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最近很鬧心。
前幾天接女兒萌萌放學,聽到幾個孩子在學校門口大聲喊“小噘嘴”。開始朋友沒反應過來,后來發現女兒眼眶里轉著淚才意識到“小噘嘴”竟然是女兒的綽號。
朋友問萌萌“既然不喜歡,為什么不和同學說,不讓他們喊呢?”
萌萌沉默了半天,才淚汪汪地說“我不知道怎么說,而且我也不敢。”
朋友恨鐵不成鋼地和我抱怨“我和她爸都挺厲害的,從小就沒人敢欺負,怎么就生了這么一個‘慫娃’!”
萌萌小時候,朋友覺得女兒性子軟萌可愛,還覺得挺高興,萬萬沒想到,長大后性子軟的女兒竟然變成了一個妥妥的“軟柿子”,連基本的反抗都不會!
以前我們說孩子性子軟是表揚,說明這個孩子性格溫和,謙讓懂事,不和他人起矛盾。可是現在再說孩子性格軟,真的不是好事兒了。
性格軟的孩子,不爭不搶,沒脾氣,看似這樣的人好相處,會有好人緣,實際上特別吃虧。
因為性格太好,就很容易被別人忽視,因為大家都知道他不會反抗,所以不管做什么都會將他放在最后一位,從來不在乎他的感受,很難被人看到,有出頭表現的機會。
因為性子太軟,被人欺負到頭上了也都是忍一忍,,所以每個人都會忍不住伸手打他一下,在學校很容易成為被欺負的對象,在社會上很容易成為別人的“背鍋俠”。
性格軟的孩子自己也很痛苦,明明很討厭,卻不敢說“不”;明明很喜歡,卻不敢爭取;他們痛恨自己的妥協和軟弱,卻不敢反抗,不敢改變,只能默默承受。所以性格軟的孩子內心往往很糾結,內耗特別嚴重。
在現在的社會中,有原則,有底線,有鋒芒的孩子才更有優勢,家長要注意培養。
注意自己和孩子的相處方式
凡是把自己擺的高高在上的父母,養出的孩子都低眉順眼,喜歡看人臉色,軟弱自卑。
這樣的父母非常強勢,說一不二,看似對孩子很嚴格,其實就是將孩子當成物件來擺弄。他們從不聽孩子的想法,拒絕孩子有主見,永遠都看不見孩子的需求,和孩子說話大多都是命令式,孩子做不對就斥責甚至是打罵。
孩子成為了被馴服的小動物,習慣了被別人指揮,習慣了聽話不反抗,在任何環境下,他都會自覺地將自己放在最低位,默默承受。
不想孩子成為“軟柿子”,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要注意自己和孩子的相處方式。
地位越平等,孩子越自信。孩子在家庭的存在感越強,他的責任感越重,他能體會到自己在父母心中的份量,在被尊重被重視的時候,孩子會更重視自己獨立人格的發展和完善。
父母陪伴的越多,孩子的安全感越強,他的內核就越穩定;父母越愿意傾聽,愿意和孩子溝通,孩子就越愿意思考,他們更注重自己內心育,精神世界就越牢固越獨立。
注重自己和孩子的說話方式,少斥責怒吼,孩子更愿意表達自己的想法,說出自己的真實想法,敢于表現自己。
家庭教育專家王秋云指出“父母的教育智慧里,藏著孩子未來20年后的樣子。可如果不懂得正確的方法,就會把孩子帶上錯誤的道路。”
當孩子開始變成“軟柿子”,父母第一時間要做的事情,應該是先反思一下自己和孩子的相處方式上,是不是出了什么問題。
該撐腰時要撐腰
父母是孩子成長的底氣,孩子從父母身上獲得的不僅是物質生活,更多的是內心和精神的力量。
當孩子被欺負,你是先責怪孩子,認為都是孩子的原因,還是第一時間支持孩子,幫助孩子?
