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3年的莫斯科,一場肅穆的葬禮正在舉行,為逝世的蘇聯領袖斯大林送別。來自世界各地的政要云集于此,向這位偉大的革命家致敬。
在這莊嚴的場合,一個事件引起了全場的注目。
中國代表團團長周恩來總理,面對蘇共領導人赫魯曉夫時,情緒激動地說出了一番令人費解的話:”赫魯曉夫同志,請馬上放回我們的人!”
周總理口中的”我們的人”指的是誰?為什么在這樣一個場合,他會突然提出如此要求?背后又蘊藏著怎樣的故事?
青年唐鐸的遠大志向
出生于1907年的唐鐸,是一名普通農民家庭的孩子。從小就見識過戰亂帶來的災難,他的家鄉遭到日軍的蹂躪,親眼目睹同胞流離失所的凄慘景象。這些童年的經歷,深深埋下了他救國救民的志向。
1920年,年僅13歲的唐鐸加入了中國共產黨的先驅者之一蔡和森等人,前往法國留學。在那里,他因參加反對殖民統治的運動而遭到法國當局驅逐出境。這次經歷堅定了他反對一切剝削壓迫的決心。
回到國內后,唐鐸通過朋友的介紹進入了孫中山主持的黃埔軍校航空學校就讀。在那里,他結識了不少志同道合的志士,開始了系統學習航空知識的生涯。作為一名勤奮好學的學生,唐鐸總是全神貫注地聆聽老師的講解,并積極與老師互動探討,獲得了優異的成績。
畢業后,唐鐸憑借出色的表現獲得了前往蘇聯深造的機會。
1927年,蔣介石發動了瘋狂的”四一二”反革命政變,鎮壓共產黨人。受此影響,很多留蘇學生被叫回國內。
但唐鐸作為一名堅定的共產黨人,拒絕了國民黨的召喚,決心留在蘇聯繼續學習。
在蘇聯,唐鐸輾轉于多所學校深造,系統學習航空理論知識。盡管曾一度被懷疑是日本間諜而被關押審查,但最終還是洗清了嫌疑,恢復了學籍。
1933年,蘇聯為慶祝十月革命16周年在莫斯科舉行閱兵式,唐鐸在空軍表演選拔中一騎絕塵,被選為領隊飛行員,這為他日后在蘇聯的飛行生涯奠定了基礎。
雖然留學路漫漫,但唐鐸始終懷著一顆救國救民的赤子之心,矢志不渝地學習航空知識。他希望將來能將所學回報祖國,為中華民族的獨立和解放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莫斯科紅場上的中國飛行員
1933年10月,蘇聯為紀念偉大的十月革命16周年而準備在莫斯科紅場舉行盛大的閱兵式。蘇聯空軍部隊自然也被委以重任,要在這場閱兵中展現自身的精銳風采。
蘇聯空軍立即著手挑選出最優秀的飛行員擔綱重任。這份榮譽無疑是所有空軍戰士夢寐以求的,他們都希望能夠一展身手,在莫斯科上空駕駛著龐大的戰機編隊掠過,用實際行動向全世界展現蘇聯空軍的雄姿。
領導們對手下的渴望心情再清楚不過,因此對這次選拔工作也是嚴謹有加。最終,在無數人的競爭中,中國飛行員唐鐸脫穎而出,被確定為整個閱兵表演的領隊飛行員。
唐鐸在獲知這個振奮人心的消息后,內心無疑是無比興奮和自豪的。
就這樣,在1933年11月7日這一舉世矚目的日子里,唐鐸駕駛著P-5銀燕戰斗機,帶領著整整99架同型戰機編隊,在莫斯科紅場上空盤旋飛行,向全世界展現了蘇聯空軍的英姿。
閱兵現場,斯大林等蘇共高層領導都在露天觀禮臺上親自觀看。通過望遠鏡,斯大林清晰地看到了那架領頭的戰斗機在空中滑翔盤旋的精準動作,頓時對操控它的飛行員印象深刻。
身邊的工作人員適時向斯大林解釋道:”這次空軍的閱兵表演是由一名中國人領頭的,他也是儀式中唯一一個中國人!”斯大林聽后不禁眼睛一亮,對這個中國飛行員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閱兵式結束后,斯大林親自會見了這名身穿蘇聯空軍制服的中國飛行員唐鐸。當時他拍著唐鐸的肩膀,由衷地贊嘆道:“你是個人才,以后定然會有遠大的前程!”
