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国产精品欲av蜜臀,可以直接免费观看的AV网站,gogogo高清免费完整版,啊灬啊灬啊灬免费毛片

網易首頁 > 網易號 > 正文 申請入駐

留給我們的選擇,不多了…

0
分享至

停更近月,除了去河南逛了一大圈,更多時間悶在家玩一款老游戲——《大航海時代OL》




這游戲大陸早死了,只有臺服、日服、國際服還有微量人氣,茍延殘喘。

沒想到我離開的17年間,游戲持續更新,增加了很多新玩法,游戲中的知識密度大幅增強,天文地理無所不包……


我玩的全英文國際服,借游戲強迫自己學英語,目前個性化英語詞匯表已整理到8000+單詞/短語/俗語/縮寫,大家給我點贊助力,爭取把三分鐘熱度提升到五分鐘哈~

今天想聊聊,現在這世道,留給我們的理財選擇,還有哪些?

昨天重讀《槍炮、病菌與鋼鐵》,尤其近年增補新篇章。

這本27年前出版的著作,是“地理決定論”集大成者。

人習慣追問原因,事物為何發展成這般?

但找到的答案往往不是根本原因,而是直接原因。

很多自以為透過現象看本質找到的根本原因,還是直接原因。

作者認為,造成現代社會多樣性,特別是國家民族間巨大差異的根本原因,在于起初不同人種非常隨機地散布在不同的地理環境中

地理環境最大差別,是有些地方天然存在容易被馴化的動植物,比如新月沃土。

20世紀前,人類馴化的大型哺乳動物一共14種,13種原生在亞歐大陸,美洲只有一個羊駝,而羊駝既不能像牛耕地,也不能像馬騎行。

所以農業只能起源于中東,并在氣候相近的同緯度大陸橫向傳播,地中海、 印度、中國最早獲得新月沃土傳來的先進農業,特別是今天人類第一大主食——小麥。

黑非洲、美洲、 澳洲都缺乏農業大規模發展的馴化動植物,又因海洋沙漠阻隔,亞歐大陸的先進農業很難傳過去,導致文明長期停滯,要么還在部落聯盟時代,要么直接停留在新石器時代。

有了農業這個1,后面無數個文明的0才能打通。

農業—>定居—>人口成本增長—>財富(食物)剩余—>出現分工,有人司職專業工作—>文字、藝術、宗教、技術、管理和戰爭能力等各技能點持續提升—>先進文明不斷對外交流擴張,引發進一步技術革命,直至科學革命

即使 黑非洲、美洲、澳洲土著和歐洲土著換個主場,人種變,環境不變,最終還是歐洲土著殖民美洲,把生活在美洲的土著日耳曼人消滅,而不是美洲昂撒征服歐洲小黑。

為什么是白人主子奴役壓迫黑人?

終極答案是隨機性,也就是“命”——base在非洲的黑人命不好,歐洲的白人命好,僅此而已。

雖然 地理環境對文明發展起決定性作用,但人類主觀能動性依然對歷史進程起到重要輔助作用。

地理只決定文明必最先出現在亞歐大陸, 但到底哥倫布還是弟倫布發現美洲,大航海12世紀、15世紀還是17世紀出現,又有很強的偶然性。

可能在另一個平行宇宙,地理參數完全相同,卻是地倫布17世紀才登陸美洲。

具體到中國,內部廣闊的農業空間和對外交流的不便,使中國幾乎成了一個孤懸亞歐大陸最東端的“半島”。

既免于軸心地區更先進文明的一次次外侵,又容易在廣闊內部產生激烈內斗。

先人在不斷創新試錯中,最終找到相對最可靠的軟件模型——中央集權大一統+ 科舉+儒釋道三教合一。

造長城、開運河,北方漢族南下同化/趕跑土著,最終經濟重心南移,到全球化時代,又必是長三角/珠三角經濟最發達……

歷史發展大方向雖然沒跑,但具體到你生活的哪個時代,又有很強的隨機性。

你正好攤上秦皇漢武,還是唐宗宋祖,亦或萬歷崇禎?

為什么00后攤上剪辮子,20后攤上抗戰?40后攤上WG,60后攤上改開初期崇美精日,80后攤上城鎮化進程高峰和房價持續上升,100年后的00后又攤上經濟滑坡,房價熄火,學歷貶值,就業困難和民族主義情緒重新爆燃的大環境?

