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新民晚報報道,第十屆歐洲議會選舉投票9日結束,10日公布的初步計票結果顯示,中間偏右的歐洲人民黨黨團、中間偏左的社民黨黨團和持中間立場的復興歐洲黨團分別保持歐洲議會前三大黨團地位。
與此同時,右翼和極右翼勢力席位有所增加,法國和德國等一些歐洲大國執政黨表現不如極右翼政黨。
在近年來,由于美國的輿論煽動,導致歐洲許多國家的民眾,對于中國的快速崛起和貿易發展,感到“焦慮”。
也正是在這種情緒的催動下,給了“極右翼”黨派發展的機會。所以,在贏得歐洲議會的選舉之后,接下來的數年時間里,為了保持并擴大自己在議會中的力量,這些黨派可能會加大“對華強硬”態度,在一些關鍵領域的貿易方面,繼續對華實施“禁令”。
比如在上個月23日所舉行的G7財長會議當中,德法兩國就曾被裹挾著在新能源領域繼續對華發動進攻,直接下戰書。
當地時間6月12日,歐盟委員會宣布,將對中國進口電動汽車征收最高38.1%的額外關稅,中方強烈反對,稱歐盟這是貿易保護主義,違反世貿組織原則。并在歐盟加稅不到24小時,對歐盟兩項產品進行反調查,以作為對等反制。
經過8個月的歐盟對華電動汽車反補貼調查最終還是,以歐盟加征關稅落地。6月12日,歐盟委員會宣布新的臨時關稅施行時間為7月4日。
消息發布后,寶馬、大眾、奔馳等車企均在當天發布聲明表示反對。
大眾汽車表示,歐盟委員會做出上述決定的時機,讓當前德國和歐洲對電動汽車疲軟的需求雪上加霜。
并強調,提高進口關稅可能引發一系列嚴重的措施和反措施,導致貿易沖突升級。奔馳方面則回應稱,始終支持基于世貿組織規則的自由貿易,包括所有市場參與者應享有同等待遇的原則。
如果任由保護主義趨勢抬頭,將對各利益相關方造成消極的后果。
歐盟加征關稅對中國電動汽車行業無疑是一次挑戰,但也是一次機遇。中國商務部和外交部已經表明立場,將堅決捍衛自身權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