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言道“農產品看供應”,油脂油料的進口數據是判斷市場走向的重要指標。
我國食用油的加工原料大部分來源于進口。進口量的增減、進口品種的此消彼長,都會引發油企生產加工量及市場價格行情的連鎖反應,進口數據時時牽動著行業的脈搏跳動。
海關統計數據顯示,2024年1-4月我國主要油脂油料的進口量同比出現下降,這意味著今年以來,我國油脂總供應量同比有所減少,這或是近期部分品種價格走勢偏強的重要原因之一。
油脂方面,去年進口量超百萬噸的前三大進口油種為棕櫚油、菜籽油、葵花油,今年1-4月進口量同比分別下降40%、15%、7.8%。
油籽方面,去年進口量超百萬噸的前三大進口油料為大豆、菜籽、亞麻籽,今年1-4月進口量同比分別下降2.9%、40%、34%。
從來源看,我國油脂油料的進口來源國呈現集中化趨勢。今年1-4月,六大進口品種的最大進口來源國,均占據了該品種一半以上的進口量。其中:
棕櫚油進口 印尼占比65%;菜籽油進口 俄羅斯占比54.7%;葵花油進口 俄羅斯占比64.3%;大豆進口 巴西占比59%;菜籽進口 加拿大占比92%;亞麻籽進口 俄羅斯占比89%。
巴西、俄羅斯、印尼、加拿大成為我國油脂油料進口供給的“領頭羊”。
以下為今年前4個月,六大油脂油料品種進口情況概述。
菜籽油
2024年1-4月,我國共進口菜籽油67.4萬噸,同比下降15%。
俄羅斯是菜籽油最大進口來源國,進口量為36.9萬噸。
近年來我國菜籽油的進口結構發生了顯著變化。2021年及以前,我國菜籽油最主要的進口來源國是加拿大。2022年開始,俄羅斯已經成為我國菜籽油最主要的進口來源國,占比超過50%。
葵花籽油
2024年1-4月,我國共進口葵花油49.8萬噸,同比下降7.8%。
俄羅斯是葵花油最大進口來源國,進口量為32萬噸;自烏克蘭進口13.5萬噸,自哈薩克斯坦進口3.6萬噸。
國內葵花籽油產量較低,市場流通主要依賴于進口,因此葵花籽油進口量對于國內市場行情影響較大。葵花籽油進口量持續減少,后市供應呈縮緊態勢,國內挺價銷售意愿較強。
棕櫚油
2024年1-4月,我國共進口棕櫚油97.6萬噸,同比下降40%。
印度尼西亞是棕櫚油最大進口來源國,進口量為63.6萬噸;其次是馬來西亞,進口量33.7萬噸。
我國棕櫚油全部來自進口。棕櫚油進口成本攀升,導致進口利潤倒掛,貿易商進口意愿降低,因此我國棕櫚油進口量大幅下降。
大豆
2024年1-4月,我國共進口大豆2715萬噸,同比下降2.9%。
巴西是大豆最大進口來源國,進口量為1590萬噸;其次是美國,進口量958萬噸。
大豆進口量減少的主要原因:一是養殖業虧損增加,影響飼料行業對大豆壓榨產品(豆粕)的需求。二是由于豆粕價格仍較高,菜粕、葵花粕及其他雜粕的大量替代擠壓豆粕消費空間。
1-4月我國自巴西大豆進口量同比大幅增長72%,主要原因在于巴西性價比優勢凸顯,同時正值南美大豆上市高峰期,巴西本土裝載、港口發運能力均較過去有所提升。
菜籽
2024年1-4月,我國共進口菜籽136萬噸,同比下降40%。
加拿大是菜籽最大進口來源國,進口量為125.2萬噸;自俄羅斯進口8.2萬噸,自蒙古進口2.7萬噸。
我國菜籽進口仍集中于加拿大。菜籽進口同比減少,但對比歷史同期仍在高位水平。
通常4、5月是國內菜籽、菜油進口高點,之后至9月國內菜系進口量將逐步下降。目前市場對后期菜系進口節奏存在分歧,部分機構預計7月之前菜籽進口量仍然較大,而隨著俄羅斯菜油出口高峰的結束,菜油進口量在5月之后逐步下降概率較大。
亞麻籽
2024年1-4月,我國共進口亞麻籽30萬噸,同比下降34%。
俄羅斯是亞麻籽最大進口來源國,進口量為26.7萬噸;其次是哈薩克斯,進口量3.2萬噸。
亞麻籽俗稱胡麻籽,我國進口的亞麻籽基本上都用于加工生產亞麻籽油。由于亞麻籽油富含差異化的脂肪酸(亞麻酸),加之亞麻籽進口關稅下調,2023年亞麻籽進口量異軍突起,創造突破百萬噸的歷史記錄。
今年1-4月亞麻籽進口同比減少,但對比歷史同期仍處高位水平。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