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三餐,每頓都會準備的非常豐盛,餐具清洗成了我們日常生活必須做的家務,但是,你真的會洗碗嗎?大量堆積的碗筷,如何快速、安全地清洗呢?
許多人都認為洗碗只要把表面的污漬清洗干凈即可。更深入一點的,認為只要去除了油污,碗筷看起來潔凈就行了,但其實這是人們對于洗碗的一個認識誤區。能用水沖洗干凈的污漬、油污只是附著在表面,許多細菌都會附著在木筷子、洗碗布等器具上,如果不盡快清理干凈細菌會快速繁殖,再度使用恐對健康有害。
很多家長關心如何去洗寶寶的奶瓶和餐具,包括大人用的餐具,不用洗潔劑感覺洗不干凈;用了又擔心沖不干凈。
其實,洗碗這件事情可以很復雜。也可以很簡單
一、洗碗中的學問
別看洗碗只是一件簡單的事情,其實洗碗里具有很多的學問。
那么應該怎樣洗碗才最干凈呢?
⒈ 要選擇一款能夠有效去除細菌的洗潔精品牌。
洗潔精是和我們餐盤接觸最多的洗滌用品,它的安全問題,也是我們值得去關注的。
特別是家里有孕婦、嬰兒的家庭,更應該重視,一些劣質洗潔精含有表面活性劑,表面活性劑是強內分泌干擾物,具有類似雌激素的作用,影響人類生殖發育能力,在環境中不易降解。
洗碗常用的洗潔精是大分子物質,使用后或多或少都會殘留在餐具上,影響身體健康。用最傳統的洗碗法,更天然、健康,能有效減少化學殘留。
能高效去菌的洗潔精品牌不多,立白鹽潔洗潔精就是其中一個。立白鹽潔洗潔精中精煉礦物鹽,有效除菌,減少筷子、洗碗布布菌斑形成。因為立白鹽潔洗潔精中添加精煉礦物鹽,是采自深海的原生態礦物石,竹筒封裝高溫煅燒制成,不是工業化工制品,天然綠色安全健康。鹽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鈉,氯化鈉在水中能微電離成鹽酸,同時礦物鹽中還含有氟。鹽酸和氟都能有消毒殺菌功效,能夠有效殺除大腸桿菌(會引起腹瀉)和金黃色葡萄球菌(會引起食物中毒、皮膚化膿等)。有了它,所有細菌都無所遁形。
⒉ 淘米水代替洗潔精
用小蘇打洗碗、去油污、除臭效果都很好;淘米水、煮面湯別急著倒掉,它們是天然的洗潔精,可直接用來刷碗;將檸檬皮泡在水和白醋中,可以制成洗滌劑,去除玻璃器皿、瓷碗上面的油污。如果必須使用洗潔精,最好選擇起泡多的產品,或將其充分稀釋后使用,以免使用過量。
⒊ 洗碗布要勤加更換。
定時更換洗碗布有利于減少細菌在碗具上的殘留,因為潮濕的洗碗布上往往會附著許多細菌,這些細菌在每次洗碗時都有可能轉移到碗具上。
⒋ 洗前用紙擦掉油
先用衛生紙擦掉油污(油多的碗筷要多擦兩遍),再用熱水沖洗,即可輕松洗凈
⒌ 碗具要勤清洗和及時清洗。
有的人習慣將碗具放置很久才去清洗,這樣就給細菌的繁殖提供了時間,所以我們應該養成習慣,一使用完碗具就立即清洗干凈。
⒍ 碗具清洗結束要瀝干水。
潮濕的環境是細菌最容易生存的場所,所以要盡量使碗具保持干爽。
⒎ 此外,還應注意做菜順序,減少洗潔精的使用機會。
比如先炒油多的菜,這樣做后面的菜或熬湯時,就不需要重新刷洗或再加很多的油了;需要紅燒、燉、鹵的菜,應該放在最后做,以免鍋變得黏膩,增加洗滌次數。
二、洗碗的技術
作為家用人力洗碗機,洗碗的竅門是什么呢?
⒈ 首先,要明確為什么洗碗
首先提醒大家,不要把去污和消毒混為一談。
以洗衣服為例,洗的過程重在去污,讓衣服變得更美觀,而消毒則取決于之后的烘干或者晾曬過程。
洗碗也是一樣,餐具上是沒什么毒的,也不用消。絕大部分的洗潔劑里面就三種東西:表面活性劑、水、各種味道的香精。后兩個略過,表面活性劑的作用類似于聯合國秘書長這種和事老,一頭親水,一頭親油,能讓不互溶的水和油混到一起去。說白了,洗潔劑可以看作肥皂水。
洗潔劑的工作也就是去除難溶于水的污垢,主要是油。不需要消毒殺菌,而是防止飯菜殘留在餐具上滋生細菌。即便是有些洗潔劑里面加了一些據說可以殺菌的添加劑,比如海鹽之類的,其實效果也很差。換一個角度來思考,剛吃完的飯碗里面如果有那么多菌要殺,不是很恐怖的事情么?
