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9年以來,國家衛健委多次發文鼓勵醫師多點執業,這一新生制度其合理合法性不言而喻。但由于當前的幾十年來慣性的大眾認知和醫院醫生管理制度,醫生的多點執業在實際推行中其實遭受了不小的阻礙。
多點執業的制度困因
首先,多點執業自正式推出至今5年多來,各地衛健委雖發布包括“公立醫院不得限制醫生多點執業”等鼓勵政策,但大多都只停留在口頭呼吁上。沒有獎懲機制的出臺,也就沒有得到法律層面的支持。各地醫院落實不落實,就有很大的解釋和操作空間,全看利益使然。
其次,多點執業與現存的事業單位人事管理制度存在沖突。長期以來,我國公立醫院實行的是事業單位人事管理制度。醫師仍是“單位人”,仍被固定在醫院中,成為了醫院的私有財產。從來都不是一個真正的“自由執業者”。在這種體制下,需要在線上線下自由流動的醫師多點執業,明顯成為了醫院中的眼中釘,繼而層層設阻。且這一制度結構性障礙,短期內還無法撼動。
在不改變法律法規,不改變現有醫院醫生管理體制的前提下,多點執業很可能在很多醫院將成為一句漂亮的口頭空話。
再者,還有醫院之間的競爭和責任關系。現有的制度之下,醫院和醫生,兩者在責任權利分配上是成熟的互惠互利關系。而多點執業的實施,使現有的責任權利分配面臨了嚴峻的挑戰!醫師同時在多個醫院工作,業務誰來調配?其醫療風險由誰承擔?執業收入如何分配?福利待遇如何支付?這些問題如果不由上層出面規劃分配解決,多點執業將會繼續現如今分散且難以管理的局面,這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多點執業的推進。
上千年的傳統文化,使得人們對改革持謹慎態度。加上國人心中特有的“鐵飯碗”思想,這一點在近年來的考公熱,醫師擇業時特別青睞大型公立醫院表現得尤為明顯。
而醫師多點執業是一項自上而下的推動。醫院表現冷淡,醫師也就對其保持懷疑態度。更有不少醫師害怕多點執業會影響自身的晉升機會,綜合考量之下,大多數醫生對于多點執業,都是采取觀望態度。這在一定程度上又阻礙了多點執業之路。
加快法規制度創新,為多點執業解鎖
多點執業制度是醫療健康衛生體制改革的重要舉措之一,它需要重構以醫師為中心的制度體系,從而在根本上動搖了當前以醫院為管理中心的制度體系。多點執業需要大范圍推動,就要打破舊有制度的路徑依賴。
首先,積極加大多點執業制度的宣傳,重塑醫師對多點執業的看法,消除醫師心中對多點執業懷疑與憂慮。
其次,正視醫師的收入利益需求,構建多點執業的利益激勵機制。多點執業現在所面臨的很多問題,是由于相關法律法規不完善、所在醫院的抵觸行為、激勵機制不明朗等原因,讓很多醫師望而卻步。為消除醫師的后顧之憂,需要在多點醫生的職稱評定、人事獎懲、績效考核等方面給予支持。
圍繞多點醫生、醫院、互聯網醫院、多點執業流程標準、責任利益劃分,加快制定多點執業相關法律法規制度,特別是新醫師法中,應該給予多點執業明確的法律地位,并細化相關條則和懲罰機制。
只有加快完善相關的法律法規和細節,醫師多點才能在全國各地自上而下的規范落地執行。從當前這幾年衛健委頻繁地發文公告可以看出,不久之后,多點執業制度或將很快迎來新的爆發轉機。
華凱醫生集團,帶你了解最新的醫師行業環境,解讀最新的醫療執業走向,化解最難的執業醫師痛點。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