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姚茂敦(財商研究專家 兒童作家)
有媒體報道,春節前后,不少銀行盯上孩子的壓歲錢,紛紛推出兒童專屬銀行卡等產品,那么,如何看待此事呢?
個人認為,從商業角度來看,銀行盯上孩子的壓歲錢,推出專屬產品,是正常的商業行為。從教育的角度出發,如今的父母也有意培養孩子的理財能力。總體來說,銀行此舉好處多多。
第一個好處:孩子對金錢有一定的認識。
金錢本身是中性的東西,因為獲取的方法和使用目的不同,才會產生不同的后果。比如,一個積極向上的人合法賺錢,養活自己和家人,滿足日常生活需求,是完全正當的,理應得到鼓勵和支持。如果一個人為了賺錢,鋌而走險,惡意侵犯他人和社會利益,應該唾棄。
其實,父母不必擔心孩子認識金錢后,會變成鉆錢眼,勢利眼。相反,提前對金錢有一定的認識,反而利于破除對金錢的迷信和崇拜,樹立起正確的金錢觀。
第二個好處:利于增強孩子的儲蓄意識。
大多數孩子對金錢沒什么概念,以為隨時可以拿到,并不了解父母賺錢的難處,而銀行針對“壓歲錢”的營銷活動,包括定制專屬銀行卡和專屬存款產品,并無毛病。
有銀行推出了兒童卡和寶貝金,可以在任一網點柜面開立兒童卡和寶貝金賬戶、建立監護人關系后,可將兒童卡綁定至監護人手機銀行下。此舉可以幫助孩子建立儲蓄意識,養成儲蓄的良好習慣,而不是花錢似流水。
至于有人認為,銀行推出兒童專屬銀行卡和產品,意在“放長線釣大魚”,這個說法太矯情。一個正常的社會,本來就應該針對兒童,老人,成年人等不同群體,開發不同層次的產品。試問:難道忽視孩子的需求就好?
第三個好處:幫助樹立孩子的責任意識。
過去,很多父母對于孩子的壓歲錢管理粗暴,不是直接沒收,就是借口暫時管理,最后全部用完,這兩種方法都會讓孩子覺得父母太霸道。
按理,長輩給孩子的壓歲錢,本質上是孩子的物品,孩子有權獨立處理。只不過有些孩子的年齡太小,不懂得合理使用,父母暫時管理,也是正常的。但需要提醒的是,暫管不代表可以完全代替孩子對壓歲錢合理使用決策權。
正確的做法是,年齡大一點的孩子,父母可以把使用壓歲錢的決策權還給孩子,并引導孩子合理使用。而對于小一點的孩子,則可以建立一個賬戶或收支表,對每一筆開支進行記錄,讓孩子參與管理自己的壓歲錢。
父母必須讓孩子明白,壓歲錢的決策權對應著相應的責任,而不是隨心所欲。
關于如何培養孩子的財商意識,我專門創作了多套少兒財商書,其中最新的叫《錢小兔學經濟》,一套5冊,每冊一個主題,適合年輕的父母和孩子親子共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