——“今時明月照夢華”展出倒計時。
2023年9月20日寶安日報:龍華區關工委開展歷史文化專線研學活動引導青少年傳承傳統文化"。
2024年1月8日博物館頭條:廣東熱門博物館100強(2023第四季度)。
2023年10月25日中國文物報刊登“瓷器起源、傳播與全球化”學術研討會發言摘要。
2023年12月2日文旅中國發布2023年度深圳十佳公共文化藝術項目、十佳共享藝文空間評選結果及深圳市公共文化藝術項目、共享藝文空間推薦目錄入選名單公示。
2023年12月4日山西晚報文博山西:嚯!霍州窯,熠熠生光!
2023年12月8日晶報app報道觀眾招募:龍華區創意十二月專項活動——“館長講座——中國古代文物的設計和美學欣賞”。
2023年12月15日《晶報》報道:“鶴湖IP:從深圳龍崗,走向全國”。
2023年12月19日《深圳特區報》:2023年度深圳十佳公共文化藝術項目揭曉十佳共享藝文空間同時出爐。
2023年12月19日《深圳商報》:引導社會力量參與全民藝術普及——2023年度深圳十佳公共文化藝術項目、十佳共享藝文空間結果揭曉。
2023年12月19日《深圳晚報》:聯動社會力量 讓藝術浸潤市民生活——2023年度深圳十佳公共文化藝術項目、十佳共享藝文空間評選結果揭曉
2023年2月19日深圳新聞網:2023年度深圳十佳公共文化藝術項目、十佳共享藝文空間揭曉。
2023年2月16日深圳都市頻道《龍華十分》: 到望野博物館 看藏在文物里的“兔”。
2023年5月19日鹽城新聞網:樂游鹽博 遇見美好。
2023年7月20日陽江新聞NEWS :“印何累累” 70件先秦至明清的古代各色印章亮相我市。
2023年9月13日南方+: 視頻|300+文博大咖齊聚松山湖,共議博物館如何“面向未來”。
2023年12月4日霍州融媒:嚯!霍州窯,熠熠生光!
2023年12月18日羊城派:2023年度深圳十佳公共文化藝術項目、十佳共享藝文空間評選結果揭曉。
2023年12月26日《晶報》: 逛集市,觀展覽 一起感受這場“非遺嘉年華”的魅力。
2023年12月28日微信公眾號《博物館頭條》:全國博物館100大年度熱門展覽(新展特展)發布。
路雖遠,行則必至;事雖難,做則必成。
回首這一年,關于志愿者服務、黨建工作、學者來訪、仝仁交流、研學教育、職工培訓等許多方面都留下珍貴的回憶,這些珍貴的回憶都將化成涓涓溪流,匯入歷史長河。
值此年末,深謝一路支持望野博物館發展運營的朋友們,感謝大家的關心、支持和幫助!新的一年已然開啟,追夢的腳步將繼續迸發,望野博物館將繼續腳踏實地,勇毅前行!
“征文”與投稿?
我們希望聚合有生命力的與藝術、收藏、歷史研究相關的原創思想觀點、有獨特視角的學術見解,所以特別開放原創內容投稿通道。尤歡迎觀點新穎、論證縝密、文字精煉、引注完整的研究佳作,務求恪守學術道德,謝絕一稿多發。歡迎朋友們踴躍投稿。
投稿郵箱wymuseum@163.com
博物館開放時間
深圳:周二至周日 09:00-21:00,周一閉館
松山湖:周二至周日09:00-19:30,周一閉館
地址
深圳市龍華區龍華大道1377號龍華文化藝術中心三樓
東莞市松山湖禮智路1號松山湖望野博物館
電話
深圳:0755-81781731
松山湖:0769-22222975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