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研發進展如何,目前交通工具的主流肯定都在向新能源過渡,包括飛機。
只要50多米就能起飛
增程混動新能源飛機
其實,現在在測試中的純電的載人飛機并不少,但有進展的并不多。最近,美國的一家名為Electra的公司打造的eSTOL飛機,完成了一次短距離起降測試,標志著朝正式投產運營又近了一步。
這架名為“金翅雀”(Goldfinch)的飛機,前兩年完成了首飛。它目前是世界上第一架使用分布式電推動力的吹升(blown lift)設計的飛機。這種動力布局的飛機可以大幅提高升力,使得飛機能在非常短的距離內起降。在該機的基礎上,Electra計劃在2025年試飛9座全尺寸原型機,并計劃在2028年獲得FAA適航證。預計該飛機的售價超過4百萬美元。
當然了,這架飛機并不是純電飛機。它實際上屬于“增程混動”類型。它搭載了一臺150千瓦的渦輪發電機,在飛行過程中,發電機可以為八個電機和螺旋槳提供動力,并在飛行中為電池組充電。
該飛機采用8臺電機分布在整個機翼上,機翼后還懸掛有大型襟翼。在強大的“吹升”空氣動力效應下,能在56公里/小時的速度起飛。同時也可以在極短的距離內完成降落。
在最近一次測試中,飛機在不到52米的距離內起飛,在飛行了1小時43分鐘后,在35米的地面滑行中著陸。根據設計要求,這款飛機可搭載2名飛行員、9名乘客以及每人攜帶50磅的行李。巡航速度約為322公里/小時,航程可達805公里。
當然有人會問,這種飛機的優點在哪里?為什么傳統的航空發動機不夠好,還要費力研發增程發動機?其實,純電飛機改用電機后,其特性與新能源汽車相似,即電機具有極強的瞬間啟動能力,這有助于實現飛機的短距起降能力。另外,電機工作時的噪音要比傳統飛機發動機安靜許多,這不僅改善了乘客的舒適性,同時也能改善機場周邊居民的噪音問題。
與一些純電飛機相比,采用增程方式可以大幅減少因攜帶電池而帶來的重量,利用發電機也可以兼顧續航表現,這算是目前新能源飛機中比較理想的一個方案。不僅如此,這種短距起降飛機相對不太挑剔起飛場地,比垂直起降的直升機擁有更高的速度和續航能力,這也是其優點之一。
目前,這款飛機仍在測試研發中,目標是在2028年正式投產運營。
飛機的新能源化肯定也是趨勢,但與汽車相比,飛機的研發過程肯定會更加保守,確保安全可靠是其首要考慮的。與汽車一樣,困擾飛機的重要問題也是電池問題,由此可見,加速電池技術的突破有多重要。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