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源:本文陳述所有內容皆有可靠信息來源贅述在文章結尾
印度一直都是國際舞臺上的活躍分子,不斷的在各國之間尋找存在感。確實也曾得到美國的寵愛,但現在情況似乎有了180度大轉彎。
之前大家都覺得印度能在中美之間找到自己的利益最大化,美國和中國都看重印度,這本是個賺大錢的好機會。但事實是,印度確實掙了不少錢,而這些錢最終卻流向了美國的口袋。
現在全球金融局勢這么復雜,當大家都在盯著日本會不會被美國犧牲時,沒多少人注意到印度也已經悄悄的被擺上了“臺面”。看起來,印度很可能也要面對成為美國利益犧牲品的局面。
印度的未來將何去何從?美國的全球戰略又會對印度造成怎樣的影響?看來,印度這塊棋子在美國下的這盤大棋上的使命遠遠沒有結束。
印度能獨善其身?
目前美國負債累累,國債高達34.5萬億美元,還要同時撐著歐洲和中東的戰事。本以為俄烏沖突會讓美國有機會大撈一筆,結果看起來,歐洲可吸的美國都吸干凈了。但這還不夠,美國甚至開始動用凍結的俄羅斯資產來補戰爭這個無底洞。明眼人都能看出來了,美國的現金流現在非常緊張。
在這種狀況下,拜登的“美國優先”全球戰略自然不會放過任何一個可以利用的盟友。日元的“股債匯”大幅下殺,已經很好的說明了這一點。這也只是美國收割盟友的一個基本操作。而且在美國的絕對壓力下,盡管日本有著1.2萬億美元的外匯儲備,日本央行也不敢輕舉妄動。
這種情況下,印度這位美國的忠實盟友怎么可能做到獨善其身?
去年印度股市達到了史無前例的4萬億美元規模,不少人還在討論印度股市的飆升,甚至有人說中國股市都比不上印度。但現在看來,高漲的背后是巨大的風險。
隨著亞洲貨幣保衛戰的加劇,印度也難以置身事外。盧比的貶值速度已經超過了許多國家,加上持續攀升的通脹率,印度經濟的壓力只增不減。更別說,印度的外債比外匯還要高,這種不平衡的財政狀況,讓印度在國際資本市場上越發脆弱。
加之近期的外商投資撤資事件,富士康的百億項目擱淺、迪士尼的撤出,都讓印度的經濟前景蒙上了陰影。這不僅是資本的流失,更是一個預警信號,提醒印度可能正在成為下一個被國際資本收割的對象。
印度雖然這幾年發展的很快,曾被看作是潛在的超級大國,但在這場國際資本的大潮中,印度能否扭轉乾坤,還是個未知數。
印度的這場經濟危機,現在才剛剛開始。
印度“大國夢”要碎了
印度總是被譽為未來的全球增長引擎,很多人都期待它能成為下一個中國,連印度自己一直也有個“大國夢”。但是真實的情況是,印度雖然人口規模已經超過中國,人口紅利也已經享受上了,但在其他方面,它與中國的差距還是非常明顯的。
人口眾多固然為印度的經濟發展提供了源源不斷的勞動力市場,但同樣也帶來了社會保障問題。沒有強大的工業基礎,就沒有資金來源,靠啥養活這么多人?所以,印度想要實現真正的工業化,代替中國變成新的經濟引擎,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最近的數據顯示,僅2023年第四季度,印度就有海外投資者拋售了近3100萬億盧比的股票。這種規模的資本流出,釋放的信號很明顯,國際投資者對印度市場的信心正在減弱。
這些年來,印度的金融市場對外資幾乎不設門檻,這為歐美資本進入提供了有利條件。但這么做的后果就是,印度的金融市場和實體經濟之間出現了不小的脫節。近兩年,印度的股市雖然大幅增長,卻沒有實體經濟的相應增長支撐,這種現象在全球都不常見。
除此之外,印度的制度問題和某種程度上的自大,也讓它的工業化進程并不順利。而面對外資的大規模撤離,印度正在經歷一次由美國主導的經濟“收割”,有人預測,在這場金融洗牌中,印度經濟要倒退20年。
在這樣的背景下,印度不僅要應對外部的資本壓力,還要小心內部的經濟不穩定。面對這些問題,印度很可能會更加依賴強硬的外交政策,來轉移國內的經濟壓力。
看到印度的這些問題,也給我們提了個醒,要盡量避免被印度的問題牽連。歷史上印度在面臨內部問題時,經常通過對外“找茬”來轉移國內的注意力。這種手段,對于鄰國來說就是潛在的隱患。
印度的“大國夢”路還很長,而這條路是否能走得順,不僅取決于它自己的努力,還要看它在國際中如何做出選擇。
參考信息:
通脹率創新高 市場預期印度央行或出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