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春節的初二都有一次全家親友大聚會,是由老家兒們組織的。
今年我家明年他家后年你家輪番來組織……
聚會的流程是這樣的,初二下午聚齊兒,吃晚飯,然后在賓館里娛樂(打牌、玩游戲等)第二天中午再一次聚餐,然后上后山或景點游玩后解散。
這樣的聚會也在20年時因為大家都知道的原因暫停了。那一年父親要組織大家去吃素食宴,卻因為聚會的暫停沒有去成。
24年的春節,再一次全家人聚齊兒,初三的中午,大家一起來到了仙人洞素食文化民俗村,父親也終于如愿的帶大家品嘗了這個讓我們驚奇的素食宴。
其實早在上學時就聽聞父親提起過這素食,說是端上來的菜品不管是雞還是魚都看著就是!不光看著是,吃起來口感與味道都相似!而這一切都是用素菜做的!
小時候的我對這個很好奇,心里認為這是不可能的事,素菜再怎么做也不能真的像肉啊?不管是口感還是味道?
聽說真正素食的鼻祖和招牌是功德林,但那一頓下來估計得讓我真的吃素個一年半載吧?
還好這回來到了仙人洞村,來嘗嘗這家素食宴。
網上有很多介紹,說該村有老人喜吃素又長壽。這些說辭 我只當是宣傳。
就憑店家在yiqing的頭四年前的約定,我們全家一起來欣然赴約了。
店中擺放的佛頭木雕畫就很有意境,我將前面擺放的刺梅一起放入取景框,總感覺有一種求佛道路上的艱辛之感。
桌上放著4盤涼菜,看著平平無奇,松肉、兩種冷拼腸和素什錦。
飯前開胃菜,下筷入嘴,就等著主菜上來了。
一會兒烤串上來了,我趕緊拿起來一串,入口肉質緊實,孜然味兒濃厚,有嚼勁兒。吃起來那肉橫橫的都有點卡嗓子眼兒!
等等,素食宴,難道,這些都是素食嗎?我說怎么總覺得肉味有,口感有,卻還是有些不一樣的感覺。
原來涼菜和烤串都是素菜所做,應該是有一些菌類或豆制品做出來的。
緊接著,桌子上的菜越來越多,比如菠蘿咕嚕肉、宮保雞丁、竹筍炒肉、烤全魚等都上來了。
所有的菜都是有肉的口感與味道,但又有別,能讓我們在這春節大魚大肉期間吃上這素食真的再好不過了。
尤其是那烤魚,那魚肉不知是用什么材料制成,肉質緊實,還有魚皮真的和魚肉很相近。
一會兒又上來了土豆紅燒肉或燒牛肉,形色皆可亂真。
之后上了主食和素菜、和菌菇類的湯煲
最后說說兩道菜讓我和全家人都嘖嘖稱奇,一個是肉餅:那口感和味道真的讓我們贊不絕口,還是那句話,不管是口感和味道真的跟真實的肉餅一樣一樣的。
另一個是竹筍炒臘肉,那臘肉我特意夾起來看了看,有肉皮有肥肉還有瘦肉,緊實的樣子真的跟臘肉很像很像。
撐的我還是時不時地往嘴里夾“肉”吃,吃罷,喝一喝青竹葉茶也是一種享受。
估計素食大家也都吃過,甚至吃的比我這個要強得多,我是第一回吃,被這個形色與口感驚到了,請不要嘲笑我這沒見過世面的樣子吧,好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