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3月起,張核子終于在網絡上公開露面。他陸續發布自述視頻,回應了多個兩年前的話題。
1.我沒有核酸造假
機智如你,肯定不能說自己造假了,那可是要負責任的。我說我有1000萬,隨便說,反正也不用負責。
2.張珊珊不是我女兒
她在核子基因關聯的30幾家公司里擔任監事。因為同姓,所以被猜測是父女關系。他在視頻中澄清說:這是一個傳播最廣、時間最長、影響最深的一個謠言…只是公司的一名老同事。他對該謠言表示不解,流傳如此之久,就沒有人向其求證。
大眾也很不解,質疑的聲音當時那么大,而且持續時間很長,他和她就是不出來回應。然后現在突然又出來刷存在感了。是因為風頭過了,不容易翻船嗎?
3.大學搞家教掙了100萬
1990年考上中國醫科大學,因為家里條件不好,只能想辦法掙錢,而當時家教是最可行的勤工儉學方式。
他從大一到研究生畢業做了8年的家教,總收入達到100多萬。到底要不要信他說的?人家敢說就有人敢信!
不得不說,人家頭腦就是靈光,1990-1998年賺的100多萬,頂現在的多少?
1990年一個本科畢業的大學生一個月的工資在85元左右,2021年的本科畢業生月工資在3500元-5000元之間,如果單純以工資來做對比的話,1990年與現在相比工資相差了41倍-59倍之間,也就是說1990年的100元相當于現在的4100元-5900元之間。
按90年代100元頂現在2000元的話,8年賺得2千萬,那大小都是個傳奇人物。把家教做成生意,俞老師見了高低得叫聲張哥。
當然了,這個收入是可以隨便說的,反正不用負責。
網絡時代,我們在隔著屏幕了解一個人時會有基礎的信任在里面——就是我還不太清楚你的為人,現在姑且當你說的都是真的。
在這樣的前提下,很多人都會包裝自己,通過由弱變強、艱苦奮斗的故事來樹立人設,也就是多年前的成功學——女人要美、男人要成功,抓住天性就能成功。
他當年在風口浪尖、人們都需要一個正面回答的時候,他保持緘默。如今突然蹦出來回應當年的質疑,意欲何為?
綜合前面的一些信息,應該就能猜到他在追求什么了:一個曾經帶有負面流量的人,慢慢不再被關注后,突然開始拱火,把自己推出去,增加商業價值。
據社交媒體數據統計,張核子發布的與創業人設相關的視頻播放量已達212.4萬,同時還有一個有門檻且已有超200人加入的粉絲群。
他是個有頭腦的人,目的應該是為社媒新賬號引流并打造創業者人設。
就這樣一個人,又討厭又讓人沒辦法,自身有流量,市場有需求。不管他到底有沒有辦家教掙得第一桶金,現在已經不重要。重要的是人家的成功勵志故事已經開始,且很成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