戰火硝煙中的英勇表現
1941年6月22日,納粹德國背信棄義,突然對盟友蘇聯發動了瘋狂的進攻,遍及蘇聯西部國境線。面對德軍的鐵蹄狂涌,斯大林下令蘇軍全線反擊,拼死阻擋德軍的進攻。
唐鐸作為一名在蘇聯服役多年的中國飛行員,自然也被卷入到這場決定命運的戰爭之中。得知德軍開始進攻的消息后,唐鐸立即寫信向蘇聯軍方申請,要求自己也參加這場保家衛國的正義戰爭。
但由于唐鐸并非蘇聯公民,加之他在蘇聯曾一度被懷疑是日本間諜而受過牢獄之災,斯大林雖然欣賞他的才能,卻還是拒絕了他的請求,只安排他在軍校里擔任射擊教官工作。
唐鐸對此自然是非常失望的,但他并沒有放棄。在接下來的3年時間里,他一直堅持不懈地朝上級軍方寫信申請加入實戰部隊。斯大林最終還是被他的誠意和決心所打動,于1944年任命他為蘇聯空軍的實習副團長。
終于獲得上陣殺敵的機會,唐鐸自然是萬分興奮和振奮。很快,他就和自己的空中小分隊參加了解放白俄羅斯戰役。在這場戰役中,唐鐸的飛行技術和指揮才能得到了充分體現。
其中最著名的一次戰役,就是針對德軍的一支重型坦克部隊展開猛烈的空中突擊。在唐鐸的指揮下,他駕駛的戰機在第一回合就精確命中了三輛德軍坦克,徹底癱瘓了它們的行動能力。
隨后,唐鐸又發現了德軍的一支汽車部隊,他毫不遲疑地下令對準目標開火。雖然有一些戰友提醒他擅自行動有違紀律,但唐鐸深知戰機稍縱即逝,錯過這次就難有機會了。
果然,在他親自帶頭之后,其他戰機也被迫跟進。德軍的汽車部隊在猛烈的炮火下接連翻車,遭受了重創。這一仗打得是漂亮極了,也讓后方的蘇聯上級看到了唐鐸出色的指揮能力。
除了這次戰役,唐鐸還參加過多次其他作戰任務,比如偷襲德軍的軍用機場等。每一次,他都能瞅準時機,出奇制勝,給予敵人重創的同時也最大程度地保護了自己和戰友的生命安全。
正是憑借著這樣出色的軍事才能,唐鐸在整個戰爭期間屢立戰功,不但被授予了多枚勛章,而且還被破格提拔為中校主任。
歸國路途坎坷
1949年10月1日新中國成立,唐鐸再也按捺不住想要回到祖國效力的強烈愿望。一直以來,他都是懷著為中國航空事業貢獻自己力量的遠大志向而離開祖國的。如今,祖國已重新走上了社會主義道路,他自然更應全力以赴為之服務。
于是,唐鐸開始了自己漫長的回國之路。他先是寫信給蘇聯政府和軍方的相關領導,鄭重其事地申請回到中國。然而信件一去無回,收信方面對此事置之不理,態度十分冷淡。
面對蘇聯方面的冷淡回應,唐鐸并沒有氣餒。相反,他轉而向中國中央政府求助,希望祖國能為他回國一事始解決。果不其然,中央十分重視這位在蘇聯立下赫赫戰功的英雄兒女,立即展開了行動。
1948年,時任空軍司令員的劉亞樓就曾專程前往莫斯科,面見蘇聯軍方要求讓唐鐸回國。雖然蘇聯方面當時口頭答應下來,但實際行動卻一拖再拖,始終沒有放人。這令唐鐸感到無比失望和憤怒。
后來中央又多次派遣訪蘇代表團,向蘇聯政府人士提出過此事。每次都聽到對方滿口答應,但一到實際行動,蘇聯人卻總是推三阻四,百般推脫。看來,他們是真心不愿意放走這個空軍人才。
