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能安邦勝敵者均號“武安”,“君”則是戰國時期,獨立于周王朝爵位之外的一種新爵號。然而,武安君這個爵位實在有毒,先秦時期先后有四人受封此爵位,雖然他們無一不是功勞卓著者,卻無一人能夠善終。
蘇秦:倡導六國合縱抗秦,后因刺殺重傷車裂
蘇秦是東周洛陽人,早年到齊國求學,拜鬼谷子為師,學成后游歷多年,卻始終沒有得到機會,最終窮困潦倒而歸。蘇秦苦心鉆研一年,揣摩出合縱連橫之術后,開始游歷各國,游說列國君主。
蘇秦先后游說周顯王和趙肅侯,但皆以失敗告終,最終來到了燕國,向燕文侯分析了燕國與趙國的形勢,建議燕文侯與趙國合縱抗秦,燕文侯認為蘇秦所言有理,于是資助蘇秦車馬金帛,讓其前去游說趙國。
蘇秦第二次來到趙國,向趙肅侯提出了六國合縱抗秦的主張,趙肅侯采納了蘇秦的主張,并派他游說其他諸侯國,此后蘇秦先后說服韓國、魏國、齊國、楚國,于是六國結成合縱,蘇秦則被任命為從約長,并擔任六國之相。合縱成功后,蘇秦向趙肅侯復命,被趙肅侯封為武安君。
秦國為破壞合縱,派使者犀首說服齊、魏攻打趙國,趙肅侯遷怒于蘇秦,蘇秦遂以游說燕易王為由離開趙國,合縱盟約就此瓦解。后來,齊國大舉攻燕,蘇秦便替燕易王在齊國為間諜,后齊國大夫為爭寵,爭相刺殺蘇秦,蘇秦重傷垂死之際,要求齊王以“幫助燕國在齊國從事反間活動”為名,將他車裂于市,并懸賞行刺之人以使賊人出現。齊王依計行事,抓住兇手并誅殺。
白起:擔任秦軍主將三十余載,屢戰屢勝最終卻被賜死
白起又名公孫起,為秦國郿邑人,白起生活的年代,正是秦國經歷商鞅變法之后,國力日漸強盛的時期。秦昭襄王十二年(前295年),秦國制定了東進攻打三晉,圖謀天下的戰略,而白起也因“善用兵”而受到丞相魏冉的舉薦,逐漸受到重用。
秦昭襄王十四年(前293年),韓魏和東周聯軍扼守崤函,以阻秦國東進,白起先率軍擊敗東周軍,后與韓魏聯軍戰于伊闕,以十二萬軍隊全殲韓魏二十四萬大軍,韓魏兩國被迫割地求和,白起一戰成名。
此后,白起多次帶兵出戰,多次擊敗三晉,殺敵奪城無數,三晉被嚴重削弱,之后秦國戰略重心轉向南方楚國,白起先是于昭襄王二十七年(前280年)奪取楚國黔中郡,迫使楚國割讓上庸和漢北之地,次年又率軍水灌鄢城,攻占郢都,楚軍潰不成軍。戰后,秦昭襄王以白起能撫養軍士,戰必克,得百姓安集,加封白起為“武安君”。
擊敗楚國之后,秦國戰略重心再度轉向北方,此后白起又多次率軍連敗韓魏,并最終與趙國決戰于長平,一戰殲滅趙軍四十五萬,趙國因此元氣大傷。不過,長平之戰后,白起卻與丞相范雎矛盾激化,再加上秦昭襄王開始清除朝中的楚國勢力,白起最終被昭襄王所猜忌。
秦昭襄王四十八年(前259年),秦王派兵攻打邯鄲,白起卻極力勸阻,失敗后稱病。次年,王陵攻打邯鄲不利,意圖起用白起,白起仍然堅持不宜出戰。秦軍戰敗于邯鄲后,昭襄王遷怒于白起,先將其貶黜為士伍,放逐至陰密,后又賜死于杜郵。
李牧:率兵多次抵御擊敗秦國,后因反間計被趙王處死
李牧是趙國柏仁人,早年長期駐守雁門郡,率兵防御匈奴,曾用計大敗匈奴,殺死十多萬人馬,又攻滅襜襤、擊敗東胡、收降林胡。李牧一戰而令匈奴膽寒,自此十余年不敢再接近趙國邊境。
秦王政元年(前246年)前后,李牧被調回邯鄲任職,此后逐漸受到重用,在樂乘逃走、廉頗出走之后,在人才凋零的情況下,李牧成為朝中重臣,后曾率兵攻取燕國武遂。
秦王政十三年(前234年),秦將桓齮攻占趙國平陽、武城,斬殺趙將扈輒以及兵馬十余萬。次年,桓齮又率軍東出上黨,深入趙國后方,先后攻占赤麗、宜安,形勢危急之下,趙王遷從雁門調回李牧,任命為大將軍,使其率軍抵御秦軍,并在“肥之戰”中大敗秦軍。戰后,趙王遷稱“李牧為寡人的白起啊”,于是封李牧為武安君。
秦王政十五年(前232年),李牧又在“番吾之戰”中擊敗秦軍。
秦王政十八年(前229年),發動統一戰爭的秦始皇,在攻滅韓國后,又派大將王翦攻打趙國,趙王遷則派李牧率軍抵御秦軍。王翦知道李牧不除,秦軍難以獲勝,于是使用反間計,收買趙王遷的近臣郭開,向趙王進讒言說李牧勾結秦軍準備背叛趙國,趙王遷信以為真,于是派人將李牧處死。趙國自毀長城后,王翦猛攻大敗趙軍,俘虜趙王遷。
項燕:率軍擊敗秦將李信,次年敗于王翦戰死
項燕是楚國下相人,乃周王族姬姓項國后代,項國被魯國攻滅后,家族遂以國名為姓。項氏世代為楚國將領,戰國時期楚國依舊保留了世卿世祿制特點,于是項燕便也順理成章的成為了楚國將領。
秦王政二十二年(前225年),秦將李信率領二十萬大軍進攻楚國,兵鋒直指楚國都城壽春。然而,就在秦軍連戰連捷之際,秦國大臣昌平君卻以楚國公子身份,于秦軍后方的郢陳發動叛亂,為了避免腹背受敵,李信只能轉向西北進攻郢陳。
項燕則率領楚軍尾隨在秦軍之后,三天三夜不停宿休息,然后趁秦軍疲憊之機發動反擊,攻入秦軍兩個營地,斬殺七個都尉,李信兵敗損失慘重,只能率領殘部退回秦國。戰后,項燕因為此戰之功,受封武安君。
秦王政二十三年(前224年),秦國大將王翦又率60萬大軍再攻楚國,楚國則集中全部兵力,由項燕統率抵抗秦軍。王翦抵達前線后卻只與楚軍對峙,而從不與楚軍交鋒。楚軍求戰不得,士氣逐漸懈怠,項燕無奈只能撤軍,王翦于是趁機率軍追擊,對楚軍發動猛攻,最終大敗楚軍,一路追擊至蘄縣之南,項燕戰死,楚軍潰敗而逃,楚國隨之滅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