⒉ 其次,如何清洗
如果你面對的洗碗槽里面是紅油火鍋,或者是回鍋肉這種級別的餐具,那么就老實用洗潔劑吧。但如果只是日常飯菜餐具,還有一種好用、安心、簡單的洗碗工具:熱水。
除了清除油脂外,相比冷水,熱水在洗碗上面還有其他的優勢:
⑴ 更容易軟化和清除頑固的飯干等污垢;
⑵ 一點點的殺菌效果,因為時間和溫度限制,不會太多,除非你用熱水浸泡或者煮餐具;
⑶ 熱水會比冷水更容易蒸發,因此干的更快,有助于減少細菌滋生的機會
通常來說,水溫越高效果越好。一些國外餐館會用超過70攝氏度的熱水,洗碗工戴上專用手套,洗碗又快又好。但家里不需要這么高要求,40度上下就可以了,自己感覺一下不會燙手,又能去油就可以,不需要戴手套,也方便用手感知碗是否洗干凈。
碗碟很難用冷水洗干凈,其中主要的問題是油脂粘度太高,但是當溫度升高,油脂粘度下降,更容易被水沖走或者擦掉。對于大部分餐具熱水加上洗碗布就足夠清洗干凈了,如果你家的餐具經常用熱水洗不干凈,請反思一下做菜是否太過油膩,這對身體健康不好。
⒊ 最后,檢測是否洗干凈的方法
判定洗出來的器皿是否干凈的方法很簡單:用眼看。
如果你洗得足夠干凈了,就會出現“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
如果洗完的器皿上面有水紋或者掛著水珠,烘干完的器皿上面有水印,就是不夠干凈。所以當化學家喝紅酒搖晃看到掛杯,第一反應一定是杯子臟了。
那么,為什么“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會成為器皿被洗干凈了的標準呢?我們還得先從浸潤性說起。
所謂浸潤性,指的是一種液體在固體表面鋪展的能力。比如液體在固體表面會有接觸角,而這個角度的數值取決于液體和固體間的親和力。當液體和固體間有較強的親和力時,此時稱其為浸潤;而如果液體和固體間的親和力較弱,則此時稱其為不浸潤。
當這個液體是水時,則浸潤與否取決于固體表面是親水的還是疏水的。在親水固體表面就會浸潤,水會鋪開,比如說藍寶石、玻璃等就是這一類情形。而在疏水固體表面就不浸潤,水會形成水滴,比如塑料、有機玻璃、油脂等就是這一類情形。
一般實驗室中用的燒杯、量筒以及移液管等等,都是玻璃材質的,所以都是親水的。那么如果它們絕對干凈的話,水在其表面就應該鋪開,而不應“聚集成滴,成股流下”;如果聚集成滴了,就說明那個位置可能有些油性物質。
洗家里的碗比起實驗室里裝各種物質的奇怪器皿要簡單太多,判斷起來也更輕松,洗的過程中用手感受一下是否還有附著物或者油膩,干了之后看是否有水痕就可以了。
⒋ “少量多次”節水且洗滌效率高
洗滌餐具時,每次用較少量的水多洗幾次,比用較大量的水少洗幾次的效果好,即所謂“少量多次”。同時,如果每次附著的液體量越少,則越易洗干凈。所以每次洗滌時,應盡可能將前次洗滌的液體傾倒干。這樣,既可節省用水,也可節省時間,提高洗滌效率,而且所洗的餐具也最干凈。
從對水資源保護的角度出發,一直開著水龍頭洗碗是一件很浪費水的事情。所以我們的建議是,如果餐具多到慘劇的地步,就先浸泡在洗潔劑水中,然后沖洗;如果不多,可以使用洗潔劑分階段洗碗,或者不使用洗潔劑用熱水。后者因為效率更高也可以節約用水。
目前,北京家庭日均洗碗用水37升,上海家庭日均71升,70%的家庭都是一直開著水龍頭洗碗,還有大量的節水潛力可挖。還有不需要擔心熱水太貴,就算不計算因為效率提高而減少的用水量,一個月也就多花幾元人民幣吧。
三、洗碗與洗碗布
⒈ 洗碗布比馬桶坐墊還臟?