全憑運氣!

可能在另一個平行宇宙,大清早在太平天國就亡了,也可能今天依然升著藍底白色的……

推論至此,結論挺喪——

宏觀上,不同族群上手拿到的地理底牌有天壤之別,底牌差的,文明發展上限早就被鎖,主觀能動性再強也沒用。

中觀上,任何族群中的個體湊巧攤上的時代背景也差異巨大,中國底牌算很不錯了,生在國運上升期,未來預期看漲,你就有寫出“天下誰人不識君”的氣魄,生在下降期,也就只能“閑坐說玄宗”。

最后,才輪到你的微觀努力。

而這看似能把握的部分,大頭又是父母基因決定的,如性格、智商、體魄,甚至壽命,一大半因素取決于家族有無長壽基因,飲食、睡眠、鍛煉、心態、體檢、治療這些后天因素加一起,還不到一半。

年輕人活力充沛,常思將來,相信事在人為,我命由我不由天。

如果人到中年,看到身邊同齡人走出截然不同的人生軌跡,還不信命運大頭由“天”定,可能真是悟性不足吧。

扯這些虛的,是想告訴大家:

個人微觀決策逃不出宏觀環境左右,人不能違背很偶然的地理決定論框死的發展空間,強行作死,更不能逆著未來將發生的更隨機的時代變遷,逆風揚帆。

未來10-30年,我們面臨3個確定無疑的環境變化,和3個影響國運的不確定性——

3個確定變化:

1、國內經濟基本盤:人口老齡化加劇,對國內消費升級和房地產復蘇產生長期拖累效應。

2、國內政治基本盤:公平優先于效率,安全優先于自由。

大包大攬事無巨細都要井井有條,管理到位的大政府模式會持續推進,哪怕遭遇經濟困境,解決方案指導思想還是進一步加強政府對市場經濟的監管、指導、推動、刺激作用,而不是反方向往小政府大市場轉型。

比如股市長期低迷,股民怨聲載道,解決方案不是像美國那樣實現完全市場化,減少有形之手任性干預,而是換個一把手,針對頑疾,迅速出臺行政性改革方案,包括IPO叫停,ST退市大提速。

要問我,這種改革方向對嗎?

太TM對了,但早該這么做了,為何一定要換個一把手才能推進?

如果將來再換個一把手,會不會又想搞點什么幺蛾子?

這種思路好處是經濟下行和外部環境變差后,進一步團結民眾,穩定基本盤,提升社會可控性。

哪怕不幸面臨極糟糕局面,也能托住下限,避免發生系統性崩盤,不至于社會失控,造成不可估量的損失。

對股市、樓市、匯市,監管思路都是“托而不舉”,就很典型。

代價也很明顯,處處強調安全穩定,社會公平,民眾私權被持續壓縮,會挫傷企業和民眾創富積極性,能彎道超車的致富機會越來越少,更多人被迫躺平,民間投資消費信心復蘇會更慢。

這問題我在 有過詳細闡述,有興趣的可以看下。

3、國際環境基本面:中美矛盾持續升級(能雙邊互訪交流,避免戰略誤判,階段性維持矛盾不大幅加劇,已是最佳,想實質性大幅緩和,做夢),與歐澳加日韓等其他發達經濟體關系持續尷尬。

這3個基本面變化都偏負面,會持續打擊民間消費投資信心,抑制經濟復蘇力度和速度。

還有3個不確定性:

一是人類命運上,下一輪科技革命引爆產業革命的時機,不確定。

近現代人類走出經濟困境的方法只有戰爭(人為制造需求)和科技革命(真實出現大量新需求),但下一輪AI革命何時能徹底改變人類生產生活方式,像互聯網和手機那樣產生全民新增需求?

5年?10年?20年?

