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觀完鎮護天下特展,時間已經來到中午12點,上到5樓本來想在這里吃個簡餐的,沒想到這里已經座無虛席,外面的露臺景色不錯,就在外面找了個地方坐下來,吃自帶的干糧,順便也給手機充充電。
一上午的時間參觀不到一半,不能休息太長時間,40分鐘后再次進入展廳,接下來參觀的是“精準與華美——南京博物院藏鐘表精品展”。
“精準與華美——南京博物院藏鐘表精品展”(特展館 13展廳)
這部分是南京博物院的常設展,鐘表是南京博物院豐富藏品中特殊的種類,既是實用品也是藝術品。
明末清初,隨著歐洲傳教士的到來,由歐洲人發明的現代機械鐘表被帶到了中國。清代,清王朝與周邊國家頻繁往來,西方國家積極尋求打開清王朝貿易市場的途徑,各種時尚物品以禮品或貢品等形式源源不斷地輸入宮中,鐘表被作為禮品送給中國皇帝和官員,成為皇室成員日常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
清康熙帝傾慕歐洲的科學技術,收集了許多西洋的科學儀器和各類時鐘。西洋鐘表在當時已經成為中國人認識西方文化的一個重要媒介。受此影響,清政府設置了做鐘處,廣州、蘇州等地亦紛紛模仿西洋鐘或創新制造機械鐘表。
展廳展出的中外機械鐘表,制作年代從十八世紀至二十世紀初,其中既有英國、法國、德國、瑞士等名家之作,也有清宮做鐘處和廣州、蘇州的精品。
清代蘇州造木樓篷式時樂鐘
清代山子鳥音水法鐘
清代廣東造花瓶式三套弦時樂鐘
“盛世華彩”(特展館 15展廳)
雖然設在特展館卻是常設展,展出的是清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的官窯瓷。清三朝官窯瓷具有不同的風格特點:康熙官窯瓷大氣,雍正官窯瓷玲瓏,乾隆官窯瓷艷麗。
公元1644年,清王朝建立,國家由亂轉安,專門生產供朝廷使用瓷器的官窯也被提上議事日程,使用官窯瓷是身份的象征。
雍正時期青花折枝果紋梅瓶
乾隆時期素三彩五福捧壽紋盤
乾隆時期粉彩吉祥紋帶鉤
“陳設清宮——南京博物院藏清代宮廷文物展”(特展館 14展廳)
大清王朝是中國最后一個皇權帝制時代,經歷了18世紀的輝煌和19世紀的衰落,“康乾盛世”成為中國封建社會最后燦爛晚霞。
清代宮廷生活有其固定的儀軌、華美的陳設、高雅的文玩、精致的日用,器類豐富、材質多樣、造型美觀、制作精湛,顯示出皇權的尊嚴和華貴。
展覽展示了清代宮廷對藝術品的偏愛和審美,通過展品可以一窺清代宮廷生活。
銅鍍金垂恩香筒
御賜“和碩智親王寶”金印
雕漆壽春寶盒
翡翠雙桃盂、青玉靈芝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