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陳魯豫的電影沙發(lyyy_scndgs)
回頭看,賈玲覺得自己挺好的。
“其實我走到現在不是因為這一年,是因為這42年”。
她給自己的電影寫了一首歌,叫《一切都來得及》,里面她這樣寫道:
一切都來得及,現在就愛自己。
文|鴿子
01
新作《熱辣滾燙》正式上映前,賈玲一直在努力藏住自己。
她知道,“瘦了100斤的賈玲”很難不成為一個話題,她也理解觀眾的好奇,可在電影播出前,她不想這樣的話題掩蓋了電影本身要表達的東西。
她能想象太多的場景,大家會問她——關于胖瘦,關于瘦了100斤,關于食譜,關于健身計劃……而這一系列的問題,當時的她無力抵御,她覺得等電影上映后,她心里才有底氣。
在她心里,這部電影無關減肥,甚至無關拳擊,她希望她想要通過電影表達的東西,能被觀眾看到。
在電影上映19天前,《魯豫有約一日行》采訪了賈玲。而在那之前,魯豫已經在賈玲的公司看完了《熱辣滾燙》。
盡管在看電影當天她們已經碰過面,也就電影簡單聊過,采訪的時候,賈玲還是忍不住問魯豫:看完電影是什么感受?這感受是不是來自于我瘦了100斤?
“這件事情對我來說太重要了”。
她的好朋友謝楠,在看電影之前總是說好想看看她現在一身腱子肉的樣子,可等看完了電影,她不再那么關注她的身材,而是給她發微信說,自己要報名去學一直想學的表演。
這樣的時刻讓她覺得好快樂。
賈玲一直覺得,觀眾就像是她的朋友。是他們把胖乎乎的她慢慢捧到了一個很可愛的位置上,她不想失去他們。
每次做點什么,她腦子里總會有這樣的一個場景,她牽著朋友的手和Ta分享——
比如拍《你好,李煥英》,她會說:你看,這個是我媽;
比如拍《熱辣滾燙》,她會說:你看,我發現這里有朵花,特別好聞,你過來聞一下。
電影里有個橋段,賈玲飾演的樂瑩問爸爸:如果你有兩個蘋果,一個大的,一個小的,朋友跟你要,你給哪個?
樂瑩的答案是,以前兩個都給,現在會看心情。
那賈玲的答案呢?
她希望未來的日子里,我們都能“看心情”。
02
過去這一年,對賈玲來說格外漫長。
用魯豫的話來說:這一年,她做的是導演、演員,再加上一個健身狂人所有的工作。
她的教練常和她說:我們挑好地方練。
腿臀、胸肌、胳膊、背……一周一個循環,那種痛苦不是你挺過今天,明天就可以躺著。
“就是今天練下肢,然后隔一天明天練上肢,練完上肢以后,后天我再練下肢,但你的下肢還沒恢復,但你知道,你咬著牙,你接著練,它就恢復了,它就習慣了”。
有人問她:怎么不用電腦特效做一做?她覺得那說服不了自己,更說服不了觀眾。
她跟攝影師表述自己想要的鏡頭,她想要節奏感,但不想要分切鏡頭,不想要那種拍手部的特寫,然后快剪成臉部,再加上汗水的分切鏡頭。
“因為我實打實地想象過,如果我練好了,我就拍一個長鏡頭,如果我練得不夠好,我就分切”。
也許在她心里,根本沒給自己練不好這個選項。
中間有段時間,很多人都跟她說:你現在這個體型已經可以拍了。
當時她也知道自己可以拍了。可彼時的她跟當初自己寫劇本的時候想呈現的那個畫面還差一些,跟她想象中她期待觀眾看到的樣子還差一些,于是她又等了兩個多月,等大家再看到她的時候才恍然大悟:原來你要這樣啊。
練成什么樣,就拍什么樣,她希望觀眾能感受到她的誠意。
訓練過程中,賈玲也崩潰過,她記得很清楚,是在9月1號那一天。
她那天想了很多:我為什么要這么活著,人一定要這樣嗎?大家都在吃飯,大家都在快樂,大家都在路上走,大家都在去逛街,大家都出去旅游,我在干嗎?我還活著嗎?我還有生命嗎?還有心跳嗎?還有思維嗎?