不知道……

書讀多了后,最痛苦的莫過于以百年、千年為單位的宏觀尺度方向能看清,但以一年、十年為單位的微觀尺度進程,反而看不清……

二是外部環境上,海峽問題,潛在威脅指數幾何級上升。

中原、燕趙、荊楚、江南能形成政治經濟文化上的統一體,是地理環境決定的,沒任何意外。

但漢唐時期一直中原王朝直管的朝鮮和越南北部,五代后脫離中國,獨立發展,反而一直獨立于中原王朝的西藏,元以后成為中國一部分,還有內外蒙分裂,內外伊犁河谷分裂,鄭成功拿下臺灣作為反清基地…… 都有一定偶然性,可能就是當時決策者一念之差,亦或戰爭中不期而至的意外。

所以海峽到底什么終局,誰都說不好。

這問題太敏感,力哥沒法展開討論,只能說從發展趨勢看,未來10年,問題都會朝更糟方向走。

萬一未來中美分歧沒能很好管控,爆發誰都不想看到的嚴重沖突,導火索只可能是TA。

這種最糟局面,未來4年發生概率微乎其微(我們還沒準備好,內外條件都不成熟),30年后發生概率也很小(我們已完全有力量嚇阻外國干涉),怕的就是10-20年后……

三是內部環境上,產業升級能否成功,具有不確定性。

除房地產問題積重難返,中國經濟面臨最大挑戰是加入WTO后順風順水的商業模型被打破。

過去我們是世界工廠,從發展中國家進口原料,加工后賣給發達國家。

也就是郎咸平一直痛心疾首的產業鏈U型價值曲線中,最賺錢的前端技術研發和后端品牌服務的利潤我們都吃不到,只能吃到中間那段又苦又累的OEM收益。

所以這些年我們一直努力往兩端走,有些產業無論研發還是品牌,都已在全球市場站住了腳,有了口碑。

最典型的是手機和新能源車,華為、小米、比亞迪、寧德……哪怕互聯網平臺企業,抖音和拼多多也成功在海外大殺四方,打破美國互聯網巨頭一統天下的格局,甚至連商用大飛機、大型豪華郵輪這些非常復雜的高端制造業,我們也開始進逼到德國、韓國這些制造業強國的家門口,所以他們才怕我們——

我們越來越多新晉產業,已和他們傳統優勢產業重疊,展開直接競爭,所以才叫嚷著和我們脫鉤,制造技術壁壘,遏制產業升級。

但現在光靠發展中國家的增加出口需求,還不足以彌補發達國家出口需求的減少。

但除美國是擔心老大地位,鐵了心脫鉤,歐日韓等其他發達國家既擔心我們搶飯碗,又怕我們反制,丟了可觀的中國市場。

新一輪產業革命是創造大量全新需求,造福人類,而中國產業升級則是趕超發達國家已掌握的高精尖技術,更接近零和博弈,雖然也很難,但能看到明確追趕方向。

反過來說,這也是華山一條路,硬著頭皮必須上。

因為中國土地、人力、環保、稅收等成本都和當年不可同日而語,經過40多年艱苦奮斗,我們的確已有初等發達國家樣子,基建更是比大部分發達國家更像發達國家,沒法延續低附加值加工業老路,這些產業鏈注定早晚轉移到印度、東南亞、墨西哥。

現在買房躺賺時代過去了,當年各種高息(類)固收理財,P2P、剛兌信托、固收私募、剛兌銀行理財、創新存款……今天要么行業全死,要么產品集體轉型,要么大規模暴雷。

擺在普通人面前的選擇,要么去股市博取高風險收益,要么就買無風險的存款、國債、儲蓄險。

現實情況看,更多人并不相信A股能帶來可觀的長期回報。

這種嚴峻的內外環境,對我們理財相當不利,所以這幾年越來越多人開始追求理財收益的長期確定性。

一,別畫餅,我不信成長性,我只要確定性收益。

二,確定性還不能只是一兩年,最好能保住10年甚至30年,都不被3+3基本盤變化波及,導致不期而至的損失。

問題是,經濟下行和抗通縮需求必然導致無風險利率越來越低,現在取消了房貸利率下限,未來貸款利率就沖3%去了,存款利率可不得沖1%繼續跌?

這就是為什么哪怕經多次降息,儲蓄險保證利率早已破3%,很多人依然只能咬牙上車。

這也是為什么,前不久發行的30年超長期國債,票面利率只有2.57%,依然被瘋搶,還在二級市場被無腦散戶爆炒接盤……

又不想冒大風險,追求長期確定性,又看不上存款、保險、國債的低利率,怎么破?

