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姚茂敦
在某平臺上,有網友問:每天堅持讀書,最大的收獲是什么?
回答可謂五花八門,其中有嚴肅的,也有搞怪戲謔的,讓我多少有點感到意外的是,99%的人,哪怕是承認自己不愛讀書的人,均認為讀書的好處很多,沒事應該多讀書。
本人長期混跡于圖書圈,根據個人觀察,一個人每天堅持讀書,至少有三大主要收獲。
第一、知識面變得更寬。
所謂足不出戶,也能知曉天下事。這個方面,臺灣著名作家、文史學者李敖是其中的代表人物。
他在寫《北京法源寺》一書時,從未到過該寺,但《北京法源寺》出版后,大受歡迎,該寺得以名聲大噪,迎來無數人尋幽探古。
法源寺位于北京市西城區法源寺前街7號,始建于唐貞觀十九年(645年),清雍正十一年(1735年)重修,是北京較古老的名剎之一。該寺建筑規模宏大,不僅是北京城內歷史悠久的古剎,也是中國佛學院、中國佛教圖書文物館所在地。
李敖大師未到過法源寺,卻能寫出令人驚嘆的作品,歸根結底是因為他幾十年如一日,堅持閱讀,博覽群書,人文及歷史功底深厚。
毫無疑問,每天堅持讀書,可以讓我們的知識面變得更廣,即便端坐家中,亦可游歷全球各國,縱覽千年文明,把握社會進步的時代脈搏。
第二、讓人變得更自信。
有句話說,錢壯人膽。此話雖然有一定的道理,但知識的威力同樣巨大。
通常情況下,一個人要想變成有錢人,難度極大,因為涉及到的因素太多了,包括時間,資源,人脈,能力,機遇等主客觀因素,隨便一個環節出問題,都達不到“小目標”。但想變得一個知識淵博的人,相對容易實現,且成本低廉。
大家有無發現一個現象:很多人極度不自信。其實,除了缺錢,不自信的人知識也極其匱乏。
一旦一個人對社會現象,甚至對身邊的普通事情都看不懂,想不明白,自然對現狀和未來心生恐懼,自信也就無從建立。
第三、讓人變得心平氣和。
大家可能有一個直觀感受,身邊不怎么讀書的人,脾氣火爆,動不動就發火生氣,喜歡與人爭得面紅耳赤。
相反,讀書多的人,很少與人吵架置氣。為什么?
其實背后的原因并不復雜,主要是因為愛讀書的人,會在書中學到先人或高人的處事方法,能夠通過紛紛擾擾的現象看透事情本質,明白很多做人的道理,心胸也會更寬廣,整個人的心態會變得更平和,自然不太容易生氣!
其實,每天堅持讀書的好處或收獲還有很多,比如提高我們解決問題的能力,提升邏輯思維、表達和寫作能力等等,但以上三點,是極為明顯的。
說到讀書,特別推薦一本剛剛上市的書,書名叫《洞見力》,這本書由本人策劃,作者系暢銷書作趙海民老師,該書的內容很有指導性和實戰性,可以幫助我們比別人看得更遠,更準,做得更好,提高我們的核心競爭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