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文明源遠流長。對照古籍上的描述,簡略梳理。在曾經的某個遙遠年代,英雄的先人們用奮斗開創了屬于他們的時代。遵循先人的腳步,踏實經營當下,這或是對往昔最好的紀念。】
南懷瑾《論語別裁》里記載:“中國近代文化思想是最亂的時代。民國初年到五四運動期間,用西方人的方法來研究中國文化,再加上日本人的觀念,把我們老祖宗的文化,貶得一塌糊涂,說什么堯是香爐、舜是燭臺、禹是大爬蟲,這是日本人誣蔑我們文化的鬼話。但過去我們有許多學者,居然相信這套鬼話,搬回來罵自己的文化,直到現在還在流傳,我們現代的學術界就這樣可憐!所以嚴格研究起來,中國歷史還有許多資料,為外國人所不承認。外國人不承認有他的道理,如果他把中國文化推崇得太高了,又把他自己的民族文化擺到什么地方呢?可是我們中國的學者和留學生,跟著外國人拋棄自己的民族文化,乃至接受西方的觀念,這是非常令人悲痛的事情。也就是先把自己的文化思想破壞了,才會走上這條路。”
圖片源自網絡
華者,中華也。蓋言我泱泱之大國,出于四夷而為中也。夏者,古之國名也。
【華胥氏睹雷神足印有感,孕而生伏羲。伏羲、女媧被稱為人皇始祖。見《列子*黃帝》。】
夫遠古之時,人獸雜居,其事難考。至于上古,有圣人出,而文明始興。其最先者,三皇是也。皇也者,謚號也,德冒天下之謂也。三皇者,青帝伏羲,炎帝神農,黃帝軒轅是也。
【三皇故事摘自張居正講評《資治通鑒*三皇紀》,《周易*系辭》。】
伏羲氏圖片源自網絡
昔者伏羲氏之王天下也,仰觀天象,俯察地理,近取諸身,遠取諸物,始畫八卦而通神明。結繩罟網,以佃以漁。制造書契,調和琴瑟,禮樂始興。
【青帝伏羲畫先天八卦。結繩可以計數,罟網就是織網,網可以用來捕獵、打漁。】
神農氏圖片源自網絡
伏羲氏沒,神農氏興。斫木為耜,揉木為耒,以種五谷。乃嘗百草,分辨藥性,而立醫道。日中為市,交易而退,商賈始焉。
【炎帝神農嘗百草的故事廣為流傳。耜(sì)、耒(lěi)是耕作用的農具。日中集市,聚天下之財貨,交易而退,是商業的萌芽。】
軒轅氏圖片源自網絡
神農氏沒,軒轅氏興。修德治兵,征討不順。觀日月星辰而設星官,探五行斗綱而立甲子。治歷法,作算數,造律呂,占星氣。畫野分州,監國封禪,制度始成。
三皇沒后,五帝繼焉。五帝者,少昊、顓頊、帝嚳、堯、舜也。帝也者,亦謚號也,德象天地之謂也。五帝治世,其事《書》中錄焉。上古之時,擇賢而立君。堯子不賢而禪位于舜,舜子不肖而傳位于禹。大禹者,平治水患,劃分九州,繼位而王,其國曰夏。禹之子啟繼天子之位,其國遂傳焉。
【堯舜禪讓見《尚書*堯典》,大禹治水見《尚書*禹貢》。】
上古之事終焉。是華夏之由來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