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不賣,中國不買”——但在芯片行業緊繃的氣氛里,一家名為「至譽科技」的存儲公司,讓人看見了“中國制造”新的可能。
至譽科技于2016年成立,是一家集研發、生產、營銷、服務于一體的固態存儲解決方案供應商。其主要產品是固態硬盤,包含工業級(軌交、車載應用等)、企業級、商用專業級(廣播影視、遷移存儲等)存儲產品。如今,至譽科技已經完成了Pre-IPO輪融資。
即便是不了解“固態存儲”的人,也一定聽說過《復仇者聯盟4》、《速度與激情7》、《流浪地球》,在這么多火爆全網的大片背后,至譽科技的高清拍攝用固態存儲產品功不可沒。而它服務的影視內容,遠遠不止于此——王家衛執導的首部電視劇《繁花》,湯姆·克魯斯主演的碟中諜系列,世界級運動盛會2022年北京冬季奧運會實時轉播,無一不是使用他們的存儲產品進行音畫攝錄保存的。
至譽科技在存儲賽道實現了中國的“從0到1”。不僅在影視上成績斐然,更是研發了專為野外等惡劣環境下應用,具備高速、穩定、寬溫等功能特色的探索者系列便攜式固態硬盤,成為了英偉達、奔馳等全球知名企業供貨商,并在眾多國際展會上亮相,獲得了多個業內認可的頗具影響力的獎項。現在,至譽科技的海外銷售逐年翻番。
陳非歐(Frank Chen),至譽科技CEO,卡內基梅隆大學電子與電氣工程雙學士與碩士。畢業后,陳非歐先后就職于多家世界領先的固態硬盤控制器廠商。在職期間,他在固件和軟件開發、ASIC和電路設計驗證等多個領域表現出驚人的能力,產出多個專利,包括嵌入式映射信息、存儲設備的重新映射信息構建等。結合他在研發戰術和戰略規劃、設計、實施、驗證和產品化過程中的卓越表現,推動了公司數百萬美元的業務增長。
2016年,陳非歐成為至譽科技的戰略投資人,他收購并改組公司。來到公司僅僅四年,他就構建了完整的產品體系并實現了規模銷售,帶領公司走完了一般大廠要走六年到八年的路程。
和他老道的工作經驗相比,他的長相看上去顯得格外“稚嫩”。但就是這樣一個有著年輕面容的企業家,同時擁有20余年的存儲研發經歷和10余年的固態硬盤研發及運營管理經驗。
在一個深耕領域多年,只會產生兩個結果:要不感到厭倦從而離開,要不越發得心應手,保持熱愛。
陳非歐屬于后者,在采訪過程中,每每提到存儲相關的問題,他都會眼神堅定地侃侃而談。
“做存儲是一件很有意義的事情。”他對職場Bonus說道,“還記得我最開始從事研發的時候,身邊同事經常下班后自發留在座位上,一心想把產品快點做出來。”而產品問世后,心中油然而生的滿足感,便是他“和存儲最初的緣分”。
和存儲結緣后,陳非歐從專業上有所建樹的工程師,一路成長為企業家和能給李安電影提供存儲設備的行業領先人物。回顧過程的不易,他說“沒什么大不了的,熱愛可抵萬難”,也時常感恩曾經就職的Micron Technology(美光科技,以下簡稱美光)的知遇之恩。
正是因為有過相對豐富的工作的經歷,所以他更清楚自己的公司需要什么樣的人才。在和職場Bonus的談話中,他還進一步解釋了公司的招聘計劃。
承載人類記憶的固態存儲╱ 一
離不開一個團隊╱ 二
如何在巨頭林立的全球市場站穩╱ 三
關于至譽科技的招聘╱ 四
群友 vs. CEO╱ 五
承載人類的記憶的固態存儲
職場Bonus:您過去曾提到,希望用兩到三年時間做成一個值得世界尊重的企業。在今天看來,公司是否已實現了目標?
陳非歐:2021年,我們希望能夠在21世紀內把公司做成在世界舞臺上受尊重的企業。那么不妨回顧一下,這幾年我們做了哪些事情。
從技術突破的角度來說,過去幾年,我們推出了一系列的高性能測試解決方案,也得到了市場的認可。我們的客戶中不乏英偉達、奔馳這樣的大公司。
在品牌方面,我們在很多的國際展會上亮相,也獲得了很多行業內的獎項。我們在2022年2024年兩次獲得最具創新產品獎,對于一個中國的存儲公司來說,這是個從0到1的突破。
從市場的份額上,我們通過積極拓展,建立了歐洲、北美、日本的穩固的市場基礎。
總體來說,我們進展也還算不錯,仍有挑戰和改進的空間。
職場Bonus:您對存儲的的熱愛是出于懷舊還是其他呢?
