途虎養車為何將廣告車、易拉寶、促銷橫幅放置到京東養車店門口?如此拉踩抬杠,是否會將兩者本已劍拔弩張的競爭態勢,再度升級?
作者|劉珊珊
編輯|楊 銘
這個618,途虎養車正向京東養車點燃新一輪戰火。
“現在向競爭對手示威,都采用這種方式了嗎?”近日,北京網約車司機聶俊突然發現,大街上不時出現印有途虎養車促銷廣告的大巴車,并在多家京東養車門店門口街道上,也能看到促銷大巴的停留。
不止北京,在上海、成都、廣州、重慶等地,也有不少當地司機和市民注意到,在618大促期間,途虎養車促銷廣告大巴,長時間在京東養車店門口前的街道停留。
“我也聽說過京東養車和途虎養車競爭的事情。”在聶俊看來,這種赤裸的挑釁,預示著后養車市場最新一輪競爭行為的可能升級。
果不其然。在京東養車不甘示弱,將促銷大巴停在途虎養車門口后,受到激怒的途虎養車,在6月15日有了新的動作:在多個城市的京東養車店門口,放置大量有途虎養車碩大字樣的易拉寶、促銷廣告橫幅。
“以為這里就是途虎養車門店,在門口大張旗鼓搞活動。”多位司機就稱,如果不仔細看,完全不知道其實是京東養車的門店。“這種競爭方式,看上去不但有點low,而且證明急了眼。”
汽車服務市場競爭越來越激烈。途虎養車將廣告車、易拉寶、促銷橫幅放置京東養車店門口根本原因是什么?如此“拉踩抬杠“,是否會將兩者本已劍拔弩張的競爭態勢,再度升級?
01
上不得臺面的競爭
“同行是冤家”,如同郭德綱說的口頭禪,在殘酷商業世界,廝殺永不會停歇。
后養車市場就是這樣的一個江湖。除了“貓虎狗”等平臺型企業,還有4S店、海量長尾門店等競逐市場。
其中,行業頭部企業的京東養車、途虎養車,從線上促銷,到線下運營,一直是角力焦點,客觀上也解決了消費者諸多痛點——如京東養車提及的價格虛高、維修過度、標準缺乏、服務參差不齊,推動行業向連鎖化、集約化、規范化、透明化的方向發展。
從這個角度看,京東養車、途虎養車自去年618開始先后針對輪胎底盤、三膜輕改等進行的低價之爭——包括京東養車“震虎價”推出后,行業將大牌保養、輪胎殺到99元甚至9.9元直接低價比價,都是消費者喜聞樂見的“正常商戰”。
但在今年1月,途虎養車以“震虎價”對自己商譽造成影響為緣由,起訴京東養車“震虎價”,要求京東養車等三被告賠償500萬,在全渠道刪除“震虎價”相關表述。彼時京東養車回應方式很直接,稱“震虎價”不存在針對某一家企業,是為了幫助消費者掃清養車的“攔路虎”,并掏出真金白銀宣布再加碼5億進行補貼。
截至目前,途虎起訴京東養車案未有最新進展,而京東養車則在618宣布品牌升級,繼續重點宣傳“震虎價”,死磕途虎,吸引了更多關注。
類似“震虎價”這樣的比價,其實從廣告營銷角度來看有一個專業名詞:“比較式廣告”,也就是經營者將自己的商品在質量、性能、服務等方面與同類商品比較,以說明自己商品競爭優勢的商業廣告。這個模式,自20世紀60年代以來,國內外幾乎所有品牌都大量采用過,如果執行得當,有望成功說服消費者選擇自己而不是另一個品牌。
途虎養車線下將廣告車開到競爭對手門口,表面看也屬于“比較式廣告”的一種——無論是路人,還是司機,看到京東養車門口的途虎養車促銷大巴車時,很難不會將兩者進行直接比較。
但這種直接將廣告車開到競爭對手門口的模式,因為“上不得臺面”,在營銷界并不常見。
在國外,百威曾將廣告車開到美國喜力、Coors、Sam Adams等啤酒公司門口,其廣告詞是呼吁酒商們一同慶祝歷史上的今天,頗有停戰示好的味道,所以大家還容易接受。
在國內,此類營銷模式最常見的,是樓盤開發商故意將廣告車在競爭對手門口停留截客。2015年雙11大戰中,蘇寧易購把蘇寧車隊開到了京東家門口,聲稱要“圍剿”京東——結果是,無論是樓盤開發商,還是蘇寧易購,都在競爭中遭遇慘敗。
這是因為,明顯拉踩抬杠的方式,除了容易激怒對手,也容易被消費者反感。
有多位司機就評論稱,途虎養車目的很明顯,一是試圖以廣告吸引部分用戶離開京東養車“投入自己懷抱”,也就是截客;二是即便不能拉流用戶,也可以“惡心京東養車”;三是途虎養車可能因為市場競爭加大,急需在這個618做點不一樣的,來讓大家知道。
對京東養車而言,從各種“槍林彈雨”中廝殺而出,從來不怕這種競爭方式——近日有用戶在微博稱,某途虎養車店門前停了一輛京東養車的促銷大巴。
看上去,正是京東養車采取“以彼之道還施彼身”回應后,途虎養車更為急眼,才在6月15日,直接將大量促銷橫幅、易拉寶、促銷桌放在京東養車店門口。
02
低價戰如何推動行業透明化
有業內人士認為,作為“汽后市場第一股”,途虎養車可能是在京東養車猛烈低價攻勢面前,市場業績、資本市場表現都不佳,才急眼。
一方面,途虎養車2019年至2022年累計虧損超150億元,其在2023年首次盈利,但盈利可持續性問題未解,股價長期徘徊在發行價之下,在年報披露前,途虎養車股價一度閃崩超40%,創出上市以來最大跌幅。
另一方面,隨著競爭加劇,行業走向透明化,穿梭其間的規模、口碑、質量等若干細節和支點被放大,備受市場和諸多消費者的質疑、吐槽和投訴。
更重要的是,京東養車自去年發起的“震虎價”,將保養打到了進口品牌199元、國產品牌99元,其中包括美孚、殼牌、嘉實多9.9元保養套餐的“超低價”,途虎養車已經難以跟上“價格戰”的節奏。
而在這個618,京東養車更是吹響沖鋒號,將“震虎價”再次升級,“換輪胎做保養真5折”,表示堅持價低5%基礎上,在價格、售后、服務上提供全面保障。同時,還有輪胎以舊換新至高可享返價值200元的京豆等活動——從市場競爭角度來看,現金流儲備、供應鏈能力等與京東養車有著較大差距的途虎養車,在資本市場、用戶口碑等“內憂外患”情況下,已經無力跟進“低價競爭”。?????
