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佘宗明
娃哈哈激起的野性消費熱潮才退潮不久,香飄飄就又給它“充值”續上了。
大鵬一日同風起,扶搖直上九萬里。現在香飄飄就宛如那只大鵬,乘著民族情緒的東風,股價扶搖直上。
滿屏“硬剛日本”的盛贊,為其裹上了“國貨之光”的濾鏡。
接下來,會不會出現這樣的畫面——一堆人將燒開后準備用來泡白象方便面的娃哈哈,沖進杯裝香飄飄里?
01
將香飄飄推上輿論高地的,是“產品包裝諷日”風波。
雖然新聞五要素(When,Where,Who,What,Why)“五缺三”,但這不影響風波發酵。
事件起因,很多人都知道了:五一期間,有網友給博主投稿稱,在日本京和商店大久保店意外發現,店內香飄飄旗下產品杯套上印有嘲諷核污水排放到海洋的標語,包括“0.1%的土地污染了70%的海洋”“可以沒有日本 不能沒有海洋”“海洋不是日本的下水道”等。
中國品牌,在日本超市內,打出“諷日”標語……這貼臉開大的操作,讓很多網友重溫起了看到電影中精武英雄一腳踢爆“東亞病夫”牌匾時的快感。
消息曝出后,#香飄飄日本超市諷核污水#的話題愣是從“胖貓”離世事件包圓的熱搜里撕開一道口子,當天登上了熱搜榜第1。
踏破營銷鐵鞋無覓處,得來熱搜全不費工夫,香飄飄官方迅速伸出雙手去承接這潑天富貴,用一套組合拳把自己焊在了熱搜上:
1,5月4日晚間,香飄飄官微發文稱:“我們的員工是好樣的!”
2,5月4日晚,香飄飄抖音直播間迅速上架“同款杯套”
3,5月5日凌晨,香飄飄董事長現身機場接赴日回國員工的照片傳出
4,5月5日晚,香飄飄總裁在直播間表示,對好樣員工獎勵10萬元,捐出當晚直播收入給環保基金會
一通操作下來,香飄飄也摸上了秦始皇摸過的電門:5月4日和5日,其直播間日銷售額大漲約400倍,5月6日開盤后,“奶茶第一股”香飄飄大幅高開,直接漲停。
蜜雪冰城跟瑞幸無形中成了輸家:在國內打商戰跟跑到海外打巔峰賽對比,格局著實甚微——盡管那些“諷日”標語在日本輿論場中并未激起多大聲量。
有意思的是,據藍鯨新聞報道,記者致電京和商店大久保店,員工表示,“店里沒有賣過這個字樣杯套的奶茶,這個不是我們店里的。”
02
羅伯特·希勒在《敘事經濟學》中說:敘事是一種人為建構,混合了事實、情感、人情味和其他在人類頭腦中留下印象的繁枝細節。
任何企業,都離不開經濟敘事。在希勒看來,經濟敘事大行其道依賴于幾個附屬元素——人情味、身份認同和家國情懷,這些元素至關重要。
香飄飄的翻紅,儼然為此提供了注解。
“民族氣節”“品牌擔當”……諸如此類的贊許,以鋪天蓋地之勢壓過了坊間少許針對杯套出自誰手、超市面向華人的質疑。
許多以往會因為配料表最前面是“植脂末”而嫌棄香飄飄的人,又因為香飄飄融入了家國情懷配方而“黑轉粉”——畢竟,喝香飄飄喝的不是奶茶,而是家國情懷。
有意思的是,此事的走向不乏“網民與企業共創”的成分。
起初有網傳消息稱,杯套上的標語系香飄飄被借調到海外事業部的00后女員工制作,她可能因此被公司處理,之后有正能量大V@白象、鴻星爾克等國貨品牌:萬一該員工收到處分,你們能不能給她提供新工作機會?這些品牌官微紛紛予以正面回應。
香飄飄官微之后旗幟鮮明地站在了該員工一邊,香飄飄直播間放起了《亮劍》主題曲BGM,主播穿的是貼有中國心貼紙的純紅色上衣,對網友的稱呼也從“寶子們”改成了“同志們”……這么一來,人情味、身份認同、家國情懷都集齊了。
用交投名狀的方式換來“民族企業”的心智,香飄飄的敘事策略是成功的。
03
經此一“役”,香飄飄要重新定義“飄了”。
“飄了”以往指的是自我膨脹,是在裝A和裝C之間漂移,但香飄飄進行語境重構后,“飄了”的所指可以是有魄力、有勇氣。
香飄飄“飄了”后,其股價也在不少網民的力挺下“飄了”起來。
事實上,過去幾年,香飄飄處在增長承壓的狀態。
2020年至2022年,在奶茶店遍地開花的背景下,香飄飄業績頗為慘淡。同為沖泡賽道的選手,速溶咖啡和現制茶飲成了資本寵兒,粉末式沖泡奶茶卻如同市場棄子。
香飄飄彼時的境遇,從“昔日的國民奶茶,今天的時代眼淚”“時代拋棄香飄飄”之類的標題中不難窺見。
到了2023年,香飄飄靠著“沖泡+即飲”的“雙輪驅動”中的即飲(如Meco果汁茶、香飄飄瓶裝牛乳茶、蘭芳園系列液體奶茶等)回了些血,營收跟利潤齊頭并進,但很多人仍不放心:杯子連起來可繞地球40圈,香飄飄還“飄”得動嗎?
2024年是香飄飄的公司“二次創業”重要階段,香飄飄在計劃把即飲業務打造成第二成長曲線之外,還將品牌出海當做提振業績的重要一步。
現在看,出海過程中的“諷日”小插曲,讓香飄飄近期又能“飄”起來了——它繞地球的速度本來在減速,可一堆網民給它踩下油門。
都說“用魔法打敗魔法”,香飄飄正用魔法打敗新茶飲們打敗自己的魔法。
看著香飄飄身上上演的乖謬劇情,不知道因“外賣變白水”而深陷胖貓事件余波的茶百道,會不會反思向“茶百道愛心基金”捐贈100萬元的補救策略有誤?
04
漢寧·里德說:愛國主義是人類情感的超級電容器。每當人類情感面臨枯竭、失效的危機,愛國主義總能給它充上電。
香飄飄的“墻外諷日墻內香”,無異于對此做了延伸:每當企業發展遇到瓶頸時,利用那種情緒也能給自己“續航”。
當民意被水面上的那股激流所代表時,“民心可用、民力可恃”自然也會在商業跟政治交叉的地方迸發出巨大能量。
怎么用,如何恃?
最好的策略,或許就是四兩撥千斤——用正確到不能再正確的立場做支點,將坊間情緒作為杠桿,通過“共情召喚”策略不斷為自己加杠桿。
香飄飄將自己綁在“國貨之光”戰車上的操作,就是實踐。
盡管李寧帽簾事件證明了,那股情緒洪流具有既能“載舟”也能“覆舟”的二象性,某些魔法具有內生的“反噬”結構,但香飄飄目前得到的更多的是紅利。
要知道,這么一場潑天富貴,是它多少年高昂營銷費用都換不來的。
我之前曾引用過一句話:所有的代價,都可以理解為是為了認識自己而付出的代價。
目前看,香飄飄顯然是認清了自己,至少是認清了自己的品牌定位和基本盤——它的受眾才不會理會亨利?大衛?梭羅對那股情緒的“定義”。
那些還在拿“愛國營銷”弊害說事的“清醒派”,也沒必要去唏噓感慨:人家天生一對,哪輪到你這……來反對?
面對這波“雙向奔赴”,不如就放棄勸人情結,尊重他人喜好。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