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吉園酸湯店
嘗鮮餐廳|普吉路
傲客自費試吃第1011家 嘗鮮評級通過第559家
今年開始很愛逛昆明老街,順便找找那些年紀比我們還大的、藏在犄角旮旯的老店。
當新同事帶著我們彎彎繞繞穿過普吉三八街農副食品交易市場,遠遠地指著老舊褪色的酸湯店招牌,說到了。忍不住期待地搓搓手,看這裝修至少也得是個30年老店。
當然也實在難找。
門口是城中村熙熙攘攘的市集,房檐掛著大紅燈籠,一進門就看到一個小時候在外婆家才見過的“天井”,很像穿越時空誤入了誰家的大門。
云吉園離30年老店的行列還差2年,店里熱熱鬧鬧,網上的營銷卻寥寥無幾,招牌很簡單,一鍋清爽的“秘制”酸湯,可以煮雞、煮豬蹄、煮魚,讓多少食客流連忘返。
端上來油乎乎的一鍋,湯底滾開就發現其實湯色十分清亮,酸香撲鼻的熱氣直往鼻尖冒。
對于嗜酸辣的西南人來說,北方銅鍋略為清淡、川渝火鍋又稍顯油膩,這樣酸香開胃的酸湯鍋底、搭配香辣的蘸水,才讓人無法抗拒。
湯底的主角是香草、木姜子和發酵過的西紅柿,香氣濃烈上頭,稱上半斤雞肉,是它最好的歸宿。
不急著吃雞肉,一定要先喝一碗酸湯,顏色清清淡淡,口感干凈清爽,酸香濃郁,瞬間打開胃口。
決定酸湯火鍋是否好吃,蘸水的搭配至關重要;不可或缺的腐乳+糊辣子是精髓,再加些花椒、小蔥攪和攪和,夾起雞肉一浸,有些黏糊掛汁,香辣酸爽。
白森森的豬蹄下鍋,本只有“雞味兒”的湯底,膠原蛋白和酸香水乳交融,纏綿滿足。豬蹄預先煮過,但不是耙乎軟爛那種,還保留著脆韌的勁兒又不至于咬不動,扎實筋道,顱內隨著咀嚼咔嚓作響。
各樣素菜按各自喜歡的來上一份,魚貫入鍋,都會被酸湯收拾得服服帖帖,香草特有的檸檬清香可解一切。
推薦豆腐或者葉菜這類容易掛汁的,輕輕燙一下,生脆爽口,跳蕩著一個“嫩”字。
常客們大多攜家帶口,主食的分量也做得格外大,亮晶晶的炒飯堆了尖,冒著撲鼻的葷香。
云南炒飯最愛的老三樣:青椒、火腿、洋芋絲,跟隔夜的米飯最為搭調,粒粒分明,潤而不膩,干濕恰當。
除了招牌的酸湯鍋,其他可選擇的小食就比較少,薄切的茨菇片成為下酒的熱門好菜。焦黃酥脆的薄片自帶水生植物的清香,比洋芋片要更加脆口。
酥肉其實是大份的,到我們這桌只剩了些邊角料,大概是阿姨看我們太嗷嗷待哺的眼神,打了折給我們上了半份。但是…… 面粉糊糊真的太厚了,幾乎沒肉,倒像酥面糊,不點也罷。
從家庭廚房演變成家庭餐館,靠著一道拿手招牌屹立不倒,必定是有兩把刷子的,即使云吉園現在新開了亮堂“年輕”的新店,老客們還是會偏愛這記憶中的這一家。
富源酸湯豬腳 | 北門街
貴州凱里苗家酸湯 | 西園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