所以這兩年開始流行這幾種流派打法——

一是追逐紅利股。

邏輯是股價不漲沒關系,只要每年分紅穩定,股息率超過存款利率(3%+),就心滿意足。

問題是,股息率不像保險合同給你提前做了明確約定,而是取決于三個變量:股價、凈利、分紅比率。

如果紅利股持續受到市場追捧,比如今年水電股,股價持續漲,而另兩個因素沒變,股息率自然會降低。

你可能會說,股價漲不更好嗎?股價+股息雙重收益。

問題是絕大多數散戶不是在紅利股乏人問津的低迷期大舉買入,鎖死底倉,而是不漲時不信會漲不敢買,小漲時猶猶豫豫只買一點,等大幅跑贏大盤時,才后悔不已,匆忙改成堅定的紅利股信仰者,大倉位追車。

就眼下而言,A股的紅利概念顯然過熱了。

紅利股本質還是股票,炒作估值過高,早晚要回調,到時可能你持有3、5年吃的紅利,還不夠你高位上車虧掉的本金,和投資初衷相悖。

這是紅利股最大風險。

同時,上市公司凈利和分紅比率變化,也很難長期準確預測。

真想成為長期的紅利股投資者,最穩健的策略是低位持續定投紅利指數基金。

定投避免市場高熱度時大舉建倉,結果高位站崗。

買指基可避免單吊一只紅利股,結果看走眼。

眼下各種紅利指基層出不窮,眼花繚亂, 我本人2年前此時,后知后覺意識到環境大變,風險大增,決心退休躺平,同時開始長期定投兩支基金,其中之一就是紅利策略指基。

為避免廣告利益輸送之嫌,不具體點名了。

挑選原則很簡單,一是看該紅利策略邏輯是否認可,二是看該紅利策略長期回測表現是否優異。

實在不知道怎么選,老老實實選中證紅利也行。

二是追捧一二線中心老破小。

中國房子租售比很低,泡沫較大,在房價上漲預期大幅變弱后,尋找租售比高的房子投資,更有性價比。

大城市中心老破小租售比相對更高,一是租客相比買家,更不在意房齡、面積、小區環境,卻同樣在意交通、產業、商業等配套服務便利性,所以同地段同面積老小區和次新小區,只要裝修干凈點,家具家電配齊,租金不會差太大。

但買家準備長期自住,改善型需求看不上老破小,甚至想快速拋售老破小置換,導致買賣力量嚴重失衡。

只有房價跌夠慘,才能吸引外來剛需咬牙上車,所以這波房價下跌,老破小跌幅遠高于同板塊高大新。

房租不低但房價很低,租售比自然上去了。

和紅利股一樣,租金回報率也有三個變量。

一是房價。

上漲自然沒事,就怕房價持續陰跌,把你3、5年租金收益都跌進去,怎么辦?

隨著老齡化和城市化紅利耗盡,長期看,老破小接盤俠注定越來越少,別說小城鎮,大城市也一樣。

二是管理成本。

房子越破,房租越低,潛在租客素質和收入/工作穩定性也越讓人捉急。

要是攤上不靠譜租客,拖欠房租、把房子弄得一團糟,三天兩頭喊你去修這修那,或者經常換工作導致房屋空置,管理成本并不低。

我以前兩次出租過老破小,租客都是外來打工的社會底層,糟心事一大堆,反正我不可能因為租售比高一點就去投老破小。

如果打包給中介長期托管,雖然省心了,但中介吃掉一大塊差價(實際租金10%-20%),本就不高的回報率(2%-2.5%),更雪上加霜。

三是外部性。

國家出面收購開發商滯銷房和老破小,改成保租房,可能是最后解決房地產危機的重要抓手。

現在是撥了3000億,未來不行,可能會加碼到3萬億,甚至更多。

你手里老破小國家收購自然最好,要是沒收購,周圍老破小卻變身保租房,大規模入市呢?

保租房供給量大,租金卻更低,如果城市和板塊人氣夠旺,最多是降租金,反之,可能租都租不出去。

長期看,持有投資房還存在被征房地產稅風險,以及未來稅收政策趨嚴, 出租收益也要繳營業稅、個稅等,老破小物業費也會持續漲價,這些都會攤薄實際到手的凈租金,這些成本,參照日本特明顯。

自媒體聊到日本房價,要么鼓吹長期陰跌(博眼球),其實并沒有,安倍上臺后,日本房價整體都在漲,近年加速漲。

要么鼓吹創新高(找韭菜去日本接盤),其實也沒有,真正創新高的只有東京核心區,比如港區、中央區、澀谷區,還不是1990年泡沫巔峰造的老房子,而是近年新建的住宅,需求旺盛。

