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晚點財經報道,中國家庭在過去幾年中持續向銀行賬戶存款,從2020年初到2024年1月,凈存款金額達到了58.24萬億元,其中82%為定期存款。
01
也就是說,其中的47.7萬億都成了最短在三個月內都是“一動不動的烏龜”,真的是有錢人有閑錢用放心存。
上面這張圖中紅框中的“減”為何解,愣是沒看明白……
四年時間的存款,超過了2009-2019這十年的總和——當然,這個比較按理說不嚴謹,時移,貨幣價值異。
不過再回過頭來看,在極大多數人被疫情困住的2022年和2023年,國內家庭存款規模甚是可觀,分別為17.84萬億元和16.67萬億元,創下了有統計數字以來的增長最高紀錄。
為什么那兩年經濟相當不景氣,老百姓的口袋和政府的倉庫都被掏空了,仍舊會有那么多的人有錢往銀行里存?
02
國家在印錢,人口增長在放緩,可人人都缺錢,那屬于我們的錢去哪里了?物理中有個詞叫能量守恒,那是不是“能量”轉移了?
58.24萬億元的存款總量,平均下來每人4.1萬元,其中如果沒有你的,那可能是價格蹭蹭漲的房子榨干了三個家庭的存款,并讓一對年輕人透支了未來20年的收入;“核子”們趁機攫取了國家的巨額財產,最后“轉移支付”到老百姓頭上,沒錢更沒存款也難怪。
如今,過去的三年讓人們被迫清醒地認識到“房子不值得”,然后房崩了樓爛了,有些大佬們卷款跑路,買地蓋樓的勢頭收緊。
以前樓市堅挺的時候,都在想著泡沫破掉時如何如何,甚至會讓人高興的彈冠相慶。如今看來,一切并沒有想象中的驚天動地,反倒影響到疫情之后的經濟復蘇。
將普通人敲骨吸髓、被普通人唾棄的支柱產業倒了,最終反過來卻讓普通人連穩定的收入都沒有,固定資產仍舊是很長一段時間的負資產,多數人都成了負產階級。
有房產者使勁卷,只為下個月的貸款;無房產者皈“佛門”,只為當下的開心。真是“有房產者下決心,無房產者有雅興”……
03
最近這幾年,大局說經濟形勢和就業環境穩中向好,人們說當下的一年是未來十年中最好的一年——這不是說當下有多好,而是未來有多差,而這一年,正是剛剛過去的2023年的未來。
2023年有多難,想必大家都清楚。至于2024年是不是真的比2023年要糟,從目前來看,尚不明朗。
當然了,人在逆境的時候,要多往好的地方想——這是《大宅門》中二奶奶教給景琦的人生哲學——每遇到事情的時候,都要做最壞的打算;當事情真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就要往好的去想。
身上背負的行囊已經無法卸掉了,就重整旗鼓再出發吧,愿前路漫漫亦燦燦,愿那份國人家庭共存的巨額款里,有各屬你我的2024年的4.1萬!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