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錫進終于寫現代詩了!東拉西扯不知所云,這這大概就是傳說中的“胡扯”!
胡錫進為何在端午節寫亞里士多德與屈原?
一段時間以來,胡錫進因其左右騎墻的言論為網民所詬病!但其死性不改,這不,趁著端午節全國人民紀念屈原之際,胡錫進又開始作妖了。
還是其一貫的“騎墻式”言論,不過,這回更加詭異的是,胡錫進竟然用現代詩的格式,猛敲回車鍵,寫起了所謂的“胡式”詩歌。其目的在于把自己的尾巴深埋起來不被人民群眾看見。可是,他低估了當下國民的水平與智商,無論他怎么掩蓋,都逃不過人民群眾雪亮的眼睛!
看看他到底寫了寫什么玩意?
正義很強大,
民意很堅韌,
愛國綿延不絕……
從屈原和亞里士多德的時代想到今天,
武力不再無所不能,
文明跨越千年,
和平為本,
人民為本,
敬重萬物芻狗……
看完這首“胡式”大作,不免捧腹大笑!果然是《環球時報》大總編的水平,東拉西扯不知所云。但,細心者發現了其端倪與貓膩所在!
通篇看起來,胡錫進“繼承”了劉邦的三句體風格,三句一詠,三句一嘆!
前三句?:“正義很強大/民意很堅韌/愛國綿延不絕……” 意在?歌頌?“正義?與?民意?”不可逆?,愛過?精神?青垂?萬年?!
這三句是胡錫進故意扯虎皮抗大旗,用來嚇唬老百姓的話!其目的是為了掩蓋其后面的用意,醉翁之意不在酒也!
接著三句:
從屈原和亞里士多德的時代想到今天
武力不再無所不能
文明跨越千年
從“屈原”扯到了“亞里士多德”,不知所云!屈原是中國戰國時代人,亞里士多德乃西方人!
屈原(約前340年~前278年),羋姓,屈氏,名平,字原,又自云名正則,字靈均,出生于楚國丹陽秭歸(今湖北省宜昌市),戰國時期楚國詩人、政治家。
當屈原身懷“亦余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的高潔志向時,一方面成就了他的高貴人格,另一方面卻使他與君王疏遠,顯得過于與大家格格不入。而正因為二者的格格不入,反而顯得他的精神閃耀著不朽的光輝。
屈原最終投汨羅江而死,可謂悲壯感人,以身殉國!
亞里士多德乃于公元前384年出生于色雷斯的斯塔基拉。公元前343年,亞里士多德被馬其頓的國王腓力二世召喚回故鄉,受國王腓力二世的聘請,擔任起當時年僅13歲的亞歷山大大帝的老師。根據古希臘著名傳記作家普魯塔克的記載,亞里士多德對這位未來的世界領袖灌輸了道德、政治以及哲學的教育。同時,亞里士多德也運用了自己的影響力,對亞歷山大大帝的思想形成起了重要的作用。
這就是說,亞里士多德是人生的“得意者”,而屈原是人生的“失意者”,兩者完全不在一個層面,胡錫進純粹是“炫酷”胡扯以顯示其“知識淵博”,然并卵,為網民所恥笑!
亞里士多德《詩學》是西方悲劇學說史的源頭,他認為悲劇“是由悲劇人物遭受不應遭受的厄運而引起的”。如此來看,屈原顯然是亞里士多德筆下的“悲劇人物”!
難怪網民反諷胡錫進:“今天是紀念屈原這位偉大的愛過詩人,跟亞里士多德有什么關系?”
總結一下,第二部分胡錫進扯那么多,無非想表達,從屈原到亞里士多德,“武力不再無所不能”而要所謂的“文明”!聯想到今天的網絡環境與臺海關系,胡錫進可能要表達得是“懷柔主義”,言下之意是要大家網開一面,對敵人要“懷柔、文明”!
然而,胡錫進根本用錯人物與時空了!屈原所在的楚國難道不是被外部的秦國“武力”所攻破嗎?屈原的悲劇就在于外部的“武攻”與內部的“懷柔”,結果楚國覆滅,屈大夫投江而去!
胡錫進:請重溫毛澤東的“論費厄潑賴應該緩行!”
再看胡錫進詩歌后三句:
和平為本,
人民為本,
敬重萬物芻狗
胡錫進高歌所謂的“和平為本,人民為本,敬重萬物芻狗”,這像極了當年屈原所在的楚國“主和派”,極盡讒言佞語陷害屈原!最后不僅導致了屈原丟了性命,更導致了楚國加速覆滅!
我懷念起偉人震撼人心的一句話:一切反動派及帝國主義都是紙老虎!
這話,到今天猶如驚雷,響徹云霄!我不禁想問:“胡錫進,你寫這首詩到底是歌頌屈原,還是挖苦屈原?!你居心何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