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天前賴清德在就職演說中毫無顧忌地拋出兩國論,通篇使用“中國”二字稱呼大陸,使用“國家”來稱呼臺灣,大肆宣揚所謂“主權獨立”“TW住民自決”等分裂謬論,試圖在所謂“國家”認同上大做文章,以兩國關系取代兩岸關系。
如果說此前李登輝、陳水扁和蔡英文還只是打擦邊球,那賴清德則是赤裸裸的攤牌了,態度極為猖狂,主張更加激進。
對此很多人寫文章痛罵他數典忘祖、千古罪人,還感嘆島內民眾識人不明,統派被騙!
相比他們的憤怒,我感覺還好,憤怒是因為失望,你壓根沒抱過希望你就不會失望。
相反,還有種解脫感。終于可以不用自欺欺人了,終于可以打破幻想了。
以前這邊某些人總喜歡被李、陳、蔡的擦邊言論迷惑,從他們的講話找那么只言片語安慰自己,裝睡。現在呢?終于不用幻想了,一切清晰了,就看你敢不敢承認了。
我曾無數次在文章中提及,不要對島內民眾抱有幻想,今時今日的島內,不可能選出支持統一的領導人。因為長期的信息繭房,早已把島內年輕人喂成天然“毒”,而且時間越久,中毒越深。
島內選出賴清德,這么個長著一張日本臉的玩意一點都不稀奇。
大家要搞清楚,所謂的一人一票的選票政治天然有利于右翼。操縱“一人一票”選舉和股票莊家割韭菜一樣是有固定套路的,美國政治學教授布魯斯·布魯諾·德·梅斯奎塔和阿拉斯泰爾·史密斯就撰寫了一本政治經濟學著作《獨裁者手冊》,可以看作絕佳的教程。
巧設選舉口號,引來韭菜跟風,順勢收割民意,可謂選戰精髓。
賴清德說:“臺灣的命運由島內2300萬人民決定”!這樣的口號是非常蠱惑人心的,也容易引來跟風盤!由此衍生的本土主義、激進冒險主義更是殺傷力十足。設身處地地想一想,沒人能拒絕這樣的口號,哪怕有那么絲絲后怕,都會被美國人提供的槍炮撫慰。
真的,在這種情況下,惠臺沒用、罵臺沒用,好言好語更沒用!只有解放軍的槍炮聲,才能讓他們清醒,只有解放軍的槍炮聲,才能敲碎民進黨當局編織的“信息繭房”!
讓戰機穿過臺北上空,讓導彈劃破臺島天空,讓防空警報響徹島內,把實實在在的壓力,傳導到臺灣民眾的心坎上,不讓中間商“賺差價”,才可能起到當頭棒喝的作用。
要2300萬人的自決?那先承受14億人的怒火吧!
東部戰區新聞發言人李熹海軍大校表示,5月23日至24日,組織開展“聯合利劍-2024A”演習,檢驗戰區部隊聯合作戰實戰能力。李大校表示,這也是對“臺獨”分裂勢力謀“獨”行徑的有力懲戒,對外部勢力干涉挑釁的嚴重警告!
演習有幾大特點:
一是突發性。此次演習事發突然,外界完全沒有預料,新華社也是在演習開始后的一分鐘才授權發布消息。
以往都會提前幾天發布,但這次不是。當然,這并不意味著解放軍沒準備,恰恰相反,這樣更貼近實戰。
過去演習會提前幾天向社會公布,一方面是為了清場,好讓附近的商、漁船有時間撤離,防止誤傷;另一方面也是為了對岸有所準備,防止擦槍走火。
但真正的戰爭不可能給你時間清場,越突然越好,講究的就是雷霆一擊,更別說提前告知對方,讓對方有所準備了。
二是綜合性。首先兵種齊全,海、陸、空、火箭軍都會亮相,其實還有一支神秘部隊也會參與其中。海、空軍是環島演習的常客,陸軍一直沒啥存在感。
但這次不同,遠箱火管飽!這個好啊!
我曾說過,20年前,陸軍征服海峽的唯一方式是搶灘登陸。所以每年老陸都會泡到海里練武裝泅渡。
現在不用了,老陸也能遠程參與了。
750毫米口徑的遠程戰術導彈,射程超過500公里,可以跟370毫米箱式遠火共架發射,萬箭齊發,參與感十足!