但對途虎養車而言,作為一家上市企業,也需要給資本市場和股民,以及眾多加盟商給予交待——“價格戰”打不起的情況下,急眼想出了廣告車、促銷橫幅放置競對門口的“盤外小招”。??????
那么,途虎養車為何無力持續跟進“價格戰”?在外界看來,這是因為途虎養車在加盟模式下,始終缺乏自我造血功能,迄今未證明能否保持平穩運營的可持續性。
為了上市估值和融資,途虎養車此前采取了大規模快速加盟開店模式,埋下的風險或“地雷”在于,面對眾多加盟商和數十萬的SKU,在平臺、門店、供應商、用戶等環節,未能很好平衡各方利益。
比如在事關消費者利益的質、價把控上,2024年“副廠配件當原廠件賣”、貼牌品質量等上了熱搜,以及“低價引流,到店狠宰”事件高發。另外,途虎養車的多款App及SDK因為存在侵害用戶權益行為,今年3月被工信部點名通報批評。
隨著中國經濟發展,人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汽車市場不斷擴大,消費者對汽車服務需求增加,2023年我國汽車后市場規模達6.9萬億元,成為拉動消費重要一環。
這意味著,汽車后市場還遠未到行業天花板。并且,隨著新能源市場的崛起,其保養需求與傳統燃油車不同,導致消費者需求的變化,整個行業其實也有更多新的可能,包括平臺承擔的角色也在升級和轉型。
汽車后市場本是一個靠價格、靠產品、靠服務的同業競爭。而從政策層面看,根據商務部等9部門聯合發布的《關于推動汽車后市場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也是明確了汽車后市場發展的總體目標和主要任務,力推汽車后市場高質量發展。
該指導意見指出,力爭到2025年,汽車后市場規模穩步增長,在汽車產業鏈、價值鏈、創新鏈中的作用更加突出,更好地滿足消費者多樣化汽車消費需求。
這更需要推動產業鏈向透明化、高質量發展。比如,很多消費者難以想象的是,消費者深惡痛絕的“黃牛現象”,也可能出現在汽車后市場。
“你自己不知道為什么買不到嗎?糾集這么多人來我們這囤輪胎,自己心里沒個數嗎?”5月31日晚,在京東養車采銷618的首場直播中,不少用戶刷屏“買不到,買不到”。而在查明刷屏用戶實為掃貨的黃牛之后,京東養車采銷現場“發飆”,怒斥黃牛行為,并表示“見一個封一個”。
背后是,今年京東618京東養車其中一項活動是“換輪胎做保養真5折”,低于不少渠道商進貨價,這讓不少黃牛看到了商機,于是用各種手段瘋狂掃貨,然后加價賣給消費者,牟取暴利。
從京東采銷現場回應來看,他們關注黃牛已久,近來平均每天有5萬-10萬個黃牛賬戶來囤貨買輪胎,“升級了風控系統,絕對不賣給黃牛一條輪胎。”
上述案例來看,一個結論很明顯,倘若按照往常或其他行業經驗,要么輪胎價格依然高高在上,要么所謂低價輪胎被“黃牛”搜刮一空后高價轉賣給消費者。只有在良性的競爭環境下,消費者才可能享受到真正的讓利最低價,以及更好的體驗和服務。
無競爭,不進步。如同百度創始人李彥宏之前所說,有競爭是好事情,沒有競爭才是很不健康的一個市場狀態,有競爭才會有更多的創新,對汽車后市場而言,同樣如此——所謂低價競爭,必須是高質量、好服務、好體驗的低價,才是真正能留住客戶,贏得市場競爭的不二法門。
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商業倫理有邊界,從這個角度看,途虎養車在多個城市將廣告大巴開到競對門店前,放置大量促銷橫幅的舉動,不過是“甄嬛傳+宮心計”之舉,徒增笑耳。
出品人:黃槍槍|直達熱線 13452396140
(請標注公司、職位)
獨到觀點、獨立態度
見證中國商業生態進化、重塑與未來
往期精品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