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經典詩詞,講歷史故事,玲子歡迎您的光臨。
前言:
“半夏生,木槿榮”,人間草木深,木槿花開放的時候,時節已經進入了盛夏,木槿花和這個夏天一樣,熱烈又燦爛。
“不愁日暮還家錯,記得芭蕉出槿籬”,木槿花洋溢著家的溫暖,“槿籬茅舍”,有木槿花的地方,總會有人間煙火。
“人笑無才自笑狂,槿籬竹塢得深藏”,陸游懷才不遇,晚年退隱江陰,一帶槿籬,數間竹屋,于鏡湖之畔潛心耕讀。
“朝暮相催君莫問,一邊零落一邊開”,木槿花期雖短,可其卻努力爭朝夕,小小的花朵,大大的能量,而引人思索。
01
朝昏看開落,一笑小窗中。
別種蟠桃子,千年一度紅。——明 張以寧《木槿花》
賞析:
庭院里有許多木槿花,夏秋時節花開無數,早晨綻放,傍晚凋零,循環往復,不從間斷,能熱鬧大半年的時間。
朝看花開,暮看花落,開時滿場風華,落時恬靜安然,燦爛是它,恬淡也是它,花開花落,都一樣地賞心悅目。
木槿花雖然平凡普通,但它卻是看得見的當下,能夠觸手可及,每天推開窗子,就能映入眼簾,這就是小確幸。
所以,平凡有平凡的活法,普通有普通的自在,看得見,摸得著,真真切切,踏踏實實,不糾結,也不會焦慮。
所以,詩人奉勸世人,幸福就是知足,就是尋常的人間煙火,而并非是千年一開的蟠桃花,可望不可即的虛無。
有理想是好的,有目標就是動力,但是,要切合實際,符合自己,而后砥礪前行,方能順利地抵達,實現心愿。
張以寧是元末明初文學家,出身世家,自幼聰慧,少年早成,八歲時就因賦《琴堂詩》而知名,27歲中進士。
他其博學多才,在元代和明代都備受皇帝青睞,詩人稱其為“小張學士”,入明后,朱元璋授予其知制誥之職。
02
槿花不見夕,一日一回新。
東風吹桃李,須到明年春。——唐 崔道融《槿花》
賞析:
木槿花朝開夕落,只有早晨沒有傍晚,但是,它每日都開,今日一花開,明日一花開,此落彼開,生生不息,每天都有鮮艷的花兒綻放。
桃李花雖然艷麗可人,可它們只有在春天的時候才會綻放,花期過了,就不再盛開,要相見,隔年期,只有等到下一年春天來臨的時候了。
看到木槿花,就好像看到了蓬勃的夏天,和熱烈的秋日,它氤氳著生生不息的人間煙火,使得每天都是新鮮的,每天都有新的希望和期待。
世間萬物,都有它的獨特之處,就如木槿花,千萬不要因為朝開夕落,就否定它,要知道,相比于黑暗的夜晚,它們只是更向往光明而已。
“宰嚭亡吳國,西施陷惡名。浣紗春水急,似有不平聲。”,崔道融擅詩,與司空圖友善,其詩具有社會意義,風格多樣,曾為西施鳴不平。
03
露徑風籬取次芳,朝榮暮悴付流光。
一秋朵朵紅相續,比著人情大段長。——宋 洪咨夔《槿花》
賞析:
露冷霜寒,槿籬上,花兒依次綻放,一朵接著一朵,早晨開了,傍晚落了,占盡了好時光。
它們接連綻放,會一直盛開到深秋,比起人心和人情,哪一個更長久呢,自是不言而喻了。
“小人槿花心,朝在夕不存”,孟郊以槿花形容小人的反復無常,實在是玷污槿花的高潔。
槿花雖然朝開夕落,但是,晚上落了,早晨接著綻放,從夏到秋,能夠持續六七個月之久。
這樣的生生不息,豈是小人可以比擬的?人情冷暖,世事無常,人情有時的確遜色槿花了……
洪咨夔是佳泰二年進士,官至刑部尚書、翰林學士,他正直敢言,其詩極能反映民生疾苦。
洪咨夔工于詩,也擅長填詞,頗有辛棄疾之風,有《平齋文集》、《平齋詞》等著作傳世。
后記:
“草中漫說千年潤,花里休誇百日紅”,沒有四季常綠的青草,也別夸好花會長開不凋。
時節更迭,花開有期,有生就有滅,世間萬物莫不如此,不要因木槿花期短而小看它們。
不論花期長短,它們都努力地綻放了生命的色彩,燦爛,絢麗,是并留下了最美麗的瞬間。
這是南宋文學家虞儔給予槿花最客觀的評價,凡事沒有完全,你要學著接受人生的不完美。
“槿花一日自為榮”,富貴的牡丹也好,平凡的槿花也罷,只要在花期里努力盛開過就無悔。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