陳非歐:懷舊也是一部分,但歸根結底,“存儲”本身是一件很有意義的事情。
要知道過去,才能夠預判未來。而存儲承載的是人類的記憶。存儲在人類史上起了很大的作用,溯源過去,也許最初的存儲并不是什么SSD[1],只是一塊石碑,又或許存儲是我們看到的一幅畫、一首詩。
[1] SSD:固態硬盤(Solid State Disk或Solid State Drive),又稱固態驅動器,是用固態電子存儲芯片陣列制成的硬盤。由控制單元和存儲單元(FLASH芯片、DRAM芯片)組成。固態硬盤的存儲介質分為兩種,一種是采用閃存(FLASH芯片)作為存儲介質,另外一種是采用DRAM作為存儲介質。
職場Bonus:有人說數據是5G時代的新石油。存儲行業會是下一個風口嗎?
陳非歐:如今風頭正盛的大數據、人工智能都是基于數據,而數據在隨物聯網、5G、數據中心、個人應用等多領域的發展趨勢迎來較強的增長,對數據進行存儲的需求隨之被帶高。
職場Bonus:今后存儲的一些應用場景大概會是什么樣的?哪些場景會更多一些,或者要求會更高嗎?
陳非歐:比如說我們給普通消費者賣的便攜式存儲,過去也許只有256G/512G,而今年我們的產品內存已經推到了8T了,下半年我們會推到16T。在銷售過程中,我們發現確實有這樣的人群,他們需要存儲大量的數據。
過去,你恐怕很難想象一張卡會比筆記本電腦的存儲量更大、性能更好。但現在我們提供給一些攝影愛好者的存儲,單張卡也有2T的內存了。
職場Bonus:固態存儲這個領域其實出現已經很長時間了,但是從目前的這個格局來看,它的未來的五年的趨勢是怎樣的?
陳非歐:為什么我們做了20多年的存儲還是樂于其中?因為我覺得存儲永遠不會是一個夕陽產業。
從未來五年來看,整個存儲行業前景都非常廣闊。計算機被發明后,只要有人類存在,就會有數據需求。如今視頻越來越高清,數據越來越精密,那么數據量只會越來越大,需要存儲的地方也會越來越多。
離不開一個團隊
職場Bonus:在過去公司從業的經歷中,是什么讓您下定決心創業?
陳非歐:我在離開美光之后,入職了SandForce,這是一家充滿傳奇的公司。幾經收購后,我們轉變為內部控制系部門,這些經歷磨練了我的技術,還有我對庫存儲生態的理解。
正是在那時,我發現一個市場認知上的空白——通用的標準品無法滿足所有用戶需求。更多的客戶其實需要的是針對應用場景優化的清楚產品,而非一刀切式的產品。
因此我離開了那家公司,創立了至譽科技。至譽科技的明確使命,就是通過以服務客戶為驅動儲存事業發展。
職場Bonus:在技術到管理的角色轉變中,您的心態發生了怎樣的轉變?
陳非歐:從執行者轉變為驅動者后,我不能再僅是一名簡單自驅的工程師,而是要想辦法成為CEO。
一開始,我是不愿意去承擔一個Leader的角色的。因為實在是太麻煩了。我總覺得自己能夠做的事情為什么還要去教別人做?如果對方做的不對,我還要再來一遍。
但是成為領導者后,你慢慢會發現,通過一個團隊,你能夠完成一些你一個人根本無法想象去完成的事情。
要做出一個完整產品,是離不開一個團隊的。在完成這個目標的過程中,你會獲得很多的成就感,然后慢慢的就會發現這里面的樂趣。
職場Bonus:角色轉變中,您有沒有遇到什么挑戰呢?您是如何解決的?
陳非歐:一開始,我不太熟悉如何有效管理團隊,如何激勵員工,如何處理團隊內部或者團隊之間的沖突。后面終于掌握了一些技巧,我也非常享受這個學習探索的過程。
對管理者來說,最重要的兩個點,一是不斷學習,碰壁的時候及時復盤問題根源,無論是看書,還是去和有相關領導力的人交流都能有收獲;二是時間管理,任務分解優先級并排序,使用工具來提升工作效率。
職場Bonus:從技術工程師到CEO的角色轉變有讓你學習到什么嗎?
