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6年3月17日,一架軍用飛機墜毀于南京江寧岱山,機上人員全部死亡,其中就包括大特務頭子戴笠。
消息傳到重慶,蔣介石“貓哭耗子”,對自己這個“兄弟”進行慰問。
但戴笠死后不久,他為之付出心血的軍統隨即遭到取締。唐縱、鄭介民、毛人鳳之流鬧得不可開交,儼然成為外界笑柄。
鮮為人知的是,戴笠在乘坐飛機準備趕往重慶之前,曾親筆寫了一份報告給蔣介石,蔣介石看完后沉默許久……
談到蔣介石與戴笠二人關系的肇始,最早還要源于1922年。
當時戴笠流浪上海,在一家交易所里當跑腿伙計。這處交易所恰巧為蔣介石、戴季陶等人所創辦,后經戴季陶介紹,蔣介石初識戴笠,二人有了第一次交往。
因為戴笠頭腦靈活、辦事利索,給蔣介石留下了好印象,但當時二人并無深交。隨著蔣介石離開上海,雙方關系就此中斷。
直到1926年,戴笠投奔廣州革命陣營,考取黃埔軍校第六期,與蔣介石在名義上有了師生之誼,由此開始了他二十余年追隨蔣介石的政治生涯。
1928年初,蔣介石擔任國民革命軍總司令,同時任命戴笠為總司令部上尉參謀,后者非常感激蔣介石的提拔知遇之恩。
為使自己工作受到蔣校長的重視,讓所有人看到自己的能力,戴笠不辭辛勞,收集各種有價值的情報。
在后來的蔣桂戰爭、蔣馮戰爭、中原大戰中,戴笠不惜冒生命危險,深入敵后收集情報。他的努力終于引起蔣介石的賞識,1931年底,蔣介石同意給他建立一個“密查組”。
作為戴笠搜集情報的正式組織,“密查組”就是軍統組織的前身,戴笠從此成為蔣介石的重要助手。
1932年,戴笠又在蔣介石的安排下出任復興社特務處處長一職,從此成為蔣介石特工組織的首領。
經過幾年的發展,戴笠在國民黨特務組織內混得風生水起。西安事變發生后,他在內外壓力之下,決定赴西安冒死營救蔣校長,這番舉動讓蔣介石頗為感動。
1937年7月,中華民族開始全面抗戰。借著抗戰之機,蔣介石將特務機構公開化。
在他的策劃下,1938年8月,國民黨中央軍事委員會調查統計局成立(軍統),戴笠則堂而皇之地出任軍統局主持工作的副局長,實則為該組織的全權指揮者。
軍統成立之初,全局共1600人左右。到了抗戰中期,人數已經翻了數倍。這一階段的軍統隨著任務增多,急需大量人手,戴笠開辦各種培訓班。
為得到蔣介石更多的信任,戴笠多次在不同場合表達追隨蔣介石的心愿。
不過這一切,卻在抗戰勝利后被逐漸打破。抗戰勝利后,中國民主政治建設隨之提上日程。
經歷十多年的戰爭,人們渴望和平、安寧的生活。但國民黨特務組織長期以來為非作歹,被群眾仇恨,更是大發國難財,搞得聲名狼藉。
當時不僅各民主黨派反對特務統治,即使國民黨內部許多派系也都對軍統感到不滿。
國共重慶談判開始后,作為調解方的美國,以馬歇爾為代表的美國國務院認為戴笠及其軍統在中國民主進程中有著最大破壞作用,便明確向蔣介石提出“主張取消軍統”。
面對如此巨大的壓力,蔣介石為安定其統治基礎,不得不考慮對軍統進行約束。1945年底,他指定由唐縱、鄭介民、戴笠、李士珍等七人,負責設計特務組織改革方案。
1946年1月中旬,蔣介石對戴笠明確提出:“今后政府將要改組,各黨、各派均將參加,軍統局需要取消。你自己研究辦法,不用負責,最終能實際控制這個機關。”
這番對話預示著蔣介石與戴笠的矛盾已經不可避免地爆發,可一向善于揣摩蔣介石心思的戴笠,卻還沒有看清楚現實,他認為蔣介石還是像過去那樣,對自己愛護有加。
到了1946年3月9日,戴笠為“肅奸”赴北平時,他從各方情報判斷中明顯感覺到來自蔣介石的壓力。
1946年3月10日,戴笠在北京懷仁堂主持一場會議時,因為對自己和軍統局的前途已有失望之感,發表了一次充滿氣憤心情的演講。
談話內容已經明確表明對蔣介石有些泄氣,甚至有指桑罵槐,不肯輕易服輸的態度。
兩天后,即1946年3月12日,戴笠在北平對副手鄭介民明確說道:“我或許不能繼續干下去,你們要對我們死難同志的家屬生活負責,這件事就拜托你了。”
這句話已經表明,戴笠此刻已經做好被蔣介石拋棄的打算。
正當戴笠在北平活動之際,他接到毛人鳳發來的前往重慶參加重要會議電報。
這個消息讓戴笠意識到這次會議是決定自己和軍統前途的關鍵,他內心充滿了恐慌和氣憤,立即命令文強為他代寫一封給蔣介石的電報。
因為電報的措辭較為激烈,毛人鳳準備修改潤色后再交給蔣介石。戴笠因為收不到蔣介石的電報而心急如焚,便計劃立即飛到重慶。
1946年3月15日,戴笠乘坐北京航空委員會為他準備的C-47型222號專機,先飛天津,然后飛濟南,于16日抵達青島。在青島,戴笠親筆寫了一封電文報告給蔣介石。
這封電報的大致內容是說:戴笠已經追隨蔣介石的二十多年,軍統局的干部達到十四萬人。希望領袖多加愛護,不要輕言取締。
電報發到重慶后,蔣介石看完沉默許久。
從蔣介石的角度來說,他其實不愿意輕易放棄軍統。
畢竟這個特務組織一直以來是他的心腹,在收集情報、肅清內奸、打擊共黨等方面效果一直不錯。
但迫于當時國內外嚴峻的壓力,蔣介石不得不取消軍統。人心都是肉長的,何況戴笠跟隨蔣介石這么多年,所以蔣介石看到戴笠的這封電報后,想說什么卻又無從說起。
1946年3月17日上午,還是沒等到蔣介石電報的戴笠決定冒險乘飛機,先飛上海,然后再從上海轉機飛往重慶。
因為天氣不好,戴笠乘坐的專機于1946年3月17日下午墜毀于南京江寧岱山,機上人員全部遇難。
戴笠出事后,蔣介石給戴笠的兒子送去一萬美元,還在浙江衢州機場建立一所“雨農中學”紀念他。
戴笠死后僅三年時間,國民黨兵敗如山倒,于1949年敗退到臺灣。
1950年3月17日,蔣介石在臺灣為戴笠舉行了殉職四周年紀念,很沉痛地說:“雨農同志不死,我們絕對不會撤退來臺灣。”
可見,已經敗退到臺灣的蔣介石,十分清楚國民黨敗逃臺灣絕非一個戴笠所能挽救。但他如此之說,卻表露出對戴笠功績和作用的認可與贊許。
此后,蔣介石在臺灣為籠絡特務人員,表示自己不忘舊情,親自命令保密局局長毛人鳳啟用潛伏在大陸的特務,尋找留在大陸的戴笠家屬。
參考文獻:
[1]徐妍.蔣介石與戴笠關系異變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11.
[2]吳蓓.保密局從未姓“戴”[J].咬文嚼字,2009(08):8-9.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