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2年,美國海洋生物學家雷切爾·卡森的著作《寂靜的春天》出版,書中描寫到當時的美國各地濫用殺蟲劑,導致環境惡化,當人們讀到“鳥兒寂靜無聲”的情節,總是為之心碎,雷切爾·卡森用她的著作警醒世人,“人類用自己制造的毒藥來提高農業產量,無異于飲鴆止渴,人類應該走“另外的路”。
飛機揮灑殺蟲劑
“另外的路”是一條什么樣的路呢?
1960年,一位26歲的年輕的英國女性珍·古道爾因為從小的夢想,開啟了即使在如今看來也是特立獨行的一條路,只身前往遙遠的非洲,研究“黑猩猩”。
隨后她的研究發現震驚了當時的學術界,并由此改變了對人類的定義,1986年,珍走出非洲,奔波于世界各地,以一種理想主義的信念去喚醒更多人行動起來,創造更可持續的未來。
珍·古道爾
1970年,攀巖愛好者馮伊·喬伊納德得知當時的攀巖鋼質巖釘在反復敲擊中會嚴重破壞巖石的外形,于是停止了巖釘的生產,投入研發制造更環保的戶外裝備,并在1973年創立了具有環保使命的戶外品牌公司巴塔哥尼亞,該公司在20世紀90年代中期開始發展有機棉花供應鏈,減少農業污染。
2013年,一位母親為了給自己的女兒提供健康的食材,沒有農業經驗的她離開城市的工作、生活環境,來到農村從零開始建造一座零農藥零化肥的生態農場——瀾園。
十年后,曾經板結的土壤,寂靜的田地,已成為充滿生機的動植物樂園,一年四季,春夏秋冬,蟲鳴鳥叫,讓人不禁感受到“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詩中那份親近自然的心境。
這條路是什么樣的,心中也許有了的答案。
這周日25日,從“寂靜的春天”到距離成都四十公里的“瀾園“,穿越時空的距離,成都根與芽攜手巴塔哥尼亞,帶領大家走進身邊的生態農場,體驗這條”少有人走的路“,您可以親身感受再生有機農業是如何運作,品嘗最新鮮當季的生態午餐,在農場尋找春天的植物,體驗植物拓印、劈柴、米糠洗碗,獲得不一樣的快樂心境。
活動內容:
10:00自駕/自行前往郫都初心瀾園農場
10:00--10:30活動破冰
10:30-12:00探索生態農場,農場主分享
12:00-13:30享用生態午餐,體驗米糠洗碗
13:30-14:30手工體驗——留下春天里的農場植物
14:30-15:00龍門陣--負責任地生產與消費
15:00-16:00自由活動&返程
報名活動費用:10元
另此次活動費用150元(包含農場生態餐食1份、茶飲1份、活動組織、攝影、物料等費用),抵達活動現場后由農場統一收取。
為避免資源浪費,報名后請勿隨意取消,感謝大家理解。
報名方式:請點擊鏈接,進行活動報名
初心瀾園:
初心瀾園生態農場的主人李玉蘭,十年前為了孩子和家人能吃上一口真正的零農藥零化肥的生態食材,搬到郫都區安德鎮泉水村,在那里親自耕種。
她向自然學習,不使用除草劑殺蟲劑等,借用生態系統中的共生關系和有機質循環,恢復農場生態系統,讓健康的環境長出健康的食物。
農場運用樸門永續的理念,仿效自然界生態系統,采用自然農耕,有機種植等各種適合本地操作的模式,達到園子內部生態種養循環系統的自我良性循環。
除了日常打理園子農作物,李玉蘭還是個愛花之人。她在農場里種植了各種花卉植物,一年四季,梅花、薔薇、鳶尾、繡球、洋甘菊、木香、琉璃苣等花朵爭相開艷,美不勝收。
瀾園
成都根與芽致力于生活垃圾的可持續管理,通過社區行動和公眾教育,積極推動相關環境政策的完善與執行。
加入我們的月捐人計劃,為環境保護行動助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