她讓助理給她點了燒烤,喝了很少的一杯紅酒,喝完吃后吃串兒,吃拍黃瓜、雞爪、油邊兒……
第二天她重了3斤,可到現在她也不后悔自己吃了那一頓,她允許自己有這樣的崩潰。因為從1月3號到9月1號,她都確信自己非常努力,也拼盡了全力。以前她特別愛吃烤蝦,那天他們也給她點了,她跟自己較勁:我就是不吃,我就不吃蛋白質!
崩潰就這樣過去了,一切繼續,魯豫很理解她當時的狀態:偶爾后退一小步是為了更加好地大踏步地前進。
拍攝的時候,賈玲內心也有自己的標準,一場跳樓的戲,她拍了72遍,最后用了第72條。
魯豫有點好奇:每一次真的會有那么大的不同嗎?
賈玲覺得,有些東西,其實是拍給自己看的。
她花了很多功夫在細節上,哪怕那些細節觀眾沒有感受到也沒關系。她在意劇本的邏輯,在意人物內心的邏輯,在意表演的細節。她說自己看過的電影不算多,但始終記得哪些片子看完以后讓人覺得莫名其妙,她想在自己的電影中盡量規避掉這些東西。
電影上映前,她有找觀眾做測評,她看到有幾個觀眾寫著:她是一個好導演、好演員。
以前,她覺得自己不太在意這些。
但看到這些評價的那個瞬間,“我感覺我就是好開心”。
03
采訪賈玲的時候,她已經回北京一個多月了。當天我們的攝影機架著,她說開始還有點不適應,因為已經很久沒有那么正式地對談。
剛到北京的時候,她說自己甚至有點手足無措,因為很多人見到她都會跟她說她變了。
她有點想不通,不知道自己除了外形上的一些變化,還變在哪兒了。
她覺得自己沒變,可能只是觀眾心中的她變了。
她想起有一天訓練結束,她洗漱完躺在床上,莫名其妙地開始胡思亂想:哎呀,你說萬一觀眾不喜歡我了,我沒活兒了咋辦?
她騰地一下坐起來,開始琢磨,后來琢磨明白了——
也許會有不一樣的人生吧,也挺好。
魯豫覺得,如今的賈玲看上去又陌生又熟悉,在她大笑的時候,她會覺得她看到了當初那個100%的賈玲。
可她知道,賈玲沒變,因為之前的她所呈現出的喜感、幽默、開朗,只是她性格中的一部分,只是它們被不斷強化,就幾乎成為我們眼中她的全部。
而從現在開始,我們還會看到她身上其他的面向,看到那些我們曾經忽略的特點。
“所以賈玲只是做回全部的自己而已”。
可同時,我們又確實能在她身上看到一些改變。
之前,她第一次當導演拍《你好,李煥英》的時候,還不知道怎么跟攝影師描述自己想要的東西,管攝影師叫“攝像大哥”,經常被攝影師糾正。如今,她已經完成了自己的第二部電影,也在籌備第三部,正在不斷地學習,她更篤定了,也更知道自己想要什么。
之前,她是很難不去在意氣氛的人,永遠不會讓話掉在地上,總是本能地想去接一下,她不想讓任何人尷尬,但卻忽略了自己。如今,她想通了很多事情,慢慢在學會愛自己。
之前,她是一個動一動就覺得累的人,如今,她養成了運動的習慣,也因為運動結識了很多新朋友。以前會覺得自己腿粗并會因此自卑,如今,她覺得自己簡直是運動的“天選之人”。
之前,觀眾的夸獎會讓她覺得羞怯,她總是會說:哎呀哪兒有,不過是幸運罷了。如今大家再夸獎她,她會接受一些,并且“開始正視自己的才華”。
她是個天性就希望大家都能快樂的人。之前,她會覺得大家快樂就行了,現在,她希望自己和大家,能一樣快樂。
魯豫覺得,這像是一個小小的懸念,觀眾會看到一個又熟悉又新的賈玲,他們和她會延續之前的交往方式,還是會產生新的交往方式?
賈玲覺得,這是件很奇妙的事——
我和我的朋友們將開啟一段新的旅程。
回頭看,她覺得自己挺好的。
“其實我走到現在不是因為這一年,是因為這42年”。
她給自己的電影寫了一首歌,叫《一切都來得及》,里面她這樣寫道:
一切都來得及,現在就愛自己。
采訪素材及配圖來源|《魯豫有約一日行》賈玲專訪。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