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世界衛生組織持續調查,就中國人的飲食提出了的問題:鈉攝入過量。簡單來說就是鹽分攝入過多。而鈉攝入過多會導致高血壓、水腫、鈣流失等好多種問題,所以減少鈉的攝入是非常緊急的問題。
大部分對“低鈉鹽”這個說法其實就是比較淺顯的:鹽的主要成分就是氯化鈉,所以鹽到底要怎樣才能“低鈉”?
北京崇文門中醫院鄧立武主任指出:低鈉鹽其實就是一種特殊的食用鹽,其主要特點就是是鈉含量要比普通食用鹽要低。在一般情況下,普通食用鹽的鈉含量大約為100%上下,但是低鈉鹽的鈉含量一般來說通常在25%到50%數值之間。所以說低鈉鹽中不含鈉,而是相對于普通鹽來說,其鈉含量有所減少。
低鈉鹽的制作原理是以普通食鹽(氯化鈉)為基礎原料,再添加特定量的氯化鉀和硫酸鎂,用這種方法,低鈉鹽在減少氯化鈉的同時,還增加了鉀和鎂的含量。這種調配有助于改善人體內鈉、鉀、鎂的平衡狀態,從而有助于降低高血壓和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因此,低鈉鹽適合需要限制一下對于鈉攝入的人群食用,比如中老年人、高血壓患者、心臟病患者以及腎病患者等。但是,盡管低鈉鹽有這些優點,也不能完全替代普通食用鹽,所以鈉對人體的正常功能有重要作用。適量的攝入一定量的鈉對于人體的正常生理功能和維持體液平衡至關重要。
其實總的來說,低鈉鹽是一種有助于維持人體鈉鉀平衡且降低高血壓風險的特殊食用鹽,但是食用時也需注意控制用量,并且遵循專業醫生或營養師的建議。對于“吃得咸”的人,尤其對于高血壓患者來說,低鈉飲食非常重要。
北京崇文門中醫院鄧立武主任提醒:不是所有的人都適合低納鹽,低鈉鹽本身其實更加的適合健康的中老年人,還有需要控制鈉攝入的高血壓患者。而且,在使用低鈉鹽之前,一定要先咨詢一下專業醫生的意見。但是“高溫作業者、重體力勞動強度工作者、腎功能障礙者及服用降壓藥物的高血壓患者等,這群不適宜高鉀攝入的人群絕對要慎用。尤其是腎功能不全的患者,需要時刻提防高鉀血癥。高鉀血癥是慢性腎臟病,尤其是腎衰竭的常見并發癥。鉀和心臟有著密切的聯系,其關乎患者的生命安全,高血鉀也會引起患者心力衰竭,在嚴重時甚至會導致心臟驟停。因此,腎病患者需要嚴格控制鉀的攝入,不能使用低鈉鹽,以免造成危險。
所以不管哪種鹽,少吃才是關鍵
我國推薦的成人每天食鹽攝入量不超過6克,所以不論是普通食鹽,還是低鈉鹽還是要少食用,少鹽就是少鈉。不管用什么鹽,降低用量都是最主要的原則。
北京崇文門中醫院鄧立武主任強調:要注意“隱形鹽”。而鹽的主要成分就是鈉。隱形鹽,簡單來說,就是你靠舌頭嘗不出來的鈉。有些食物看著和鹽沒有關系,實際上是高鈉食物。吃多了這些東西,我們在不知不覺中,就攝入了大量的隱形鹽了。像油條、辣條、火鍋、麻辣燙、麻辣拌、麻辣香鍋這類的重口味刺激性食物,還有醬油、雞精、味精、蠔油、番茄醬等這些調料,鈉的含量都不會低。所以在購買和食用各種食物的時候,要學會養成看看包裝上的食品成分表,了解查看一下鈉的含量再進行選擇,以及重口味的刺激性食物要少攝入。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