把洗碗布洗干凈就行了,只要不破舊就沒必要更換。其實,看似不起眼的洗碗布,其實,在洗滌餐具過程中還有一些值得思考的問題。
一項廚房衛生調查表明,洗碗布普遍存在細菌數量過高的問題,容易引起餐具的二次污染,很值得關注。中華預防醫學會曾經組織了一項調查,在北京和上海兩地,隨機選34個1000戶以上的大型小區,通過洗碗布以舊換新的方式,將1100多塊舊的洗碗布(海綿、棉布、毛巾3類)送到疾控部門檢測。
檢測數據令人大吃一驚:單塊洗碗布的細菌總數,最高的約5000億個!在細菌種類方面,實驗收集到的洗碗布樣品中,共檢測出19種細菌(及真菌)菌種,如大腸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松鼠葡萄球菌、念珠菌(真菌)、沙門氏菌、鏈球菌等,這些都可感染人體并引發多種疾病,甚至在嚴重情況下會危及生命。
有研究顯示,20%的洗碗布內都隱藏著如大腸桿菌、沙門氏菌等足以導致疾病的細菌。特別是夏天,部分清潔不夠的洗碗布更會滋生大量細菌,讓餐具在洗滌過程中因為與洗碗布接觸而“交叉感染”,非但起不了清潔作用,更可能造成“二次污染”。
洗碗布上的細菌怎么會這么多呢?這是因為洗碗布每天都要和碗筷、茶杯、鍋碗瓢盆等親密接觸,肉屑、菜渣、油污和洗潔精的殘跡,或多或少地都會遺留在洗碗布上。而且洗碗布用得越久含菌數就越多。特別是夏天,清潔不夠的洗碗布更會孳生大量細菌。有調查顯示,用肥皂或洗潔精清洗過的洗碗布,20%的細菌仍會存留,而經過6個小時的放置,細菌數又會增加1倍。因此對洗碗布問題應該高度重視。
因此,每天刷完鍋碗瓢盆后,應該將洗碗布打上肥皂,用清水徹底沖洗,然后掛在通風處自然晾干。如果有條件的話,在每餐過后,最好將洗凈的洗碗布放在微波爐里用中高火加熱兩分鐘。將微波爐打到高火兩分鐘,就可以殺死或者抑制超過99%的細菌、病毒和寄生蟲。因此,最好每兩天將洗碗布加熱消毒一次。不過,即使這些都做到了,也最好每月更換一次,以更好地保障家人健康。
⒉ 建議每家廚房至少有4塊抹布
有些人用一塊抹布到處擦,既擦灶臺,又擦鍋盆碗筷,這塊抹布就是污染源。廚房中的抹布必須按需求分開使用,各司其職。有關專家建議:每家廚房至少要有4塊抹布,一塊洗碗,一塊擦鍋灶,一塊擦熟食砧板,一塊擦餐桌,并在用完后用肥皂水或消毒劑洗凈晾干,臟的抹布要及時調換,以免細菌滋生。抹布要勤洗勤煮,保持干燥,定期消毒。
⒊ 選擇什么樣的洗碗布好呢
最好選擇親水性和排油性較強的純木纖維洗碗布。木質纖維產品可以自由地吸收并蒸發水分,具有極強的吸水性和排油去污能力,特別是吸水透氣性優于傳統棉織物,具有抗菌保健、清除異味、自清自潔的功能,觸感柔軟,不板結變硬,這些特點能保障木質纖維的洗碗布細菌交叉感染的可能性更低。
化纖類洗碗布中的油污很難清洗,易生病菌,使用后易發滑、發臭、發膩、發硬。棉織類洗碗布含糖脂,易生病菌,使用后也發滑、發臭、發硬。
最好不要選擇化纖質地的或鋼絲球。因為化學纖維和鋼絲球碎屑還容易粘在餐具上,隨食物一起進入并滯留在人體的胃腸道內,刺激或誘發胃腸道疾病。
此外,干絲瓜絡、白色舊毛巾及洗干凈的舊口罩也是不錯的選擇。
四、注意科學地給廚房用布和餐具消毒
下面介紹幾種消毒方法。
⑴ 蒸煮:蒸煮是首選的消毒方法。蒸煮能使細菌的蛋白質凝固變性,大多數病原體經過15~30分鐘的蒸煮均會死亡。消毒時間應從水沸后開始計算,煮沸時要注意所有器物須完全浸泡在水中。
⑵ 蒸汽消毒:將餐具清洗干凈后放到一個干凈的大蒸籠屜上,水沸后蒸20~30分鐘即可。
⑶ 煮沸消毒:將餐具洗干凈后,放入鍋中加水煮沸30分鐘。水的深度要沒過餐具。
⑷ 使用消毒柜:目前市場上出售的消毒柜使用起來較為方便和可靠,比較適合家庭使用。不過要注意,在放入消毒柜前應將餐具清洗干凈,使用消毒柜時一定要嚴格按照說明書的要求去操作,不要隨意縮短消毒時間。
⑸ 化學方法消毒:適用于不耐高溫的餐具,可以使用含氯消毒劑(如84消毒液)或高錳酸鉀等,但要浸泡一定的時間(10~15分鐘),才可達到消毒效果。浸泡之后應使用流動水徹底清除餐具表面上殘留的消毒劑。
⑹ 太陽光紫外線消毒:太陽光紫外線具有較強的殺菌能力,當上述方法不能采用時,可以將餐具洗凈后,在烈日下暴曬40分鐘以上。注意,暴曬時不要被灰塵和蚊蠅污染,否則跟沒消毒一樣。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