陳非歐:剛開始做CEO的時候,我覺得只要自己的產品好就行了。產品比別人強,就一定可以賣得出去。
但實際是你會被現實打臉。成本、個性關系、服務交接、對客戶真實需求的理解都會影響客戶的決策。
不要以產品論成敗。和純粹做技術的產品導向不同,在真正的市場上,產品的成敗與否不止在于它本身的技術,還在于相關的服務,這兩者相輔相成。
職場Bonus:在管理公司方面,您是更偏向工程師思維還是商業思維?
陳非歐:兩者都有。
我們對產品是有追求的,而做產品我們依靠技術,不是隨便做個東西去賣;但同樣,一個品牌的建立,不會僅僅是因為你的產品好,產品后面的營銷也很重要。所以工程師思維和商業思維都很重要。
如何在巨頭林立的全球市場站穩
職場Bonus:我們注意到,新一代的創業者在做市場布局的時候,已經從創業期就考慮到了全球化,這是一個很大的轉變。你們是如何定位自己想要創造的產品的?
陳非歐:至譽科技一開始建立時就立志于打造出一個世界級的存儲產品,做全球化的品牌,而不是僅僅做一個中國的品牌。我們致力于開發在存儲方面針對應用場景優化的特殊解決方案。
職場Bonus:您提到公司的發展是從標準產品到有針對性的提供解決方案,在同領域公司中,你們如何做到比其他中國初創企業更往前一步?
陳非歐:這個行業其實是被大多數的國外巨頭壟斷的。
除了中國的長江存儲以外,閃存很多供應商都是來自于海外,有美光、三星、海力士等等。這些都是數十億美金體量的大公司,并且它們占據了市場的80%。如果要在這樣巨頭林立的、競爭激烈的市場里面去取得一定的發展空間,那么企業必須找到自己獨特的定位。
我們會通過固件能力,針對客戶使用的場景進行定制和優化。我們獨家開發的高端固件技術SuperCruise?可以通過監測閃存裝置內空閑區塊的比例,適度調整擦寫行為,以優化存儲寫入速度,達到極高的穩定性。簡單來說,就是存儲裝置可以在大量數據錄入的過程中,自動進行垃圾回收和性能優化的計算,這樣一來,數據的寫入速度就不再會突然下降,錄制視頻時也無需擔心丟幀、掉幀了。
除此之外,至譽科技的高端固件技術的應用還體現在存儲的方方面面。整合固件加密與防篡加密簽名技術,可以達到防范對固件進行惡意篡改,從而保護存儲裝置的關鍵數據作用;多重固件備份,可以消除固件損毀而導致閃存無法運行的風險。
我們的產品使用軟件定義存儲(SDS)[2]的技術。和大家常常聽到的“云儲存”[3]不同,軟件定義存儲是從專用硬件中解耦,而云儲存是將數據存儲到第三方平臺,其安全性遠遠低于軟件定義存儲,這也就是為什么至譽科技的產品能夠做到真正的數據安全。當然,如果你想刪除存儲內容,產品也支持自定義的安全數據凈化,可支持常規擦除,以及基于軟、硬件觸發的擦除,并符合多種國際協議,以保證快速清除設備中的數據。
完成這些其實需要很多年的經驗,正是因為有過去在美光那么多年積累下來的經驗,我才有信心去自己做一家公司,在充滿競爭的行業中獲取自己的地位。
[2] 軟件定義存儲:軟件定義存儲(Software Defined Storage,簡稱SDS)是一種數據存儲方式,所有存儲相關的控制工作都僅在相對于物理存儲硬件的外部軟件中。軟件定義存儲中的軟件一般由各個廠商或者高校的研究人員使用C語言或者其他編程語言編寫的一套軟件,主要實現的功能就是整合散落的硬盤或者磁盤陣列,提高存儲服務。
[3] 云存儲:云存儲(Cloud storage)是一種網上在線存儲的模式,即把數據存放在通常由第三方托管的多臺虛擬服務器,而非專屬的服務器上。托管(hosting)公司運營大型的數據中心,需要數據存儲托管的人,則通過向其購買或租賃存儲空間的方式,來滿足數據存儲的需求。數據中心運營商根據客戶的需求,在后端準備存儲虛擬化的資源,并將其以存儲資源池(storage pool)的方式提供,客戶便可自行使用此存儲資源池來存放文件或對象。實際上,這些資源可能被分布在眾多的服務器主機上。
職場Bonus:你們是如何和同行打出差異性的?