當孩子被冤枉,你是先劈頭蓋臉地罵孩子一頓,還是選擇相信他,堅定地支持孩子沒有錯?
當孩子遇到困難,犯錯的時候,你是呵斥臭罵,還是鼓勵支持,幫助孩子站起來?
和老師朋友聊孩子的時候,你是不停說孩子的缺點,還是對孩子不斷肯定和贊揚?
當孩子得不到父母的理解和支持,孩子就慫了。
馬伊琍說自己上學時,有一次思想品德被評了差。老師告訴馬伊琍的父親,原因是她和數名男生早戀。
父親問老師是哪幾位男生,結果老師只能給出一位男生的名字。
父親質問:“老師,還有呢?不是多個嗎?”面對老師的指控,父親選擇信任自己的女兒,便表示“我女兒我最了解她,我還是找校長說吧。”。
馬伊琍說自己當時就哭了,她很感動爸爸對自己的信任。并暗暗下決心:“我要提醒自己,我要做得更自覺,可以讓父母更信任我。”
心理學家戴·埃爾金德說:“孩子們最需要知道的是,他們對父母很重要,永遠都被愛圍繞。”父母越愛,孩子的安全感越足,內心越穩定,孩子的自尊心是父母給的,想讓孩子自信硬氣,腰桿子直,父母一定要學會給孩子撐腰。
把孩子養得野一點
現在的孩子都被養得太乖了,被欺負,不敢反抗;遇到一點兒困難就容易想不開;芝麻大點的小事就反復糾結走極端。
如果孩子太乖,太老實,不管是男孩還是女孩,都不是好事。他們性格窩囊,做事教條,有委屈不敢傾訴,有想法不敢說出,他們經常會被困在自己的世界里走不出來。
現在的社會競爭越來越激烈了,只有“野”一點的孩子才能更好地適應環境,抓住機會,為未來贏得更多可能性。
育兒專家阿黛爾·法伯說:“讓孩子成為一個有血有肉的孩子、情感真實的人,比讓他繼續當“媽媽的乖孩子”來得重要。
不要讓孩子聚焦在成績上,而是注重多方面能力的發展,讓孩子成為一個會思考,會做事情的人,而不是書呆子。
給孩子更多機會去觀察這個世界,帶孩子了解社會的運行規則,學會人際關系的相處,允許孩子自由表達,敢于說出自己的想法,擁有隨機應變的能力。
帶孩子多運動,喜歡運動的孩子性格開朗陽光,耐力強,肯吃苦,抗挫力更優秀。
“野”一點的孩子不僅自帶鋒芒,更是自帶光芒。
教孩子不惹事也不怕事
我們經常教育孩子有禮貌,懂謙讓,千萬不要和別人發生沖突,結果孩子都被欺負到頭上了,也不敢吱聲,變成了有禮貌的“軟柿子”
父母一定要給孩子做好底線教育,讓孩子有原則有邊界感,有做事的底線,這樣的孩子既不會任人踩過界,被人欺負,也明白自己不應該做什么,不會主動惹事。
我們要教孩子學得厚臉皮一些,敢于表達自己的感受,當覺得不舒服的時候,能勇敢說“不”;面對挑釁的時候,該進攻就進攻,絕不慣著對方。
告訴孩子,不必委屈自己討好任何人,學會關注自己其實更重要。
我們甚至要教孩子學會吵架,一味地妥協退讓,孩子只會加速內耗。教孩子勇敢面對,學會進攻和防守,孩子的語言表達,反應速度會得到進化,更重要的是孩子的膽量,面對問題的勇氣,抗挫折的能力都會有所改變。
總之,不希望孩子成為“軟柿子”,我們就要教孩子從小不惹事,但也不怕事。
不是所有的脾氣好,性格好都值得稱贊,讓孩子帶點棱角,帶點鋒芒,不僅僅是一種自我保護,更是孩子未來成長的利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