作為老陸曾經的一員,我老懷大慰。
其次是覆蓋齊全,臺灣海峽、臺島北部、南部、東部,甚至是金門島、馬祖島、烏丘嶼、東引島周邊都沒放過,也就是臺當局控制的所有地區一點沒落下,全部處在解放軍的攻擊范圍,妥妥滴甕中捉鱉。
這里要講講東部。眾所周知,臺島東部是我海軍、空軍演練相對薄弱環節,因為中間有中央山脈,火箭軍、陸軍的遠程火力會受到影響,此前空軍只能繞島突防。
島內也善于利用這一點,把這里打造成了大后方,很多雷達設施、遠程火力都設在這一側,甚至連逃跑地點都在這一側。其中,東側東部的花蓮港距太平洋主航道僅二個小時,是島內重要的補給港口。
過去,我們沒有能力對這一側進行封鎖,現在不同了,我們有兩個航母戰斗群可參戰,一個攘外,一個安內,還有驅逐艦編隊,紛紛鐘上演死亡鎖鏈。
這次演習劃定的區域就有花蓮港,且距離非常近,完全可以在此對島內縱深實施打擊。
三是壓迫性。區域設置上,對比上次演習,包圍圈更緊了。
佩羅西竄訪后,我軍解鎖了新姿勢,首次大規模圍島軍演,但給澎湖留出了口子,對花蓮以東海域的封鎖比較靠外。
但這一次不同,基本上都在所謂的“12海里”內,沒給島內留多少幻想的空間。
距離近,才有壓迫感,才能傳導壓力,打擊效果也更好。
再者,從演練的內容看,聯合海空戰備警巡、聯合奪取戰場綜合控制權、聯合精打要害目標等科目,都是封鎖性的,艦機抵近臺島周邊戰巡,島鏈內外一體聯動強調的也是封鎖。
據我所知這個“島鏈內外一體聯動”的說法是第一次提到,以往沒有,這應該是作戰文書里的總體作戰思路。
島鏈內外一體聯動,我的理解是此次演習不僅會關注島內動向,還會考慮域外力量,包括美航母艦隊、日本海上力量之假想敵反應,是場真正的實戰演練。
20年前,我們談得最多的是登島作戰,所有的封鎖都為搶灘登陸創造條件。這是不得已而為之,一是沒有全面封鎖的能力,二是要在美艦反應過來之前造成既定事實。于是才有了上午鳴槍,下午發身份證的說法。
但這一方式代價肯定少不了。島內所有作戰想定都圍繞解放軍登陸作戰做準備,美軍說讓島內扮演豪豬,它便成了豪豬。經營碉堡幾十年,設障、設陷無所不用其極,就等著子弟兵搶灘登陸。
過去沒辦法,為了統一,明知山有虎,也得虎山行。現在思路變了,解鎖了新姿勢,登島作戰未必是最優選擇,封鎖其實挺香。一是,解放軍具備了封鎖的能力;二是,就算解放軍守在家門口,美艦也不敢怎么地;三是代價最小,子弟兵不用犧牲,島內損壞最小,在國際上也好交代。
你會問,跟國際有什么關系?一旦登島作戰,一些臺獨頑固份子肯定會綁架民眾,制造人道主義災難,再內外勾連、顛倒黑白,通過輿論戰向解放軍潑臟水,從而造成國家政治上的被動,這點不得不考慮。
封鎖可以較好的解決這一問題。
新姿勢自然要反復練習,諸多因素都要考慮進去。
每次演習總有人陰陽怪氣地說,準備這么多年始終處于準備之中,有什么用?
這些人大概沒參加過高考,沒經歷過高考一模、二模,每一次模擬考試都是為真正高考的那天做準備。平時多流汗、戰時才能少流血,把盡量多的因素考慮進去,才能確保最終的趕考發揮最佳水平。
當然,事不過三。模擬這玩意也不能無限期地搞下去,新模式、新花樣,一模二模能理解,如果還搞個三模、四模,甚至無數模,卻一直不上考場,那就搞笑了。
隨著賴清德的上臺,臺獨在不歸路上已經越走越遠,最后那一絲幻想已經不存在。
面對解放軍的反制,民進黨毫無悔改之意,民進黨發言人還放話稱,中國無視國際社會的關切與呼吁,不僅是在“威嚇”臺灣的民主制度,也是在“破壞”區域和平穩定,更是赤裸裸的“威脅”世界支持民主、自由與“良善”的國家。
這貨還強調,在“對等、尊嚴”原則下,愿與中國展良性互動對話。叫囂中國應用心體會就職演說中的內涵,正視“中華民國”存在的事實、尊重臺灣人民的選擇,拿出自信與誠意,面對臺灣。
熊孩子之所以變成不孝子,是因為你高高舉起的竹條從來沒有真地打在他身上。
每一次模考,距實戰更進一步,讓戰機飛過臺北上空,讓導彈劃破臺島天空,讓他們看看,親爹打了,他洋爹又敢怎么滴?
戰略上,中國和俄羅斯成了背靠背的戰友,已經解決背部威脅問題,是時候走向深藍了。
記住,什么時候給熊孩子狠狠地抽一鞭子,讓他感覺到痛,什么時候親爹的話才會管用。
全文完,謝謝閱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