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烏沖突對全球的沖擊都是非常巨大的,可以說是一次小范圍的“國際牌桌洗牌”。
激烈的俄烏戰場
在此次戰爭期間,有三個“國家”被打窮了,也打富了三個國家,那么中國是否在其中呢?
被打窮的三個“國家”
被打窮的三個“國家”分別是烏克蘭、歐盟以及非洲。
烏克蘭自不用多說,古往今來參戰的國家都很容易出現經濟降級的問題。
二戰時期即使是底蘊深厚的歐洲,也是在戰爭的摧殘下經濟停滯,像英國、法國這些老牌列強也是花了好幾年才緩過來。
二戰
相較于這些二戰時期的老牌列強,烏克蘭的問題更大,因為它的人口下降得非常嚴重。
根據聯合國難民署的數據,俄烏沖突開戰后至少有1000萬人的難民逃離了烏克蘭。
烏克蘭在站前的總人口都不到4000萬,這一下子少1000萬,人口直接少了4分之1。
二戰時期人口受沖擊最嚴重的蘇聯,都沒在戰爭中少4分之1的人口。
而且這還沒算那些在戰爭中陣亡,以及殘疾并失去勞動力的人口。
烏克蘭難民
如果把這些人口算上,烏克蘭失去的人口可能已經達到了1500萬,甚至是2000萬。
可以預見的是,等俄烏沖突停下來后,烏克蘭將因為人口問題出現經濟萎縮的情況。
如果戰后美國以及其盟友不愿意大力援助烏克蘭,那這個國家的經濟將毫無希望。
歐盟的問題主要是被美國吸血。俄烏沖突爆發后,歐洲出現了兩個非常嚴重的問題,一個是地緣安全,另一個是能源缺口。
地緣上,歐洲可是和俄羅斯接壤的。俄羅斯和烏克蘭打起來后,東歐和西歐的國家都必須考慮戰火被引到它們國家的可能性了。
俄烏沖突
在這種背景下,這些歐洲國家的企業為了生產的安全,就會對外投資,甚至是將本國的生產線遷移出去。
至于能源缺口,本身俄羅斯就是歐洲的主要能源提供地。俄烏開戰后歐洲跟著美國制裁俄羅斯,也斷開了和俄羅斯的能源貿易。
相較于從中東或美國買能源,俄羅斯的能源因為和歐洲更近,所以運輸成本更低。
在歐洲不買俄羅斯能源后,歐洲這些企業,尤其是重工業企業,都出現了巨量的能源缺口。
歐洲重工業
對于地緣安全的焦慮以及能源使用成本的提升,導致歐洲的企業紛紛離開了歐洲,這自然極大的影響了歐洲的經濟。
至于非洲,非洲這個地區最大的問題是糧食不能自足。
俄烏戰前非洲的主要糧食來源是俄羅斯和烏克蘭,這兩個國家開打后,全球糧食出口受到影響,非洲受到的沖擊特別嚴重。
糧食價格的上漲意味著非洲需要用更多外匯購買糧食,這會導致其生活成本提升。
糧食出口
打富的三個國家
打富的三個國家分別是美國、俄羅斯以及中國。
美國在這場戰爭中最大的收獲是制造業回流。當歐洲因為地緣安全焦慮以及能源價格的問題離開歐洲后,自然需要落地的地方。
放眼全球,美國本土是安全度最高且能源價格相對較低的地方,于是有不少歐洲企業搬遷去了美國。
除了收獲這些制造業外,美國還在賣高價能源給歐洲。當歐洲不再購買俄羅斯能源后,自然需要從其它地方填補空缺,于是歐洲開始了購買美國能源。
液化天然氣船
在美國能源價格最高的時候,美國發一艘天然氣船能凈賺1.5億美元。
俄羅斯作為戰爭當事國,在這場戰爭中越來越富表面上不符合邏輯。
但實際上俄羅斯一來沒有在俄烏沖突中承受太大的壓力,二來加強了和中國的經濟合作,構建了一套相對完善的經濟秩序。
俄羅斯現在能通過和中國的貿易賺取較大的利潤,再利用自身強大的重工業打仗,反而給俄羅斯帶來了一定的經濟發展。
中俄雙邊貿易合作加深
中國方面的收獲主要是歐洲的投資和長久的能源訂單。
歐洲企業撤出歐洲后,部分企業去了美國,但也有部分企業來了中國。中國有良好的營商環境、完善的工業體系,以及強大的物流系統,也能極大的壓縮生產成本。
能源訂單方面,俄羅斯在被西方制裁后,在經濟上對中國的依賴會越來越重。
而俄羅斯主要的創匯手段就是能源,所以中國能從俄羅斯那穩定的獲取能源。
中俄能源管道
中美的特殊之處
以上這些國家和地區中,美國和中國都在俄烏沖突中獲利,但其實和其它國家以及地區有不一樣的地方。
美國雖然獲得了一定的利益,可也付出了巨大的代價。
其一是美國的政治威信。當北約全力支援的烏克蘭都打不贏俄烏沖突的時候,全球各國就要重新考慮一下美國的軍事威懾了。
所以我們能看到俄烏沖突爆發后,巴勒斯坦和以色列打了起來,歐洲方面以德國和法國為首的國家開始呼吁獨立自主了。
其二是和盟友們的離心離德。美國通過俄烏沖突趴在歐洲身上吸血看似很美好,但問題是歐洲豈能心甘情愿?
所以俄烏沖突打得越久,美國吸歐洲血的情況越嚴重,歐洲和美國就越離心離德。
中國方面在俄烏沖突中有一項隱性的收益,那就是很大程度上瓦解了這套以美國為核心的國際秩序。
俄烏沖突前美國是不可置疑的世界霸權,沒人敢去惹它。
但經過一場俄烏沖突后,全球各地都不再害怕美國的軍事威懾和經濟制裁了,讓美國的霸權體系不斷瓦解。
美國霸權概念圖
所以我們能看到2023年到2024年,中國在國際上的動作很多,在中東、南美以及歐洲都有發力。
參考資料:
【1】北京日報客戶端·《張維為:歐洲必須回歸獨立自主,才有希望邁上持久和平之路》
【2】新華社國際·《列國鑒·俄羅斯|記者觀察:制裁“排山倒海” 俄羅斯經濟何以“越挫越勇”》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