陳非歐:首先是從技術角度出發,我們有可持續發展的技術平臺去完成產品迭代。
其次,我們能精準把握用戶的痛點,理解用戶的需求。因為我自己是做技術出身的,在公司創立初期,我會跟客戶溝通解決方案、講產品理念,并且溝通很多的細節。
最后,海外業務占大多數是我們公司比較特殊的定位。
由于市場被教育得比較成熟,很多的關鍵點上,外企客戶更能明確自己的痛點在哪里。在溝通的過程中,他們更愿意相信我們有能力解決他們的問題,滿足他們的需求。所以我們相對美光、三星這種標準化生產的企業也就多一點勝出的機會。
我們希望在未來,大家對中國制造的標簽不再是便宜,而是好用。
關于至譽科技的招聘
職場Bonus:能否介紹下你們的招人偏好和想要打造的辦公氛圍?
陳非歐:我希望我們的員工有創造性和主動性。對不同的人有包容力和凝聚力。除了工作以外,也要熱愛生活,有自己的興趣愛好。
雖然是技術導向的公司,我們倒也不會像《生活大爆炸》里的科學家那樣——因為他們實際上是更偏向研究型的,而我們或許更像大眾眼中的外企風格——我們不強制要求員工加班,另外也看重員工對產品的喜愛程度和興趣度。
千萬不要做一件你不喜歡的事情,只有真心熱愛做某事,某事才能真正被做成。我們想打造的是員工敢于發言的辦公氛圍,把自己的想法分享出來,在討論的過程中就能學到很多,就算最后這個結果是錯的,也沒關系。
至譽科技有四個辦公地點,總部在武漢,上海為研發中心,深圳、北京偏銷售為主。可能不會大規模招聘,但后續我們會有春招、秋招的計劃。
●至譽科技的企業環境(企業供圖)
職場Bonus:研發工程師會占過半人數嗎?招聘研發人員時你們更看重什么?
陳非歐:確實,公司有一半都是研發人員。我們更看重的是員工的學習能力。因為研究的是一個全新的東西。
我們當年最開始做研發的時候也是兩眼一抹黑,啥都不知道。之所以能夠做得好,是因為團隊對技術非常有追求,愿意去學習、去探討、去解決問題。
所以我一直并沒有那么看重員工的學歷,我更看重的是人的自驅力、學習能力以及思維能力。
職場Bonus:除了招聘研發工程師,公司是否有一些非研發崗位的招聘?
陳非歐:我們有非常多的非研發的崗位。
事實上,當公司成長到一定階段的時候,就不再是單純以技術為驅動了。技術仍然是一個很重要的驅動力,但是品牌建設、市場營銷、銷售端也都是助力公司成長的。
我們公司和其他同類公司的不同點是,我們十分注重品牌建設,有專門的品牌建設團隊。
職場Bonus:公司是否會支持員工崗位變動?
陳非歐:我希望公司能夠提供員工多種多樣的職業發展機會。
就個人經驗來看,我之所以能夠走到今天,離不開美光當年給予的機會,正是在公司的支持下,我得以換崗、得以不斷嘗試,這才找到了自己真正熱愛的事業。
所以我也希望我的員工可以探索更多的邊界,我鼓勵大家去做深度或者橫向的學習。
群友 vs. CEO
@群友:半導體行業到底有沒有能夠賺錢的公司?在國家支持并且企業大量投入的情況下,國內的創業公司還在燒錢的階段嗎?
陳非歐:半導體行業絕對有賺錢的公司,我們的兩個投資方都是上市的半導體公司。
對于初創公司來說,燒錢就意味著賺錢。但實際上還是會存在一些過度投入的情況,很多公司都擠在熱門的賽道,可真正能跑下來的并沒有幾個。
@群友:在半導體行業中個人的作用到底有多大?這個行業中的大多數人是不是更多扮演的是螺絲釘的角色?
陳非歐:大多數人都在扮演螺絲釘的說法是有一定道理的。但是,事在人為。如果把自己放在一個螺絲釘的位置,你就會永遠是螺絲釘。
在技術高度集成的復雜行業中,個人在大型項目中的作用是微不足道的。但如果去了解行業的思維,學習領導者的思考方式,你就有機會避免成為一根螺絲釘。這對于很多行業都是通用的。
@群友:半導體行業更偏向于“年輕的腦袋”嗎?以你們團隊為例,是否有40歲以上的研發人員?
陳非歐:我們團隊中不乏40歲以上的研發人員,團隊中有很多人和我一起做了十幾年的研發。
我們和其他行業一樣需要注入新鮮血液,“年輕的腦袋”可以為我們帶來活力,但不會有“更偏向”的傾向性。
半導體行業不像新興產業,它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你踩夠足夠的坑,從中獲得了足夠的經驗后,才能成為一名“老兵”。積累了很多經驗的工程師,在我們這個行業是不用擔心“四十危機”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