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評閱讀書籍分享:取其精華(2)《你的誤區》(美)韋恩.戴爾
這是一個匆忙的早上,母親一邊在廚房和客廳來回穿梭著,一邊喊著臥室的孩子趕緊起床,孩子好像在等待著什么:“我不知道該穿什么衣服。”母親回了一句:“你喜歡穿什么就穿什么。”
孩子穿著自己選的衣服走出來,問媽媽:“這件衣服可以嗎?”。母親瞥了一眼:“你也不看看現在什么天,這個衣服太薄,會冷的,趕緊換一件。”
“那這件可以嗎?”
母親停下手中的事情,不耐煩地說到“不行,這件要留著過年穿的。”
孩子很無奈:“那我到底該穿什么?”
第二天早上,孩子又問:“媽媽,我今天應該穿什么衣服?”
忙碌著的母親還是回答著:“不是跟你說了你想穿什么就穿什么嗎?為什么老問我?”
這樣的場景你們有沒有覺得很熟悉呢,中國的家庭教育大多數都是這樣,孩子必須要按照父母的要求來做,得到父母的認可,才能感覺到自己做對了。
不僅是在家里,學校里的教育也是各種規矩,學生按照老師的要求來完成作業,才算是聽話。我記得小學剛學乘法口訣的時候,老師布置的作業是回家背誦乘法口訣的前4排,我回家很努力地背到很晚,只不過我背的是橫排,但后來據說老師說的是豎排。第二天老師抽查到我,我自信滿滿地一口氣背完,結果被老師狠狠地打了板子。
當你第一次進入高檔餐廳的時候,你有沒有很擔心自己說錯話或做錯事。當你在一家高檔化妝品店買東西時,有沒有希望店員將你看做是一位有素質有品位的顧客。經常聽到有人說:“我的衣服開線了,今天穿了一天回到家才發現,真的好丟人。”
社會到處都布滿了你必須“被接納”的訊息。隨處可見的商業廣告在暗示你必須被認可;情歌里的:“有了你我的生命才算完整。”甚至連各種娛樂社交平臺的點贊功能,都在暗示著你需要被認可。
為什么我們從來都是先考慮別人會不會認可自己,想被認可是絕大多數人都希望的,但是如果把尋求認可當做一種需要,那就等于放棄了自己,你一定要明白,你永遠無法取悅每一個人,你的人生無需交到認可你的人手中。
本文作者:尚鈺嵐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