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前海怪】新種滄龍短面尖牙專殺大物
位于非洲西北角的摩洛哥是古生物學的寶藏之地,這里蘊藏著極其豐富的化石資源,新物種的發(fā)現(xiàn)和命名從來都沒有中斷過。發(fā)現(xiàn)于摩洛哥的古生物當中,滄龍類的數(shù)量非常多,而2024年命名的第一種滄龍又是來自于摩洛哥。
圖注:摩洛哥的地層剖面,圖片來自網(wǎng)絡
圖注:奧勒德阿杜恩盆地中的古生物發(fā)掘,圖片來自網(wǎng)絡
奧勒德阿杜恩盆地(Ouled Abdoun Basin)位于摩洛哥內(nèi)陸的荒漠之中,但是在億萬年前這里卻是一片熱鬧的淺海,海洋生物死后形成了大量的化石。編號為MHNM.KHG.521的化石便來自于奧勒德阿杜恩盆地,化石包括了雖然破碎但基本上完整的頭骨及下頜骨化石,此外一塊脊椎骨化石也可能屬于同一個個體。
圖注:編號為MHNM.KHG.521的化石,圖片來自網(wǎng)絡
古生物學家辨認化石明顯來自于一種未知的滄龍類,而且具有非常獨特的特征。2024年3月1日,古生物學家在《白堊紀研究》(Cretaceous Research)上發(fā)表了一篇名為《摩洛哥馬斯特里赫特階一奇特新扁掌龍類滄龍》(Abizarre new plioplatecarpine mosasaurid from the Maastrichtian of Morocco)的論文,正式命名了匕首滄龍,它也成為2024年命名的第一種滄龍。匕首滄龍的屬名“Khinjaria”來自于阿拉伯語中的“匕首”,顯然是指得其嘴中鋒利巨大的牙齒,模式種名為尖銳匕首滄龍(Khinjaria acuta),種名“acuta”來自拉丁語,意為尖銳,同樣是指其牙齒。
圖注:匕首滄龍與人類的體型對比,圖片來自網(wǎng)絡
匕首滄龍的體型較大,長度可達8米,體重接近一噸。與其他滄龍類一樣,匕首滄龍也長著流線型的身體,身體下方有前后兩對鰭狀肢,身體后方有發(fā)育的葉狀尾鰭。匕首滄龍最特別的地方是它的腦袋,與大部分滄龍類前尖后寬的頭骨不同,匕首滄龍的前上頜骨和上頜骨變短變粗,橫截面類似于長方向,相對應的齒骨也變得寬而粗壯。匕首滄龍的眼眶孔也比其他滄龍更靠前也更小,說明它的眼睛較小。在匕首滄龍的嘴巴中長有鋒利的牙齒,其中前半部分的牙齒明顯更大,外形如同匕首,這也正是其屬名種名的出處,后半部分的牙齒就要小一點。在其口腔內(nèi)部上方則是兩排翼骨齒,這是滄龍類的標配。
圖注:匕首滄龍的頭骨線圖,圖片來自網(wǎng)絡
圖注:匕首滄龍的粗壯牙齒,圖片來自網(wǎng)絡
從匕首滄龍頭骨外形、關節(jié)結構、肌肉附著、牙齒形態(tài)來看,它是相當兇猛的海洋掠食者,而且善于捕殺大型獵物。系統(tǒng)發(fā)育分析表明,匕首滄龍屬于扁掌龍亞科(Plioplatecarpinae),它不僅達到了該亞科體型的上限,更是讓扁掌龍亞科中出現(xiàn)了一員猛將,之前其他的扁掌龍亞科基本上都是以魚類和頭足綱為食的,能夠瘋狂攻擊大型獵物的也只有匕首滄龍啦??紤]到眼睛小帶來視覺上的限制,匕首滄龍很可能會靠著敏銳的嗅覺和聽覺進行捕獵,被這個家伙盯上真的是一件可怕的事情。
圖注:匕首滄龍的系統(tǒng)發(fā)育學位置,圖片來自網(wǎng)絡
圖注:與匕首滄龍親緣關系最近的哥隆約龍,圖片來自網(wǎng)絡
白堊紀末期的摩洛哥真的是個滄龍窩,最近幾年這里每年都會新命名幾種滄龍,已經(jīng)成為我們研究滄龍家族演化和多樣性最熱點的地區(qū)。
研究論文:Longrich,Nicholas R.; Polcyn, Michael J.; Jalil, Nour-Eddine; Pereda-Suberbiola, Xabier;Bardet, Nathalie (2024-03-01). "A bizarre newplioplatecarpine mosasaurid from the Maastrichtian of Morocco". CretaceousResearch: 105870. doi:10.1016/j.cretres.2024.105870
文字編輯:江氏小盜龍
圖片來自網(wǎng)絡及論文,侵刪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