過去10年,日本人口依然凈增長的只有大東京都市圈(23區+神奈川+千葉+琦玉),也只有一都三縣房價跑贏大盤,其他地方人口都在減少,大阪、名古屋、福岡這些二線房價跑平,更多三四線表現更差。

即使首都圈內,抗風險能力最強的都心面積也就北京二環那么點大,比上海內環還小一圈。

中國未來真像有些烏鴉嘴說的那么糟,現在我們還處在日本1993年,好日子還在后頭呢,那熬過最糟下行周期,2040年后,還能屹立不倒,甚至再創新高的,也就是北上最核心的次新。

往大了說,整個東京都面積也就深圳那么大,加上三縣,也就2個上海,都沒北京大。

日本人口少,就一個心,中國哪怕有北上廣深杭成六個心,要長期抗跌,也輪不到北上郊區什么延慶懷柔金山奉賢,更別說想蹭一線流量的嘉善惠陽,房價不會反轉了。

我是覺得,眼下單純追求租售比買房,還不如直接買紅利股靠譜。

這種無視持有和賣出成本,盯著租售比買的投資邏輯,過去一直用在寫字樓、商鋪、商住兩用房上。

如果經濟和人口基本面持續下行,這些曾經看起來香噴噴的租金回報率能否長期維持,真不好說。

2018年,我家附近建了一個全區最高檔超5A寫字樓,當時租金要6元/平米/天。

2020年夏,受疫情沖擊,租金降到4.6元,我趁機抄底,把公司搬到這個高大上的寫字樓里。

昨天久未聯系的中介微信我:力哥啊,最近有沒有辦公室租賃需求?只要3.5元!

我猜實際拿下,還能砍到3.3元。

5年時間,租金一分沒漲,反而接近腰斬!

經濟下行,商業用房比住宅沖擊更大,但你買紅利股或老破小,本就不看好前景,覺得未來風險大于機遇,追求的是一個穩字,否則該買成長股或高大新不是?

如果未來經濟如你所料,復蘇緩慢,房價還有可能因政府超預期刺激或超強放水力度,再次被推高(可能性也不大),但政府絕不可能沒事去推高房租吧?

房租無關資產定價,只取決于這座城市的每一個打工人的實際收入漲跌。

高薪崗位增加,吸引更多外來打工人,房租自然水漲船高。

所以你覺得未來幾年打工人收入快速提升,拉動房租上漲的概率,有多大?

投資最怕只用當下數據靜態分析問題,你以為邏輯自洽,信心滿滿,卻無形中承擔了看不見的潛在長期風險。

還是那句話,在無法準確預判的宏觀大環境面前,個人微觀決策上的小聰明,有時并不管用。

追捧紅利股和高租售比住宅的投資邏輯都是放棄成長性,關注現金流。

但我上面說的基本面3+3風險,并非靠這些投資技巧就能徹底化解。

因為你搗鼓來搗鼓去,都在境內人民幣資產這個大框里折騰。

這些戰術調整,并不能解決戰略困局。

所以第三個熱門打法,就是錢進海外。

也有缺點。

一是作為外匯管制國,資金出入境門檻高、成本高、風險高,A6洗洗睡吧,A7可以開始籌備,A8+才有很大的必要實操。

二是錢潤人不潤,消費在境內,就有匯率風險。

最典型的是日本。

如果前些年買了日本房子股票,雖然日元計價賺了,但換成人民幣,就沒那么好看了——過去4年,日元對人民幣累計貶值34%,對美元貶值更夸張。

那是不是買美元資產,或匯率錨定美元的(如港幣),就OK呢?

也不一定,美元也可能對人民幣貶值。

雖然這幾年人民幣相對美元偏弱,還有人唯恐天下不亂鼓吹會破8,但在美元持續加息而人民幣持續降息的這幾年,人民幣依然頂住壓力,對大部分非美貨幣都有升值,等年底/明年美元實質性降息啟動后,人民幣反而有升值沖動。

至于海外能買的,還是股票、基金、債券、房產、存款、保險這些。

美元降息板上釘釘,現在海外高利率存款,注定不可持續,只能短期薅羊毛,沒法做長期配置。

能長期配置的,還是美股(基金)、美債(基金)、港險。

我從22年6月起,決定堅持長期定投的第二個基金,就是納指ETF。

我還準備2年后我媽搬進新房后,把她現在住的老房子(我的婚房)賣掉,雖然在外環內,但房齡20年且無電梯無車位,我還是不太看好這類房產增值潛力。

把我國內房產全換成我喜歡且都能自住的次新后,不準備在國內新增任何房產了。

前些年儲蓄險預定利率還有4.025%時,就買了相當多年金和增額終身壽,以長壽預期+得知身患絕癥后退保取現計,實際最高長期IRR有4.7%+,占我金融資產35%,夠多了,今后不會再加倉境內儲蓄險。

