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量子力學里就不一樣的了,量子力學的基本原理就是微觀粒子可能處在疊加態,這種狀態是不確定的,例如電子可以同時處于兩個不同的地點,可能在A點存在也可能在B點存在,電子的狀態是在A點又不在A點的疊加可能有很多人不理解這樣的狀態,有人可能會說:你的媽媽既在客廳又不在客廳,到底在不在,你看一眼不就知道了?但是量子力學恰好就認為:你要去看媽媽在不在,你就實施了觀測的動作,你一觀測,媽媽的存在狀態就坍縮了,就從原來的在客廳又不在客廳的疊加狀態,一下子變成在客廳或者不在客廳的唯一狀態了。根據剛才提到的量子力學的疊加原理,沒有觀測的時候,原子核是處于已經衰變和沒有衰變的疊加狀態,就是既可能衰變也可能不衰變,而這個時候貓的狀態時可能活著也可能死了,也就是說貓也處于這種既死又活的疊加狀態,但是貓可能處于這種狀態嗎?
量子力學是自然科學史上被實驗證明最精確的一個理論,但是量子的觀念沒有人能夠理解,連量子力學的創始人愛因斯坦和波爾都不能理解,為什么這樣說?
因為從小學自然科學的我們都知道,意識是被科學拒之門外的,唯恐避而不及的,同時我們也都知道一句老話:科學研究的是不以人的意識為轉移的客觀規律。但是人類發展到今天發現,意識是規避不了的,意識不能排除在客觀世界之外,一定要把意識加進去我們才能認識搞懂它。
舉個例子,比如說你的媽媽在客廳里面,或者說不在客廳里面,兩者必然有一個是對的,要么在客廳要么不在客廳,這就是普通人的關于狀態的概念,一般人認為客觀物體一定要有一個確定的空間位置,而且這種存在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是客觀的,而且是天經地義的。
或許也有人會說,這是在詭辯。那么先來看一個著名的關于量子力學的實驗:”薛定諤“的貓,估計不少人都聽說過。薛定諤與很多人一樣覺得不可能,想去推翻量子力學的疊加態,結果反而證明了物質世界和意識不可分開,實驗室這樣的。
把一只貓放進一個封閉的盒子里,然后把這個盒子接到一個裝置上,這個裝置包含一個原子核和一個毒氣設施,原子核有50%的可能性發生衰變,衰變的時候就會發射出一個粒子來,這個粒子一發出來了就會觸發毒氣設施,毒氣一觸發就會殺死這只貓,這是他想象中的一個實驗。
有人可能會說,打開盒子看一下不就行了?但是打開盒子一看就是做了觀測動作,貓就只能是死或者活了。
這個問題一提出來,物理學家都驚呆了,原以為只有微觀世界才有這種疊加狀態,如今宏觀世界也一樣了,貓不就是這樣嗎?有一只既死又活的貓!
量子力學的基礎就是從不確定的狀態變成確定的狀態一定要有意識參與,這就是量子通信真正的奧秘所在,叫做“量子糾纏”。打個比方,從北京買了一副手套,把手套中的一只郵寄到上海,另一只郵寄到紐約,那么郵寄到上海的是左手套還是右手套呢?誰都不知道。如果紐約的人收到了打開一看是左手的,那么上海的人不用看就知道收到的是右手的!
這就是規則,一旦郵寄出去了,郵寄的過程中不確定,但是一個人只要觀測了他收到的手套是左手還是右手,另一個人不用觀測就知道了,這就是糾纏的一個例子。
量子力學大量實驗證明,如果把同一個量子體系分開成幾個部分,在為檢測之前,我們永遠不知道這些部分的準確狀態,如果檢測出其中之一的狀態,在這瞬間其他部分立即調整自己的狀態與之對應!
引申到量子力學的信號傳輸,如果一位女士和一位男士相距很遠,一個在地球一個在火星上,他們就可以用量子糾纏來傳輸信息,女士有光子A,男士有光子B,而光子A和光子B處于糾纏狀態,對A光子施加的任何作用或任何信息,B光子都能馬上收到,速度遠遠高于光速,而愛因斯坦甚至拒絕承認這種遠高于光速的瞬間傳送,稱之為“幽靈的超距作用”,但事實證明,愛因斯坦錯了,這種瞬間傳輸確實存在,而且可以預見的是,量子力學的這種“量子糾纏”會給人類帶來超乎想象的影響!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