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旦,大宋執政十八年的宰相,卻并沒有特別多的故事流傳在人世間。究其原因,大概是我看此類歷史看得少,所以看到的相關故事少,另一種原因大抵就是關于王旦的故事,在人世間本來就少吧。
在閱讀了這本《大宋名相》以后,我發現主要原因還是在于我閱讀的相關書籍少,所以在初見王旦這個名字的時候,覺得陌生。閱讀完王旦的生平故事會發現,歷史里其實也有他的傳說,只是不多也沒那么夸張而已。
在人生長河里,王旦的故事里流傳的最多的,是其父王佑庭院種三槐的故事:王佑種三槐于庭,曰“吾子孫必有為三公者”。歷史最終證明,王佑成了預言家,其二子王旦為大宋宰相18年!
最近正好在閱讀“瑯琊王氏”的相關故事,在《大宋名相》這本書里看到王旦是“瑯琊王氏”一族后裔之后,我驚訝了良久。果然,厲害的氏族,他們的子孫后代也不會差。我甚至開始懷疑所謂的“興三代敗三代”是不是真的。
不過,除開“瑯琊王氏”這個讓我驚訝的氏族以外,其實從書籍里可以看出,王旦之所以能夠成為宰相,主要還是他自身的能力。一個成長期就不讓父母憂愁如何培養的孩子,他的未來又能夠差到哪里去呢?
有意思的是,王旦出生的時候,形容他的詞是“丑”,說明在容貌上,王旦是沒有任何優勢的。但是任何一個能人將士的出生,世界必有異象,王旦好像也不例外。黎明出生是“旦”這個名字的由來,而他的未來則在老道人的預言中拉開帷幕——此子必成大事。
但是,一生順風順水的人生,很少,王旦的順風順水更大程度上還是來自他本人的人格魅力。王旦從父親的身上,學到了很多東西——沉穩大度寬容——人生之中必須擁有的個人魅力,王旦從來不缺。
擁有一個好的學習榜樣,是人生之中可遇不可求的事情,于王旦而言,父親就是他的榜樣。皇帝要求王佑徹查官員是否受賄,王佑查到的結果是該官員一身正氣。王佑明白皇帝想要的其下臺,思慮萬分,王佑選擇用一家老小的性命保證了自己審查結果的真實性。
王旦就是在這樣的環境下,耳濡目染的成長起來,再加上自己在人生仕途之中看到的種種,王旦的為人則更加的沉淀。我們在歷史之中,看不到過多的關于王旦的故事,我覺得很大一部分原因來自于他的低調——王旦是一個專心做事的人。
王佑沒有做到的事情,王旦做到了,王佑是否遺憾自己未成宰相,我們其實也無法考究,但王佑那句說“吾子孫必有為三公者”,最后也得到了印證。眾人在王旦成為宰相之后對他說,應該去王佑的墳前燒香叩拜,王旦謝絕,王旦認為如此便好,事情做的太多,反而落人把柄,會認為他是蓄意而謀。
王旦看得開,也看得遠,一句“宰相肚里能撐船”,我覺得可能就是為了書寫王旦的人生而存在的。王旦不讓自己后代進入朝廷做事,會存在裙帶關系,反觀歷史上的存在,裙帶關系又是多少家族強大或者衰敗的緣由之一,所以王旦此人,如此深謀遠慮,讓人佩服,也讓人信服。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