1953年3月,斯大林因病去世,時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的周恩來應邀赴蘇聯出席了斯大林的葬禮。正是在這個沉重而莊嚴的場合,周恩來向蘇共新任領導人赫魯曉夫提出了一個特殊要求。
他神情嚴肅地說:”赫魯曉夫同志,雖然現在的場合不太適合,但是有件事我一定要說,那就是請你們盡快讓唐鐸同志回到中國去。”這句話一出,現場所有人都感到十分驚訝和費解。周恩來作為著名的外交家,在這樣一個場合提出這樣的要求實在太過突兀。
赫魯曉夫當時只能勉強附和,因為周圍所有人都聽到了這番話。
葬禮結束后,雙方又就此事進行了詳細的商談。在中方的堅持下,赫魯曉夫終于向手下下令,準備安排唐鐸返回中國的一切手續。
就這樣,經過長達28年的等待,唐鐸終于在1953年重返祖國懷抱。他攜家帶口,懷揣著重新為航空事業貢獻力量的期望,踏上了熟悉的國土。
為祖國航空事業貢獻力量
回到祖國后,唐鐸懷著對航空事業的熱忱投入到了工作中。當時,哈爾濱工程學院正面臨著師資力量匱乏的困境,亟需培養一批本土航空人才。唐鐸憑借多年在蘇聯學習和實戰的寶貴經驗,成為這所學校最理想的員工選擇。
于是,1953年,唐鐸受命前往哈爾濱工程學院,與院長陳賡共同肩負起重建航空工程系的重任。他利用自身在蘇聯吸收的先進航空理論知識和作戰實踐經驗,創辦了27個教研室,其中6個與空軍專業相關。
憑借扎實的學識和敬業的工作態度,唐鐸很快就在全校樹立起了良好的形象。他為學院師生系統講授航空航天方面的專業課程,將自己在蘇聯所學所感全部傳授給祖國的年輕一代學子。
除了教學,唐鐸還為學院的師資力量培養貢獻了自己的一份力量。他將不少優秀的蘇聯航空專家引薦到哈爾濱工程學院執教,既豐富了師資隊伍又提升了教學水平。很多后來在航空界嶄露頭角的人才,都是唐鐸親自教導過的學生。
憑借在航空教育事業上的卓越貢獻,1955年,唐鐸在中南海的懷仁堂受到最高軍銜的肯定,被授予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少將軍銜。這份殊榮不僅是對他多年軍旅生涯的總結,更是對他為祖國航空事業做出貢獻的褒獎。
即便獲此殊榮,唐鐸也從未因此而有任何驕傲自滿。相反,他一如既往地保持謙遜低調的作風,將主要精力投入到教書育人的事業中。正是這種胸懷祖國、無私奉獻的品格,讓他深受學生和同事們的愛戴和尊敬。
退休后,唐鐸沒有徹底離開工作崗位,而是繼續為國家的現代化建設貢獻自己的力量。他時常參加有關”四化”建設的重要會議,并在會上發表富有見地的演講,為國家的現代化進程建言獻策。
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唐鐸都心系祖國的發展與繁榮。1983年,他在出席一次重要會議并發表激情演講時,突發腦溢血昏倒。經過搶救無效,這位曾在國外屢建戰功的英雄最終永遠離開了人世,離開了他深愛的祖國。
哪怕在生命的最后時刻,他依然在為國家的現代化貢獻自己的全部力量。
參考資料:
來自 吳輔佐等編著. 中國人民解放軍歸僑將領傳奇[M]. 2002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