同樣,目前A股/港股/中概股占金融資產比例依然維持35%左右,過去3年多累計還是浮虧,我依然堅信牛熊轉換是股市不變基調,現在入手A股贏率不低,我不會減倉中國資產,但也不會再加倉,只會繼續用七步定投網格收割。

剩下的資產,暫時放在高流動性的活期理財(年化3%+),準備 逐漸往境外轉移。

首選方向,還是港險。

一是眼下看,長期收益還是優于當下境內能買到的儲蓄險。

二是美元計價,規避人民幣匯率風險。

三是資產既不在大陸,也不在美國本土,作為離岸自貿港,這部分資產既不怕因為大陸這邊不可預測的風險遭受不必要的損失,也不怕因為美國那邊不可預測的制裁遭遇不必要的損失。

我最主要考慮的,是第三條。

不時有人問,如果爆發極端惡劣情況,我們買的美國資產,比如QD基金,會不會被充公?

當然不會,人家是民主法治憲政國家,這點對私產的保護還是不用質疑的。

但你不能排除極端情況下,人家殺紅眼了,把你在美資產凍結了。

理由是怕你“資敵”,要等危機解除才能解凍……

雖然這種理由明顯扯淡,我們又不是什么政府央企高管,小老百姓就買點QD賺點菜錢,哪能上綱上線到這種高度?

參照俄烏戰爭爆發后歐美的做法,這種極端情況發生的可能性,依然極小。

但這種大環境出人意料的劇烈變化,誰又能準確預測呢?

小寶最近剛帶團隊去香港團建,搞了點儲蓄險,大家有興趣的話,可以私下問問他(WX:lzbxb04)。

這事也不方便公開多說,GJ現在很怕資本外流……

總之,留給我們的選擇,真不多了。

要么忍受越來越低的無風險收益,要么不甘“穩穩的貧窮”,繼續重倉股市搏擊,要么錢進海外。

時代潮流變化對個人命運產生巨大影響,但這種變化又充滿隨機性,個人無力準確把握。

我們能做的,就是在危機和不幸果真降臨前,未雨綢繆,在力所能及范圍內,給自己多留條后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推薦
熱點推薦
38歲江蘇“馬拉松女神”牟燕飛去世,生前常熬夜酗酒,原因太惋惜

38歲江蘇“馬拉松女神”牟燕飛去世,生前常熬夜酗酒,原因太惋惜

180視角
2025-07-21 11:47:08
這則“警情通報”是假的!

這則“警情通報”是假的!

昆明信息港
2025-07-21 21:13:44
“愛國企業家”宗慶后徹底塌墳:人老 實話不多

“愛國企業家”宗慶后徹底塌墳:人老 實話不多

爆角追蹤
2025-07-19 23:29:04
韋世豪妻子“餃子”其人其事

韋世豪妻子“餃子”其人其事

低調看天下
2025-07-21 15:48:08
沒有永恒的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這句話其實還有后半句……

沒有永恒的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這句話其實還有后半句……

翻開歷史和現實
2025-07-20 16:01:59
戰艦啟航!Shams:老將克里斯-保羅回歸快船 生涯最后一季

戰艦啟航!Shams:老將克里斯-保羅回歸快船 生涯最后一季

直播吧
2025-07-21 23:18:12
印度強烈反對無效,世紀水電工程開工,將徹底改變中印戰略格局

印度強烈反對無效,世紀水電工程開工,將徹底改變中印戰略格局

現代小青青慕慕
2025-07-21 03:02:31
省疾控中心公然造假,我們還能相信什么?

省疾控中心公然造假,我們還能相信什么?

郁風手記
2025-07-21 01:35:01
尷尬!同濟大學一哥們參加線上夏令營時,攝像頭忘關,直播打飛機

尷尬!同濟大學一哥們參加線上夏令營時,攝像頭忘關,直播打飛機

談史論天地
2025-07-19 18:05:25
這才叫自由航行!解放軍直撲美國老巢,心虛的美航母緊急后撤

這才叫自由航行!解放軍直撲美國老巢,心虛的美航母緊急后撤

空天力量
2025-07-21 15:46:06
馬未都:香港寧愿要20萬菲傭,也不接受內地保姆,原因很簡單

馬未都:香港寧愿要20萬菲傭,也不接受內地保姆,原因很簡單

深度報
2025-07-20 22:11:45
天水“血鉛事件”真相落幕:官方5907字通報,四大疑點,詳細披露

天水“血鉛事件”真相落幕:官方5907字通報,四大疑點,詳細披露

娜烏和西卡
2025-07-20 23:04:28
坑了大馬45億美元!被多國通緝的華裔富豪,竟藏身上海豪宅

坑了大馬45億美元!被多國通緝的華裔富豪,竟藏身上海豪宅

財通社
2025-07-21 17:43:14
宗馥莉被曝黑歷史,所謂的知情人透露,她為奪權聯合生母囚禁親爹

宗馥莉被曝黑歷史,所謂的知情人透露,她為奪權聯合生母囚禁親爹

花哥扒娛樂
2025-07-21 21:21:15
沈騰林允緋聞再添新料!兩人前后現身偏僻公園,孩子疑似也去了

沈騰林允緋聞再添新料!兩人前后現身偏僻公園,孩子疑似也去了

古希臘掌管月桂的神
2025-07-20 09:53:27
丈夫發聲:無法原諒親弟弟強奸、追殺妻子

丈夫發聲:無法原諒親弟弟強奸、追殺妻子

中國新聞周刊
2025-07-21 22:39:04
國安部發文提示:境外生產芯片可能故意留“后門” 攝像頭被遠程開啟

國安部發文提示:境外生產芯片可能故意留“后門” 攝像頭被遠程開啟

界面新聞
2025-07-21 07:04:27
美國居家改造狂老哥,用十萬個美分硬幣鋪地板,真一分錢一分貨

美國居家改造狂老哥,用十萬個美分硬幣鋪地板,真一分錢一分貨

英國那些事兒
2025-07-20 23:02:53
朝陽暴走團被“懟臉開大”市民怒罵制止,隊員繞著走!欺軟怕硬

朝陽暴走團被“懟臉開大”市民怒罵制止,隊員繞著走!欺軟怕硬

書中自有顏如玉
2025-07-21 01:25:34
“奧巴馬被捕”視頻瘋傳!特朗普也轉了

“奧巴馬被捕”視頻瘋傳!特朗普也轉了

環球時報國際
2025-07-21 17:34:15
2025-07-22 01:27:00
力哥說
力哥說
中國首檔娛樂理財脫口秀節目
1844文章數 18311關注度
往期回顧 全部

游戲要聞

《消光困獸》吸取前作教訓!強化槍械系統

頭條要聞

男子為終身質保花60萬買蔚來 1年跑17萬公里權益沒了

頭條要聞

男子為終身質保花60萬買蔚來 1年跑17萬公里權益沒了

體育要聞

這四位大兄弟,你們真敢要3000萬吶

娛樂要聞

五哈全員為寶石老舅送祝福

財經要聞

炒港美股"補稅潮"突襲?一文了解始末

科技要聞

劉強東闊氣出手!兩月投了4家具身智能公司

汽車要聞

勞斯萊斯前設計師全新力作 榮威M7正式亮相

態度原創

游戲
健康
家居
旅游
本地

《火焰紋章》新作正在開發?模型師領英現端倪!

呼吸科專家破解呼吸道九大謠言!

家居要聞

別樣老上海 重塑復古優雅

旅游要聞

熱聞|清明假期將至,熱門目的地有哪些?

本地新聞

換個城市過夏天 | 誰打翻了濰坊的調色盤?

無障礙瀏覽 進入關懷版 主站蜘蛛池模板: 高要市| 永丰县| 五寨县| 高邑县| 五家渠市| 崇左市| 宁强县| 大名县| 无为县| 菏泽市| 乃东县| 毕节市| 大同市| 昭苏县| 德令哈市| 奉化市| 延吉市| 乐安县| 澄城县| 荥阳市| 花莲市| 济源市| 谢通门县| 恩施市| 冕宁县| 瓦房店市| 淅川县| 友谊县| 台江县| 资兴市| 长海县| 吉林省| 冀州市| 威海市| 中阳县| 邻水| 抚远县| 仪征市| 武威市| 隆子县| 石楼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